脑瘤病患经切除术后,需做好各方面的精心防护措施并加强膳食调养,放化疗后的病患还遵医嘱进行颅内脱水治疗以及白细胞增长的治疗。脑瘤与宿主为了自己的生长,存在着营养竞争,某些饮食可以抑制肿瘤生长而不影响机体的营养供给。例如恶性黑色素瘤的低苯丙氨酸和低酪氨酸饮食,乳头状腺癌的低苯氨酸饮食。对恶性脑瘤限制其必须氨基酸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疗理念,宜多食酸枣、猪脑、香茹、核桃、桑椹、黑芝麻、白木耳等。但目前研究尚少,还需患者及家属自行摸索。
脑瘤术后的护理如下几点:
1.注意调整体位,无休克时,可抬高床头150-300,勿使颈部扭曲或胸部受压,以利颅内静脉回流。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定时给氧,有条件可用高压氧舱给氧,每日2-3次,每次45分钟。
3.尽量避免咳嗽、喷嚏、干呕、及时治疗便秘,保持大便通畅。
4.限制入水量。对脑瘤有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症状的患者,应供给机体很低限度的液体,并经常检查血电解质,防止水钠潴留加重脑水肿。
脑瘤术后的护理治疗方法介绍!
1、体位安置 将患者置于清洁安静、空气新鲜的护理室内。在麻醉后清醒前采取去枕平卧,头偏侧;清醒后生命体征正常,可取头高脚低位,床头抬高15 °~30°,头部与身体在同一轴线上,有助于静脉回流改善供血(脑供血),降低脑水肿、脑缺氧。
2、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当血压过高,心比例快,恶心呕吐,证明颅内压高;血压过低,心比例慢,证明颅内压过低或休克状态。体温过高,心比例快,则为体温调节中枢直接或间接损伤所致。神志、瞳孔是反映大脑皮层的生理功能状态和颅内疾病的重要标志,因此要严密观察患者有无神志改变,瞳孔的大小是否正常,双侧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的灵敏程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及时吸痰,痰液黏稠时,行雾化吸入,并注意观察患者呼吸节律,频比例是否有异常,呼吸困难时报告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予及时处理。
3、引流管的护理 将头部的引流管挂在床头,引流管高度高于脑室15~20 cm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阻塞,每日观察引流液量、性质、颜色,并做24 h记录,每日引流量400~500 ml,不能>500 ml,每日更换引流袋,引流不可太快,否则引起低颅压,恶心呕吐;引流太慢易导致颅内压增高,或引流管处溢液。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颜色。手术后1~2天为血性,后转为无色、透明。如颜色加深,提示颅内有出血;如引流的脑脊液浑浊,提示有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保持术区敷料清洁,干燥。并观察尿色量。
4、基础护理 按时翻身,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卫生,保持床铺平整,预防褥疮。保持口腔清洁,按时给予口腔护理,按医嘱进食,防止大便干燥及尿潴留。有留置导尿者,要注意尿管的护理。
5、出院指导
(1)心理健康。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密切配合,调整患者消极悲观的心理,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护理方法,恢复功能,实现生活自理,重返工作岗位。
(2)加强肢体的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
(3)合理饮食。做到科学、合理的补充营养,不易食用过甜、过咸、过辣、过冷、过热的食物,减少物理性刺激,适当锻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4)定期复查。
脑瘤术后如何锻炼?
癌症患者手术后适当的进行全身活动是必要的,但要以身体状况允许为前提,因人而异。
术后如无禁忌症,病人应在1~7天后离床活动,即早期离床活动,可由家属搀扶在病房里走动,促进身体各部机能的恢复。
如果手术创伤较重,术后体力较差,不能下床时,可在床上做肢体运动和翻身 动作。
如果身体恢复良好,可逐步加大运动量,变换锻炼内容,从散步、气功、太极拳到做操乃至慢跑。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肿瘤术后为什么还要配合中医药治疗 下一篇:怎么安排贲门癌病人术后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