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术是应对癌肿的常用手段,但手术造成的损伤和破坏是必然的,如果能及时正确采用中医药,就能促进机体的迅速恢复,对围手术期的患者是值提倡和推荐的。中医药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运用中医药可以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放疗增敏,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防止复发和转移,提高远期治疗结果。
中医药的主要作用如下:
①术前配合中医调理,纠正阴阳的失调,可扩大手术适应症。临床常选用补气养血、健脾及滋补肝肾之品。
②术后配合中医药治疗,可促使术后脾胃功能的调整,气血得以恢复,对术后健康,免疫功能的提高有一定治疗结果,为进一步接受放、化疗打下基础。临床常选用调理脾胃、补养气血、理气。
③术后配合中医药治疗,可提高近期生存的可能,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临床常依辨证与辨病结合,在扶正基础上加相应的抗癌中药。
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消耗性疾病,手术治疗后,更加耗伤气血,脾胃不振,阴阳失调。术后常见症状及中医治疗办法如下:
补益气血: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肿瘤病人其病理性质是正气亏虚为本,气滞、血瘀、痰凝、热毒为标,手术后更加耗伤气血,故手术后补益气血为常用方法,通过扶助正气,使机体更快健康。
益气固表敛汗:肿瘤术后许多患者汗多,或动则汗出,中医认为是由于营卫不和,卫外不固所致,治以益气固表敛汗,常用玉屏风散加减:黄芪、白术、防风、太子参、牡蛎、浮小麦等。
益气养阴生津:消化道肿瘤术后,由于丢失大量液体,胃阴大伤,津液亏乏,而出现口干舌燥、乏力、恶心或呕吐、大便干、舌光红无苔等,宜养阴生津,可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生地、花粉、百合、元参、玉竹、石斛、乌梅、黄精等。
健脾理气:肿瘤术后,由于麻醉、手术创伤或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使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胀、纳呆、大便秘结,宜用健脾理气之法。
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健康期的调理非常重要。
第一,患者的自我心理调养:我们鼓励病人积极参加社会上癌症病人组织的活动,相互交流,减轻心理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因为焦虑、恐惧、心情过度压抑,均可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降低免疫力,缩短生存期。
第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不良嗜好:忌烟酒,避免食用有致癌作用的食物,如烟熏、腌制食品,油炸、煎烤的鱼肉,霉变食品。以健脾胃、补气血的清淡饮食为主,如苡仁粥、鲜蛋、鲜肉、新鲜果菜等。
第三,参加体育锻炼:根据全身状况,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可增加食欲,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机体健康。若病情稳定,经医生同意,可以参加正常的工作。此外,还应定期到医院做各项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中医如何防治肿瘤术后复发?
临床经常看到,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虽然进行了规范的放化疗,但仍有部分患者数月或十数年后出现复发。医学界近年来在基础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尚未找到有效的临床可应用防治肿瘤术后复发的药物。中医药通过改变种子(肿瘤细胞)所赖以生存的“土壤”(内环境)从而对防治恶性肿瘤术后复发有一定的作用,下面重点介绍中医药是如何防治肿瘤术后复发的。
农林业中,土壤的营养供应是种子蜕变为小苗的根基,故让植物迅速成长应注意土壤的肥沃与贫瘠、厚薄合宜、燥湿适度等。肿瘤的生成与生长也是如此。通俗地说,肿瘤的发生生长建立在有利于其生长的土壤――内环境中,目前的手术、放疗、化疗是治疗土壤中的草即恶性肿瘤的,而未对其土壤进行处理,所以毒草的再生(瘤体的复发)是难免的。要想完全处理消灭毒草,必须在除草的同时,改变土壤性质即改善内环境,这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中医是如何改变土壤的呢?
1.论治为主,配合辨病抑瘤改善内环境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之根本,辩证是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症,论治是指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辩证可形容为辨清生长毒草的土壤的酸碱度、微量元素含量、化肥、农药等,论治是指据土壤内相关内容制定相应的措施,同时应考虑各种措施的互补性和不利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抑制毒草的生成,即使生成也难以生长、或生长缓慢。可见改变土壤是消除毒草之本。
现在大多数人认为在肿瘤治疗中辨病论治是本,辨证论治附属于辨病论治,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论治,事实上不然。临床上经常见到一个人可先后患数个肿瘤,这时辨病论治是主辨哪个病呢?我们经常看到,单纯治疗某肿瘤并缩小的同时,又发生新的肿瘤,这难道不是辨病治疗的错。所以辨证论治是本,即全面认识了解土壤性质后全面处理才不至于留死角。当然了,辨病论治也不应被废掉,此处易生毒草,治理当以此处为重点,这就是全面处理,重点打击。
改变了内环境,为什么还要抑瘤?这正像细菌存在于全身一样,细菌只有在内环境改变后才变成致病菌。人体内部存在癌基因、抑癌基因,内环境改变后有利于癌细胞生长时癌瘤才能迅速生长,可以说癌细胞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内环境的改变是缓慢的、动态的,所以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还应配合辨病抑瘤,如此才能减少或控制肿瘤的复发。
改变内环境是长期的过程,并不是短短的数十天就能改善的,需要服药两三年时间,并应时时辨证论治。
2.情志饮食,维护内环境
改善内环境重要,维护内环境也非常重要。内环境受到诸多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变化是动态的,目前研究肿瘤复发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情志和饮食。
中医理论认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所伤,尤其是长期的抑郁、恼怒与各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死亡有着明显的内在联系。有人对1088例已经确诊的恶性肿瘤病人发病前的精神生活进行调查,发现发病前2年内有精神创伤者782例,占71.88%。同时发现,情志过度愤怒、过分抑郁促进肿瘤的生长。
有调查表明:情志抑郁者恶性肿瘤死亡人数较普通人高一倍,从而也证实精神抑郁与恶性肿瘤的死亡人数密切相关。所以肿瘤患者患病后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对防治术后复发是十分必要的。生活中难免有喜、怒、忧、思、悲、恐、惊,要及时调整心态,必要时请教心理医生和进行中医药调理。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食道癌手术后心律失常怎么回事? 下一篇:脑瘤患者手术后需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