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妇科病成了广大女性关注焦点之一,主要的妇科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妇科病是女性常见病和多发病,但由于许多人对妇科疾病缺乏认识,加之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等,使生理健康逐渐下降,导致一些妇科疾病的恶变,因此,妇科肿瘤由此出名了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女性中常见的妇科肿瘤。
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以往好发于50岁左右女性的宫颈癌,正悄悄逼近年轻女性,20岁-30岁年龄段患者宫颈癌的人数上升幅度显著,很多30岁左右的女性已经出现了早期甚至中晚期宫颈癌,比以往发病年龄提早了近10年。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的可能也有上升趋势;卵巢癌发病的可能也增加了数倍。
首先、常见的三大妇科肿瘤信号
一、宫颈癌:
宫颈癌的发生与早婚早育、多产、性混乱、经期不卫生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如发现有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生殖道病毒感染及尖锐湿疣等疾患要积极治疗。普查中发现宫颈涂片有异常时一定要找专科医生做进一步检查。
二、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经常在早期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多能及早诊断。一般在高危人群开展普查,如肥胖,不孕或少孕,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有肿瘤家族史或本人有乳腺癌、结肠癌病史,绝经晚,糖尿病,高血压等。
三、卵巢恶性肿瘤:
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的可能虽低于前两种,但在妇科肿瘤中死亡人数却高居榜首,但如能早期发现也是能治疗的。目前仅对有肿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开展普查。
其次、妇科肿瘤与年龄段
1、青年期(13-18岁):主要以卵巢肿瘤为多见,其次是子宫体的肿瘤,其他肿瘤则很少见。有幸的是,青春期的肿瘤多数是良性的。而青春期卵巢肿瘤则以皮样囊肿常见,而皮样囊肿是良性肿瘤。卵巢肿瘤只有10%至30%是恶性的。
2、生育期(18-45岁):在此阶段,性生活、流产、分娩使阴道自净的防线崩溃,内生殖器和外界有了更多的疏通,细菌易于侵入,于是各种炎症骤起。肿瘤方面则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发病的可能开始上升,但亦多属良性。这一时期,与妊娠有关的肿瘤,如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也是值得重视的。
3、更年期(45-50岁):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趋向消失的过渡时期。此阶段,炎症不多见了,却是肿瘤高发期。很重要的在于几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的可能明显提高了,请看几个数字:子宫颈癌的高发年龄为45-49岁,子宫内膜癌高发年龄为50-64岁,卵巢癌的高发年龄为50-60岁,乳腺癌的高发年龄为45-55岁。更年期可谓是女性常见癌瘤的肆虐之时。
因此:值得大家注意的是:
1、少女腹痛莫忘看妇科
对于青春期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和并发症。多数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在青春期被发现有三个特点:
1、偶然性:或清晨,或洗澡,或体检,偶然自己摸到,或别人发现下腹部有个肿物,而自己却全然没有症状;
2、突然性:通常是肿瘤发生了并发症,突然剧烈腹痛,迫使其就医;
3、严重性:包括良性肿瘤因并发症而使病情恶化,处理棘手;也包括少数恶性肿瘤进展迅速,情况急转直下。
2、中年女性警惕“发福”
中年刚好是女性易发胖时期,所以当腹部增大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弄清“发福”是否与肿瘤生长有关。
在中年,子宫肌瘤很普遍,有人估计30%的中年妇女患有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会使得子宫增大,或者是均匀性的,或者从某一局部突出,当它长到相当于妊娠8周以上大小时,病人自己会从下腹部摸到,比较硬,颇似球形的肿块。
卵巢肿瘤的发病的可能此阶段也开始上升。卵巢肿瘤常居一侧。恶性者常伴有增大迅速、腹水、全身消耗等表现。
因此中年妇女应每隔一到两年做一次妇科检查,还要学会自查。
自查方法:在清晨,空腹,排解完小便,平卧于床,略弯双膝,放松腹部,自己用双手在下腹部按触,由轻浅到重深,由右及左,由上至下。子宫肌瘤常在耻骨上,卵巢肿瘤则在左侧或右侧。
3、绝经后出血是恶性肿瘤的“信号弹”
绝经后出血一般指停经1年后阴道又有流血或血性分泌物。有人做过1085例绝经后出血调查,结果发现有28% 是恶性肿瘤,主要是宫颈癌和内膜癌。宫颈癌是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从早期(原位癌)到晚期(浸润癌),宫颈癌的发展需要10年的时间,而10年的时间足够发现和治疗。子宫内膜癌病程发展也很缓慢,治疗后5年生存的可能可在60%-70%以上。
绝经以后如果卵巢还能摸到,就要小心,因为此时卵巢应该萎缩变小了。乳腺癌也是更年期常见的恶性肿瘤。因为绝经前后,由于卵巢调节作用退化,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增加,肾上腺产生新的雌激素,乳腺肿瘤的生长愈加不受限制。
由此可见,普查普治是我们提倡的妇科肿瘤预防模式,30岁以上特别是40岁以上的妇女至少两到三年接受一次妇科检查,检查内容应包括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阴道盆腔检查等。一旦发现可疑病变要按医生要求及时复查,必要时要做一些辅助检查。如当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异常时应再做阴道镜检查;当怀疑有子宫内膜疾患时要做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查;当怀疑有卵巢肿瘤时应做血中肿瘤标志物检查。如确发现有癌前病变,应积极治疗,以阻止其继续发展。
近年来,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以往好发于50岁左右女性的宫颈癌,正悄悄逼近年轻女性,20岁-30岁年龄段患者宫颈癌的人数上升幅度显著,很多30岁左右的女性已经出现了早期甚至中晚期宫颈癌,比以往发病年龄提早了近10年。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的可能也有上升趋势;卵巢癌发病的可能也增加了数倍。
首先、常见的三大妇科肿瘤信号
一、宫颈癌:
宫颈癌的发生与早婚早育、多产、性混乱、经期不卫生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如发现有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生殖道病毒感染及尖锐湿疣等疾患要积极治疗。普查中发现宫颈涂片有异常时一定要找专科医生做进一步检查。
二、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经常在早期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多能及早诊断。一般在高危人群开展普查,如肥胖,不孕或少孕,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有肿瘤家族史或本人有乳腺癌、结肠癌病史,绝经晚,糖尿病,高血压等。
三、卵巢恶性肿瘤:
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的可能虽低于前两种,但在妇科肿瘤中死亡人数却高居榜首,但如能早期发现也是能治疗的。目前仅对有肿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开展普查。
其次、妇科肿瘤与年龄段
1、青年期(13-18岁):主要以卵巢肿瘤为多见,其次是子宫体的肿瘤,其他肿瘤则很少见。有幸的是,青春期的肿瘤多数是良性的。而青春期卵巢肿瘤则以皮样囊肿常见,而皮样囊肿是良性肿瘤。卵巢肿瘤只有10%至30%是恶性的。
2、生育期(18-45岁):在此阶段,性生活、流产、分娩使阴道自净的防线崩溃,内生殖器和外界有了更多的疏通,细菌易于侵入,于是各种炎症骤起。肿瘤方面则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发病的可能开始上升,但亦多属良性。这一时期,与妊娠有关的肿瘤,如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也是值得重视的。
3、更年期(45-50岁):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趋向消失的过渡时期。此阶段,炎症不多见了,却是肿瘤高发期。很重要的在于几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的可能明显提高了,请看几个数字:子宫颈癌的高发年龄为45-49岁,子宫内膜癌高发年龄为50-64岁,卵巢癌的高发年龄为50-60岁,乳腺癌的高发年龄为45-55岁。更年期可谓是女性常见癌瘤的肆虐之时。
因此:值得大家注意的是:
1、少女腹痛莫忘看妇科
对于青春期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和并发症。多数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在青春期被发现有三个特点:
1、偶然性:或清晨,或洗澡,或体检,偶然自己摸到,或别人发现下腹部有个肿物,而自己却全然没有症状;
2、突然性:通常是肿瘤发生了并发症,突然剧烈腹痛,迫使其就医;
3、严重性:包括良性肿瘤因并发症而使病情恶化,处理棘手;也包括少数恶性肿瘤进展迅速,情况急转直下。
2、中年女性警惕“发福”
中年刚好是女性易发胖时期,所以当腹部增大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弄清“发福”是否与肿瘤生长有关。
在中年,子宫肌瘤很普遍,有人估计30%的中年妇女患有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会使得子宫增大,或者是均匀性的,或者从某一局部突出,当它长到相当于妊娠8周以上大小时,病人自己会从下腹部摸到,比较硬,颇似球形的肿块。
卵巢肿瘤的发病的可能此阶段也开始上升。卵巢肿瘤常居一侧。恶性者常伴有增大迅速、腹水、全身消耗等表现。
因此中年妇女应每隔一到两年做一次妇科检查,还要学会自查。
自查方法:在清晨,空腹,排解完小便,平卧于床,略弯双膝,放松腹部,自己用双手在下腹部按触,由轻浅到重深,由右及左,由上至下。子宫肌瘤常在耻骨上,卵巢肿瘤则在左侧或右侧。
3、绝经后出血是恶性肿瘤的“信号弹”
绝经后出血一般指停经1年后阴道又有流血或血性分泌物。有人做过1085例绝经后出血调查,结果发现有28% 是恶性肿瘤,主要是宫颈癌和内膜癌。宫颈癌是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从早期(原位癌)到晚期(浸润癌),宫颈癌的发展需要10年的时间,而10年的时间足够发现和治疗。子宫内膜癌病程发展也很缓慢,治疗后5年生存的可能可在60%-70%以上。
绝经以后如果卵巢还能摸到,就要小心,因为此时卵巢应该萎缩变小了。乳腺癌也是更年期常见的恶性肿瘤。因为绝经前后,由于卵巢调节作用退化,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增加,肾上腺产生新的雌激素,乳腺肿瘤的生长愈加不受限制。
由此可见,普查普治是我们提倡的妇科肿瘤预防模式,30岁以上特别是40岁以上的妇女至少两到三年接受一次妇科检查,检查内容应包括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阴道盆腔检查等。一旦发现可疑病变要按医生要求及时复查,必要时要做一些辅助检查。如当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异常时应再做阴道镜检查;当怀疑有子宫内膜疾患时要做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检查;当怀疑有卵巢肿瘤时应做血中肿瘤标志物检查。如确发现有癌前病变,应积极治疗,以阻止其继续发展。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如何早期预防卵巢肿瘤? 下一篇:预防乳腺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