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纤维肉瘤发病年龄的分布比较均匀,不象骨肉瘤有特殊好发年龄, 但10岁以下、50岁以上发病者较少。男女之比相等。骨纤维肉瘤生长较慢,疼痛不剧,全身症状极少,血清硷性磷酸酶无变化。普通患者就诊时,均有相当大的软组织肿瘤阴影。骨质的破坏常局限于一侧,呈不规则的透明缺损。当肿瘤侵入髓腔时,骨质破坏比较广泛而普遍,呈单发性囊肿样,但囊肿边缘参差不齐,又无扩张现象。此二点和骨囊肿不同。
骨纤维肉瘤发生在易于割治的部位,同时骨纤维肉瘤本身发观较早、骨质破坏比较局限者,可考虑用比较完全的局限性肿瘤切除术,必要时可用植股弥补骨质缺损,术后注意长期复查,为了防止复发并使患者更好的恢复,应结合中医药进行辅助治疗。目前临床上治疗骨纤维肉瘤的方法主要以中医治疗为主,中医具有不良作有小,治治疗结果果稳定等优点。
骨纤维肉瘤的诊断依据:
骨纤维肉瘤为纤维原性恶性癌肿,原发于骨髓腔内结缔组织,称为中央型骨的纤维肉瘤,较多见,因此对于此疾病该怎样诊断应有所了解,便于及早的进行治疗,下面请相关肿瘤专家对骨纤维肉瘤的诊断依据具体介绍。
原发于骨膜的纤维组织者,称为周围型骨的纤维肉瘤,较少见。中央型骨纤维肉瘤在向髓腔上下和四周扩展时,其瘤体很大直径常与髓腔纵轴相符,骨皮质破坏较早,较广泛,但骨皮质的膨胀扩张现象不明显,通过骨皮质被侵蚀,可继续发展进入软组织。而周围型骨纤维肉瘤易侵犯周围软组织,形成肿块较大。继发性骨纤维肉瘤,往往继发于原有骨病。如畸形性骨炎、骨纤维异样增殖症、动脉瘤样骨囊肿、慢性骨髓炎、复发的骨巨细胞瘤等。
骨纤维肉瘤的诊断依据如下:
1.局部疼痛,压痛,软组织肿块,生长缓慢,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2.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膝关节上下干腄端。
3.X线摄片之表现。
中央型者呈单个囊状破坏区,边缘不整齐,外围骨质硬化、致密,多数无骨膜反应。若肿瘤在髓腔内弥漫性生长者,可出现似尤文氏瘤的斑纹状透亮区。周围型骨纤维肉瘤,可见较大的软组织肿块阴影,骨皮质破坏常局限于一例;若已侵入髓腔,可出现虫蚀样或不规则的囊性骨缺损。
4.病理检查可确诊。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中医诊断肝癌的病理病因 下一篇:癌前病变发出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