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指原发于肝脏细胞和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又称原发性肝癌。中医古代文献中无系统论述,但多种病证如“症瘕“积聚”、“痞满”、“肥气”、“撇胀”、“黄疸”、“癖黄”、“伏梁”等都有类似于肝癌的描述,目前我们多以“肝积”名之。中医认为肝癌的发生多由饮食内伤,情志失调,致肝脾受损,气机阻滞,疲血内停,湿热邪毒蕴结,日久渐积而成,病位以肝脾为主,晚期可伤及肾阴,病属虚实夹杂。临床表现以胁痛、右上腹包块及消化道症状为主。
肝癌病因:
(1)外邪侵袭:湿热、湿毒之邪侵袭人体,正虚不能逐邪外出,湿热毒邪迁延留滞,气血运行受阻,湿热瘀毒结聚而成积。
(2)饮食不节:长期饮食不节,态食肥甘厚味,或饮酒无度,或饮食不洁等损伤脾胃,导致脾不健运,湿浊内生,奎阻中焦,日久化热,湿热瘀毒结于胁部而发为本病。
(3)七情内伤:长期情志失调,一方面导致脾胃失和,湿浊内生;另一方面导致肝失条达,气机郁结,气血运行不畅,湿浊、瘀毒、气滞相互胶结,日久蕴结或瘤,发为本病。
(4)脏腑虚弱:素体不足或久病,劳累过度,年老等均可导致五脏虚弱,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复受外邪,邪毒留滞体内,瘀毒内结而成本病。
肝癌病理:
(l)发病:本病起病隐匿,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一旦发病已属中、晚期,常以肝区疼痛为首发症状。
(2)病位:本病病位在肝,涉及脾、肾。
(3)病性:病属虚实夹杂,虚以脾气虚、肝肾阴虚为主,实以气滞、血癖、痰湿、热毒为患。
(4)病势:本病发病多缓慢、隐匿,一旦发病,病情复杂,发展迅速,病机转化急剧,预后较差。初起病机多以气郁、脾虚、湿阻为主,进一步可致湿浊、湿热毒瘀互结,耗伤阴血,终致正衰邪实,病情恶化,阴阳离决。
(5)病机转化:正虚邪实,本虚标实,因虚致病,因邪致实是肝癌总的病机特点。瘀、毒、虚是肝癌的基本病变,瘀毒互结,脾肾亏虚,邪实正虚互为因果,恶性循环,贯穿肝癌全过程,且晚期肝癌常表现为肝肾阴虚。
患者对于肝癌的病因病机一定要了解清楚,辨清标本,缓急有度。一般而言病因为本,证候为标,但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病症,因而标本可以互相转化。治疗时多为标本兼顾,但要注意主次有序,缓急分明。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肿瘤早期发现有哪些? 下一篇:骨纤维肉瘤的症状及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