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认为胰腺癌常由正气亏损,肝郁气滞,湿热蕴积肝胆,脾胃实热所致,病变与肝、胆、脾功能失调相关,其病位在胰。
腹水的产生与本病有关,《医门法律》记载:“凡有癥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瓮,是名单腹胀。”
脾居中州,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内伤忧思,抑郁伤脾,脾气郁结,升降失常,水津不运,血行不畅,津停为痰,血停而瘀,痰血阻脾,结聚成瘤。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认为:“推其百病之源,皆因饮食劳倦而胃气元气散解,不能滋荣百脉,灌溉脏腑,卫护周身之所致也。”“脾病,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动气筑筑然坚牢如有积而硬,若似痛也。甚则亦大痛,有是则脾虚病也。”故见上腹痛和肿块。
湿气通于脾,脾性恶湿,职司运化。外感湿毒,损伤脾气,脾运失司,水湿不化,郁而化热,湿热内蕴,热毒结瘤。湿热毒三者交阻,而发“黄疸”。
总之,胰腺癌总的病机系脾胃虚弱、肝气郁结致气滞、血瘀、湿热为患,久而结成坚块。胰头癌以湿热表现为多,胰体、胰尾癌则多见脾虚气滞之证。
胰腺癌的病位在脾,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等因素,均可伤脾生积成癌。
1.饮食失宜
饮食不节,内伤酒食,伤脾损胃,聚湿生痰,痰湿瘀血结聚于脾,日久不散,酿生癌瘤。西医学认为,胰腺癌与其他脏器的癌症一样,发病原因不明。
但从多数资普表明,什么是胰腺癌的病因与吸烟有关,吸烟者的发病的可能两倍于非吸烟者;而且在进食高动物脂肪及蛋白、含亚硝酸盐类食物以及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等的人群中发病的可能高;在有吸烟或饮咖啡嗜好的人群较无嗜好者多;幼年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胰腺癌者较非糖尿病者高2倍。
2.内伤忧思
脾居中州,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内伤忧思,抑郁伤脾,脾气郁结,升降失常,水津不运,血行不畅,津停为痰,血停而瘀,痰血阻脾,结聚成瘤。
3.外感湿毒 湿气通于脾,脾性恶湿,职司运化。外感湿毒,损伤脾气,脾运失司,水湿不化,郁而化热,湿热内蕴,热毒结瘤。
胰腺癌和慢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关系,目前难以确定是否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胰结石并发胰腺癌比一般的发生的可能高,认为胰腺结石是由于机械性的刺激使胰管粘膜上皮增生,与上皮化生有关。
胰腺癌由于被膜很薄,除先转移至腹膜后、胰腺周围的淋巴结外,因肿瘤位置不同而转移的区域亦不同。胰头癌常转移幽门下及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胰体尾癌则先转移至脾门淋巴结,肝门淋巴结也并非少见。
可广泛转移至腹腔动脉周围、胃大弯和胃小弯及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还可转移到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什么是胰腺癌的转移途径,将胰头癌的淋巴结转移分为3级:一级指转移到胰头包膜附近的淋巴结;二级指转移到远离胰头部的腹腔淋巴结,如胃大弯、小弯、脾门、肝门、胰尾处,胰体上下,小肠系膜、结肠系膜、腹主动脉旁等处的淋巴结;三级指转移到锁骨上等远隔部位的淋巴结。
根据胰腺癌发生部位,可分为胰头癌、胰体癌、胰尾癌及全胰癌。
1.全胰腺癌
又称胰广泛癌,可由胰头、胰体、胰尾癌进一步发展而来,也可发病初期即为弥漫性。约占胰腺癌的10%。
2.胰体、胰尾癌
胰体部、尾部之间的界线不可能清楚地划分,故统称为胰体尾癌。胰腺癌发生于胰体、尾者仅占30%。
胰体尾癌可破坏胰岛组织而产生糖尿病,且可伴有周围静脉血栓形成而引起脾大、门静脉高压等症,可能是由于肿瘤分泌某种物质促使血液凝固所致。胰体、尾癌发生转移较胰头癌为早,多见而广泛,可转移至局部淋巴结、肝、腹膜和肺。
3.胰头癌
胰腺癌的头部包括乳头和胆管下端,所以有胰头癌、乳头癌、壶腹部癌和胆管下端癌等名称的区别。据统计,什么是胰腺癌发生的部位,胰头者约60%~70%,平均大小为4.2~5.0cm。
可压迫胆总管而致进行性阻塞性黄疸,胆囊和肝脏肿大;如癌肿浸润胆总管或壶腹部发生糜烂,可引起急性和慢性出血;可以因为淤胆而出现肝脏肿大。多数有进行性黄疸,体重下降,上腹痛或胀满不适,疼痛多位于上腹部或偏右,可向肩部放射。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中医怎样应对胰腺癌患者发生肝转移 下一篇:胰腺癌病人可以食用哪些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