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中医认为常由正气亏损,肝郁气滞,湿热蕴积肝胆,脾胃实热所致,病变与肝、胆、脾、胃功能失调相关,其病位在胰。
脾居中州,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内伤忧思,抑郁伤脾,脾气郁结,升降失常,水津不运,血行不畅,津停为痰,血停而瘀,痰血阻脾,结聚成瘤。李东垣在《兰室秘藏》中认为:“推其百病之源,皆因饮食劳倦而胃气元气散解,不能滋荣百脉,灌溉脏腑,卫护周身之所致也。”“脾病,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动气筑筑然,坚牢如有积而硬,若似痛也。甚则亦大痛,有是则脾虚病也。”故见上腹痛和肿块。
湿气通于脾,脾性恶湿,职司运化。外感湿毒,损伤脾气,脾运失司,水湿不化,郁而化热,湿热内蕴,热毒结瘤。湿热毒三者交阻,而发“黄疸”。
腹水的产生与水液敷布失常有关。《医门法律》记载:“凡有癥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瓮,是名单腹胀。”
总之,胰腺癌总的病机系脾胃虚弱、肝气郁结致气滞、血瘀、湿热为患,久而结成坚块。胰头癌以湿热表现为多,胰体、胰尾癌则多见脾虚气滞之证。
胰腺癌的治疗应根据疾病不同阶段或攻、或补、或攻补兼施。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适当化疗,结合长期中医药治疗,有可能取得良好治疗结果;中期以手术姑息治疗,如手术不能切除,可行胆囊空肠吻合术以缓解黄疸,并中医药治疗为主,也可配合放疗、化疗等;晚期则以中医药和对症治疗为主,或结合小剂量化疗。胰腺癌中医治疗多采用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理气健脾之法。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胰腺癌中期的有效治疗方 下一篇:中医怎样应对胰腺癌患者发生肝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