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中期介于早期和晚期的过渡阶段,此时如果没有及时控制病情记忆发展到晚期,胰腺癌中期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其他胰腺癌中期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中医治疗等也可视情况选用。胰腺癌中期手术后进行巩固治疗是必要的。
胰腺癌中期的手术治疗方法有扩大的胰腺癌完全医治术何胰腺癌联合脏器切除术。前者包括区域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区域性全胰切除术,后者主要适用于有邻近组织浸润的胰腺癌中期病例。胰腺癌中期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完全医治肿瘤,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以延长患者生命。
三维适形放疗是胰腺癌中期治疗方法中的新技术,该方法大大降低了正常组织受射线伤害的程度,以保护肝脏、肾脏75%的原则调节剂量。目前认为,在胰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细胞中存在雌激素受体。因而有关内分泌激素治疗胰腺癌中期的报道日渐增多,很常用的药物为他莫西芬。
目前中医的治疗已经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胰腺癌中期的中医药治疗可结合手术、放疗、小剂量化疗使用,旨在增效减毒,促进患者身体机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要提高对胰腺癌的症状的重视,以做到早诊早治。现将胰腺癌的症状总结如下:
上腹部不适及隐痛是胰腺癌常见的首发症状
肿瘤常致胰管或胆管梗阻尽管尚未引起黄疸,但胆汁排泄不畅胆道内压力升高,胆管及胆囊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
病人可觉腹部不适及隐痛,以往强调胰头癌的典型症状是无痛性黄疸;实际上,无痛性黄疸作为首发症状,仅出现10%~30%的病人。
腹痛在胰头癌患者还是很常见的症状,至于胰体尾部癌,腹痛发生的可能更高;且可由于累及腹腔神经丛而呈显著的上腹痛和腰背痛,这种症状的出现常提示病变已进入晚期。
食欲减退和消瘦也是胰腺癌的常见表现
肿瘤常使胰液及胆汁排泄受阻,因此影响病人食欲,且有消化吸收不良致体重明显减轻。
梗阻性黄疸是胰头癌的突出表现
肿瘤部位若靠近壶腹周围黄疸可较早出现黄 疽常呈持续且进行性加深大便色泽变淡甚至呈陶土色皮扶黄染呈棕色或古铜色有皮肤瘙痒症
胰头癌除致梗阻性黄疸外,亦常致胆囊肿大。可在右上腹清楚扪及梗阻性黄疸伴胆囊肿大,常提示壶腹周围肿瘤的可能。
晚期胰腺癌者可出现上腹固定的肿块,腹水征阳性进一步可有恶病质及肝肺或骨骼转移等表现。
中期胰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和中医治疗等。通常IIIA之前的中期患者还有手术切除的机会,之后的胰腺癌中期病例手术切除的可能低,且整体预后差,考虑其他全身性中期治疗方法。
1、中期胰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方法有扩大的胰腺癌完全医治术何胰腺癌联合脏器切除术。前者包括区域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区域性全胰切除术,后者主要适用于有邻近组织浸润的胰腺癌中期病例。中期胰腺癌的手术治疗目的在于完全医治肿瘤,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以延长患者生命。
2、中期胰腺癌的放疗方法
三维适形放疗是中期胰腺癌治疗方法中的新技术,该方法大大降低了正常组织受射线伤害的程度,以保护肝脏、肾脏75%的原则调节剂量。
3、中期胰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方法
目前认为,在胰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细胞中存在雌激素受体。因而有关内分泌激素治疗中期胰腺癌的报道日渐增多,很常用的药物为他莫西芬。
4、中期胰腺癌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期胰腺癌的中医诊疗理念包括单方验方、针灸、推拿、药物外敷等。可配合手术、放化疗使用,旨在增效减毒,促进患者身体机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将中期胰腺癌的治疗方法科学结合,行规范的综合治疗是多数医生的共识。
按细胞组织的不同区分,胰腺癌的组织类型有以下几个:
1、腺癌:癌细胞来自导管上皮,排列呈腺样,有腔,此型占80%,其中有的乳头状腺癌或乳头状囊癌;也有的来自腺泡称腺泡型腺癌。胞浆含嗜酸性颗粒。
形成腺泡或小团块,极似正常胰腺腺泡。有时腺癌细胞产生粘液,胞浆透明。
2、未分化癌:癌细胞无腺体结构,有的癌细胞形成细条索状癌巢,被间质结缔组织分隔,呈硬癌构型。有的癌细胞多,间质少,形成髓样癌,这样的癌组织易发生坏死而形成囊腔。
3、鳞状细胞癌:少见,来自胰腺管上皮的鳞状化生。有时可见鳞状细胞癌和产生粘液的腺癌合并发生(腺鳞癌)。
胰腺癌分类分型:根据胰腺癌发生的部位,可分为胰头癌、胰体癌、胰尾癌及全胰癌。
1)胰头癌:胰腺的头部包括乳头和胆管下端,所以有胰头癌、乳头癌、壶腹部癌和胆管下端癌等名称的区别。据统计,胰腺癌发生于胰头者约60%~70%,平均大小为4.2~5.7cm。可压迫胆总管而致进行性阻塞性黄疸,胆囊和肝脏肿大;如癌肿浸润胆总管或壶腹部发生糜烂,可引起急性和慢性出血;可以因为瘀胆而出现肝脏肿大。
多数有进行进黄疸,体重下降,上腹痛或胀满不适,疼痛多位于上腹部或偏右,可向肩背部放射。
2)胰体癌、胰尾癌:胰体部、尾部之间的界线不可能清楚地划分,故统称为胰体尾癌。胰腺癌发生于胰体、尾者仅占30%。
胰体尾癌可破坏胰岛组织而产生糖尿病,且可伴有周围静脉血栓形成而引起脾肿大、门静脉高压等症,可能是由于肿瘤分泌某种物质促使血液凝固所致。胰体、尾癌发生转移较胰头癌为早,多见而广泛,可转移至局部淋巴结、肝、腹膜和肺。
3)全胰腺癌:又称胰广泛癌,可由胰头、胰体、胰尾癌进一步发展,也可发病初期即为弥漫性。其发病的可能各家报告不一,约占胰腺癌的10%。
我们说,胰腺癌分期分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治疗胰腺癌,由于中医方法在胰腺癌治疗上的广泛应用,胰腺癌的分期分型也加入了胰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所以目前胰腺癌分型除了指西医病理分型之外,也指中医辨证分型,辨证分型对证治疗是中医的精华所在,中医的辨证分型对胰腺癌的治疗方法起到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下面将西医分期分型与中医辨证分型分述如下:
西医胰腺癌分期
西医分期多指国际胰腺癌TNM分期与临床分期:
1、国际胰腺癌TNM分期(UICC,1987),T指原发肿瘤情况,N指淋巴转移情况,M指远处转移情况。
(1)原发肿瘤(T)分期:
Tx:不能判断。
T0:无原发肿瘤证据。
T1:原发肿未超出胰腺。
T1a:肿瘤≤2cm。
T1b:肿瘤>2cm。
T2:肿瘤侵犯十二指肠、胆道或胰腺周围组织。
T3:肿瘤侵犯胃、脾、结肠、大血管。
(2)小区域淋巴结(N)分期
N x:不能判断。
N 0:区域淋巴结无转移。
N 1: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3)远处转移(M)分期:
Mx:不能判断。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临床分期
Ⅰ期:T1 N0 M0;T1 NⅩ M0;TⅩ N0 M0;TⅩ NⅩ M0。
Ⅱ期:T2 N0 M0;T2 NⅩ M0;T3 N0 M0;T3 NⅩ M0。
Ⅲ期:任何T,N1,M0:。
Ⅳ期:任何T,任何N,M1。
胰腺癌的临床分期对手术选择及治疗方法的优劣具有重要的意义。日本胰腺学会将其分为四期:
①Ⅰ期:肿瘤直径小于2cm,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未浸润胰腺包膜、后腹膜、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
②Ⅱ期:肿瘤直径2.1~2.4cm,紧靠肿瘤的淋巴结有转移,胰包膜、后腹膜和前述血管有可能转移;
③Ⅲ期:肿瘤直径4.1~6cm,第1站和第3站之间的淋巴结有转移,胰腺包膜和后腹膜有浸润;
④Ⅳ期:肿瘤直径大于6.1cm,第3站淋巴结转移,侵犯邻近内脏、后腹膜及前述静脉有广泛浸润。
胰腺癌晚期已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或多处脏器浸润的远处转移,其原发灶及转移灶症状明显,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胰腺癌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及晚期多处转移,治疗更是十分困难,导致胰腺癌晚期预后极差,致命比例较高。
胰腺癌晚期症状有:
1.发热,至少10%的胰腺癌晚期患者表现出低热、高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等。
2.消瘦,体重下降明显在各胰腺癌晚期症状中较为常见,90%的患者在晚期迅速消瘦,与胰腺胆汁分泌少、消化吸收功能差、食欲不振、睡眠差、精神负担重、癌细胞直接作用有关。
3.黄疸,该特征是胰腺癌晚期的重要症状,发生的可能在90%以上,也可早期出现。黄疸通常呈持续性、进行性加深。
4.腹痛,腹部大范围出现持续性钝痛、咬噬痛、重压痛,饭后可更甚。
5.出现神经症状,如焦虑、抑郁、失眠等。
6.消化道症状,包括消化道出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根据胰腺癌晚期症状,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及时采取一个合理的胰腺癌晚期治疗方案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
一般来说,胰腺癌晚期手术机会很小,即使能手术,大多数也只是姑息性的手术。临床上治疗胰腺癌晚期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及中医药治疗。
胰腺癌晚期患者在治疗期间非常辛苦,病痛折磨以及放化疗带来的痛苦,医护人员和亲友家属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做好晚期护理工作,使之更好地与癌症做斗争。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胰腺癌中医治疗 下一篇:胰腺癌的中医辩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