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手术并非就是完全治疗,手术后的胰腺癌患者要积极做好并发症状的预防工作,胰腺常常被人忽略,因此导致胰腺癌的发现并不及时,胰腺癌早期缺乏明显症状,大多数病例确诊时已是晚期,手术切除的机会少。外科治疗需要针对不同病期和肿瘤病灶局部侵犯的范围,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那么胰腺癌并发症又该如何处理呢?
1. 胆道梗阻 可行经皮胆道引流(PTCD)或胆总管空肠吻合术。胆囊空肠或胆总管空肠吻合的死亡人数分别为16%和20%,其生存期分别为5.3月和6.5月,但胆囊空肠吻合者常有黄疸复发和胆管炎的发生。
2.十二指肠梗阻 除因动力紊乱外,可作胃空肠吻合,以解决营养补充的问题。
3.疼痛 术中放射对缓解疼痛有效。胰腺癌引起的疼痛有三种原因,已如前述。术中或经皮药物内脏神经阻滞(酒精)是很常用的方法。
Leung用75%酒精经皮阻滞腹腔神经丛,85%病人疼痛解除,治疗结果可持续2、3月。华山医院外科采用腹脏神经丛切除术,疼痛缓解可持续3~4月,可在探查术中证实胰腺癌未能切除时即予采用。
胰腺癌术后治疗对患者的治疗也非常关键,经研究,胰腺癌术后治疗采用放化疗或中医中药辅助治疗对患者的治治疗结果果不一:
1.胰腺癌术后治疗之放化疗治疗结果
胰腺癌属放射不敏感肿瘤,晚期病例仅占40%,可进行局部放疗,疗后30%-50%可缓解疼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胰腺癌发展。胰腺癌对化疗敏感性差,不少药物的近期有效情况在10%以下。
根据近研究结果,胰腺癌术后辅助放化疗并不能提高患者生存的可能:欧洲胰腺癌研究组(ESPAC)进行了一项随机研究,评估放化疗和化疗的作用。
结果发现,辅助放化疗没有明显效果 。美国Roswell Park癌症研究所Chu等近通过循证医学研究认为,辅助放化疗治疗仅适用于肿瘤已经被完全切除(R0)的胰腺癌病人,而对手术后仍有残余肿瘤(R1)的病人来说,辅助放化疗治疗无效。
2.胰腺癌术后治疗之中医中药治疗
胰腺癌术后患者多半,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中医药对胰腺癌术后具有很大的作用,能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发展。中医药对胰腺癌的治疗近年来有较大发展,尤其是扶正培本原则的建立,更加体现了中医对胰腺癌治疗的优势。
经临床验证,胰腺癌患者经过手术后及时的进行中医中药的调理,可以有效的修复手术损伤,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并提高了胰腺癌治疗的治疗结果,协同控制了癌症的扩散恶化速度,延长了生存期。
扶正培本中药在晚期胰腺癌中应用能明显的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减轻痛苦。
当胰腺癌以上腹饱胀、隐痛、胀痛不适等症状起病时,易误诊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慢性胃部疾患,但后两者临床经过为非进行性,多无体重减轻和食欲减退,胃镜检查对诊断常有决定性意义。
在胰腺癌初期黄疸出现前,常有上腹饱胀、隐痛、不适等前驱症状,与病毒性肝炎的一些表现颇相似,易被和诊为肝炎,但肝炎早期出现的病毒感染标记物 (HbsAg 、 HbeAg) ,血清转氨酶明显上升与胰腺癌不同;而当胰腺癌出现阻塞性黄疸时,可被误诊为胆汁淤积性肝炎,但后者在 B 超上无肝内外胆管。
扩张。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易混淆,有时临床表现、 B 超和 CT 检查均很相似,如 X 线腹部平片、超声或 CT 发现胰腺部位有钙化斑点,则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有帮助。经 CT 、 B 超引导或手术下胰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确定诊断。 胆管癌、 Vater 壶腹癌与胰头癌的解剖位置邻近,三者的临床表现十分相近,但手术治疗结果和预后不同,应注意鉴别。
胰腺癌中晚期多以虚证多见,在治疗原则上以主张扶正培本,佐以攻邪。尤其是健脾补肾的运用,强调补先天,调养后天的学术思想,尤其对于胰腺癌术后治疗,患者正气受损,元气不足,身体恢复慢,服中药有利于身体健康,可防复发及转移,其治疗结果及生存质量都有所提高。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胰腺癌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下一篇:胰腺癌晚期危险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