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放疗治疗结果与化疗相比尚无很大进补,少部分病例应用术前放疗,希望通过提高手术切除的完全程度并减少肿瘤扩散,来达到延长胰腺癌患者生存期的作用,但作用非常有限。一般认为术中放疗采用一次大剂量照射,可致肿瘤中心坏死、组织变性、肿瘤缩小,未能切除的肿瘤经术中放疗后平均生存期为9个月,其止痛作用可改善生存质量。
肿瘤切除术后采用多野连续或多野分段照射,胰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4~16个月。未能切除的肿瘤术中还可以置放中空施源管若干根,并引出腹壁外,术后用后装近距离治疗机做组织间照片。目前已有少量报道采用放射子插植对未切除肿瘤行连续照射可延长生存2~3个月。仍需大规模临床验证。
总之,提高胰腺癌治疗水平的关键还在于提高早期胰腺癌的诊断水平。早期发现胰腺癌,早期手术切除,就能提高胰腺癌的生存的可能。
目前用于治疗的现代胰腺癌放疗技术有:X-刀,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和体部伽马刀。在技术的选用上不同医院在设备配制上略有不同,但总的原则是一致的。对较早期局限的胰体尾癌采用X-刀或体部伽马刀可获得更高的局部剂量,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更小;对局部肿瘤较大或胰头癌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胰腺癌放疗局部剂量相对均匀,可较好保护正常组织免受高剂量照射,在照射范围较大的情况下更为安全可行。
1、X-刀技术:
临床放疗的多数胰腺癌是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肿瘤较大,形状不规则,采用X-刀治疗很难满足肿瘤特征的剂量分布要求,因此除早期局限性胰腺癌外,不宜用X-刀治疗胰腺癌。
2、三维适形放疗:
采用三维适形的胰腺癌放疗技术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3、调强放疗:
治疗技术刚起步,还需积累临床经验。对于早期局限性胰腺癌采用这一技术有可能获得完全医治效果,对此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是有积极意义的。
随着近几年来术中的放射治疗及在CT的精确定位下作治疗计划的多野体外放疗的开展,胰腺癌的放治疗结果果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临床上的胰腺癌放疗主要是用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包括术中照射后的体外追加放疗)和晚期不宜手术的胰腺癌患者进行姑息性的治疗。
1.术前的放疗
目前,胰腺癌的术前放疗尚无明显标准的放疗方案,且临床上的大量资料显示,术前放疗只对少数的胰腺癌患者有益处,能够使肿瘤由不可切除转化为可切除。相关资料显示胰腺癌的术前放疗可能有下列的作用①能够降低肿瘤的分级,及以便于手术治疗;②还可能有助于减少患者术中及术后的肿瘤的扩散。
2.术中的放疗
胰腺癌的术中放疗就是在术中直视的条件下,尽可能的避开正常组织的器官主要是以10~20MV高能电子线准确地对瘤床及周边组织进行一次大剂量的放射性的治疗。其主要的作用为①对能够且已经切除的胰腺癌,能够有效的预防其局部出现复发转移;②对无法进行切除手术的胰腺癌患者,有局部的治疗作用且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较轻。
3.术后的放疗
胰腺癌术后做辅助放疗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中等剂量的照射消灭残存的亚临床病灶达到提高了局部的控制比例和生存的可能的目的。但起到的作用目前仍会有很多的争论,治疗的具体剂量、方式等尚无统一的标准。并且多项的相关研究的结论也不一致,需进一步的探讨。
4.姑息性的放疗
临床实践证实表明,对一般情况比较好,而不能切除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姑息性的放疗,而且能够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还能适当的延长患者的生命。
为什么很少听说针对胰腺癌行放疗治疗?
胰腺癌放射治疗的瘤死量偏高,而胰腺周围如胃、小肠、肝、肾、脊髓等的放射耐受性偏低,给放射治疗带来不利。近年来,随着术中放射治疗及在CT精确定位下放疗的开展,放射治疗也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胰腺癌晚期怎么治疗 下一篇:何时治疗胰腺癌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