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放疗分为了完全医治性放疗与姑息性放疗两种。其中完全医治性放疗就是指是消灭局部的肿瘤, 获得持久的局部和区域控制, 使病人长期生存。这个概念与外科手术的完全医治术是一样的, 无非是手段不同罢了。
当进行完全医治性治疗时, 因为要使肿瘤的瘤体消退, 还要使肿瘤周围区域的肿瘤细胞都消灭(恶性肿瘤的样子不像皮球那么规则, 而是像树桩一样, 生有横七竖八的树根), 所以放射线照射的剂量大, 照射的范围也广, 因而对正常组织的伤害也比较大。因此, 做完全医治性放疗时要求精确地定位肿瘤组织, 尽量少损伤正常组织。
胰腺癌的姑息性放疗与姑息性手术的治疗也是基本一致的。它的作用是用放疗来缓解肿瘤引起的一些局部症状。如癌性的疼痛,癌性的出血,胰腺癌对胆道的梗阻和对十二指肠的梗阻,以减轻黄症和厌食、恶心、呕吐等。
目前用于治疗的现代胰腺癌放疗技术有:X-刀, 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和体部伽马刀。在技术的选用上不同医院在设备配制上略有不同, 但总的原则是一致的。对较早期局限的胰体尾癌采用X-刀或体部伽马刀可获得更高的局部剂量, 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更小;对局部肿瘤较大或胰头癌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胰腺癌放疗局部剂量相对均匀, 可较好保护正常组织免受高剂量照射, 在照射范围较大的情况下更为安全可行。
1、X-刀技术:
临床放疗的多数胰腺癌是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 肿瘤较大, 形状不规则, 采用X-刀治疗很难满足肿瘤特征的剂量分布要求, 因此除早期局限性胰腺癌外, 不宜用X-刀治疗胰腺癌。
2、三维适形放疗:
采用三维适形的胰腺癌放疗技术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3、调强放疗:
治疗技术刚起步, 还需积累临床经验。对于早期局限性胰腺癌采用这一技术有可能获得完全医治效果, 对此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不同阶段的胰腺癌放疗
以往的常规胰腺癌放疗的效果很不理想, 其主要是因为胰腺位于深腹部, 周围紧邻肝肾胃及肠道, 而这些脏器对放射线的耐受能力低, 尤以十二指肠为甚, 放射量40gy就有穿孔的危险。以致限制了胰腺癌放疗的剂量, 因而治疗结果较差。
随着近年来术中放射治疗及在CT精确定位下作治疗计划的多野体外放疗的开展, 胰腺癌的放治疗结果果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临床上胰腺癌放疗主要用于术前、术中及术后(包括术中照射后的体外追加放疗)和晚期不宜手术的胰腺癌患者的姑息性治疗。
1、术前放疗
目前胰腺癌的术前放疗尚无标准的放疗方案, 且临床大量资料显示, 术前放疗只对少数的胰腺癌的患者有益处, 能够使肿瘤由不可切除转为可切除。相关资料显示胰腺癌的术前放疗可能有下列作用①可能降低肿瘤的分级, 以便手术;②可能有助于减少术中及术后的肿瘤的扩散。
2、术中放疗
胰腺癌的术中放疗是在术中直视的条件下, 尽可能的避开正常组织器官以10~20MV高能电子线准确地对瘤床及周边组织进行一次大剂量的放射治疗。其主要作用为①对能够且已经切除的胰腺癌, 能够有效预防其局部复发;②对无法切除的胰腺癌, 有局部治疗作用且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较轻。
3、术后放疗
胰腺癌术后做辅助放疗的目的是通过中等剂量的照射消灭残存的亚临床病灶达到提高局部控制比例和生存的可能的目的。但起作用目前仍有争论, 治疗的具体剂量、方式等尚无统一标准。并且多项的相关研究的结论也不一致, 需进一步的探讨。
4、姑息性放疗
临床实践证实, 对一般情况较好, 而不能切除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姑息性放疗, 能够起到缓解症状, 适当的延长患者的生命。
胰腺癌放疗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胃炎、皮炎及骨髓抑制等并发症, 其严重程度与放射剂量有关。因此, 在放疗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 可结合中医方面抑制放化疗副作用和肿瘤生长的功效, 共同治疗胰腺癌。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怎样选择胰腺癌的辅助治疗? 下一篇:胰腺癌怎样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