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一旦发病通常恶性程度极高,该疾病发展较为迅速,肝脏被侵犯的范围越广 , 患者的预后就越差 , 生存期就越短。一般而言 , 患者在诊断为肝脏转移癌后 , 多于一年内死于各种原因。 结直肠肿瘤的肝转移癌预后相对较好 , 多发性肝转移多死于 2——3 年内 ; 但是 , 经积极治疗 , 单发性结直肠癌肝转移者存活 5 年以上可达16%——50%。
人体其他部位的癌肿如发生肝转移 , 说明原发癌肿已属晚期。决定肝转移癌预后 ( 是否能长期生存 ) 的因素众多 , 如原发肿瘤的部位、恶性程度、肿瘤进展快慢、 肝受累范围、有无肝外其他部位转移灶及患者的全身情况等等。
肝脏是人体内很大的腺体 , 它具有代谢、分泌、排泻、生物转化、消化等方面的功能。其主要功能有 :
(1) 分泌胆汁作用 : 肝细胞能不断分泌胆汁 , 胆汁排人肠道 , 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 , 利于脂溶性维生素 ( 维生素 A 、D 、E 、K) 的吸收。
(2) 参与糖代谢 , 维持血糖浓度恒定 : 进食后自肠道进 入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 , 此时肝细胞摄取血液中的葡萄糖并将其合成糖原。
(3) 参与蛋白质代谢 : 肝脏是蛋白质 ( 包括结构蛋白质和血浆蛋白质 ) 合成的主要场所 , 由消化道吸收的氨基酸 , 大部分 (80% ) 在肝脏内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脱氧、转氨等作用司。
(4) 参与脂类代谢 : 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
(5) 参与激素代谢 : 激素自内分泌腺体出来 , 发挥其特有的调节作用 , 然后在体内分解转化 , 从而降低或失去活性 , 即激素的灭活。
(6) 是生物转化作用的主要场所 : 生物转化作用是指将 非营养性物质或毒物 , 在体内进行代谢转化 , 使之成为比较 容易排出的形式 , 从而利于排出体外 , 也有人称之为解毒作用。
(7) 在胆红素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8) 吞噬或免疫功能 : 肝脏通过网状内皮系统的 kupffer细胞的吞噬作用 , 将细菌、色素和其他代谢成分从血液中除去。
胰腺癌早期容易发生胆管周围浸润 , 胰头癌常早期侵犯胆总管 , 即使小的胰腺癌且离胆总管有相当距离时 , 也可发生明显的胆管浸润。这并不是癌组织的直接浸润 , 而是胰头癌的转移性浸润 , 可能是通过胰头内淋巴扩散到达胆总管壁。
胰腺癌晚期由于肿瘤细胞的恶化,更容易发生扩散转移,胰头癌常转移至幽门下淋巴结群 , 胰体尾癌则主要转移至腹腔动脉旁、胃左血管根部、脾淋巴结 , 也可侵及肠系胰根部和主动脉旁淋巴结。胰腺癌多经门静脉转移到肝 , 自肝又可经上、下腔静脉转移到肺 , 少数经器官之间的静脉直接进入体循环 , 转移至其他脏器。
胰腺导管癌的转移方式是从胰导管内至周围神经至淋巴管至血管。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是以胰头上组和胰十二指肠后组淋巴结转移多见。胰体上组和胰头下组的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次之 , 脾门区、胆总管后、胃周围淋巴结较少发现淋巴结转移癌。虽然胰腺癌早期有邻近淋巴管、周围神经和疏松结缔组织的浸润 , 但不一定有淋巴结转移。
有人报道胰腺癌在 0.4 厘米 XO.3 厘米时 , 病理上巳有淋巴管、周围神经、邻近疏松结缔组织的浸润 , 但未发现胰周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的血路转移 , 首先是在癌生长的邻近血管区 , 当癌块较小时即有 可能侵犯门静脉及动脉。一个小的胰腺癌即使侵犯了门静脉 , 也不应放弃手术切除。但早期胰腺癌手术切除时 , 不能仅仅满足于肿瘤的局部切除 , 应将邻近的结缔组织、腹腔周围神经以及淋巴结一并切除 , 从理论上说 , 手术才完全。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胰腺癌病人需要哪些精神支持? 下一篇:胰腺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要考虑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