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发病部位于患者的胰腺部位,该疾病的恶性程度极高,胰腺解剖位置较深,症状隐匿不易发现,且胰腺癌进展迅速,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十大癌症之一,且其发病的可能上升很快,与人们现在生活习惯的改变有着莫大的关系。胰腺癌的治疗方法与其它癌症一样,主要是手术、放疗、化疗、中医药治疗等,虽然胰腺癌的手术切除存在着较多的困难,但手术切除依然是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胰腺癌的手术治疗包括多种术式,全胰切除术是其中的一种。那么那些人可以进行全胰切除术呢?
从胰腺癌全胰切除术的适应症来看,癌已经波及全胰,但无肝转移及腹膜种植者是全胰切除术的一定适应症。全胰切除术的优点主要是1、完全将胰内多处病灶切除;2、清楚胰腺周围淋巴结更为方便和完全;3、全胰切除术后不再存在胰-空肠吻合,完全避免了胰瘘的产生。
不过实施全胰切除术不仅要考虑到手术本身的适应症的问题,由于全胰切除术后,会发生继发性糖尿病及消化吸收障碍,患者终身需要应用胰岛素及消化酶治疗,因此,实施胰腺癌全胰切除术不能只凭胰腺病变局部情况来决定,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病人及家属对术后出现糖尿病是否能充分理解和接受,是否能自行注射胰岛素,家人是否能够协助患者来进行后续的糖尿病治疗及消化酶治疗,很重要的是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经济状况是否能承受这一系列的治疗等。
全胰切除术是一个创伤性较大的治疗方案,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只有进行综合考虑才能使患者获得很大的治疗收益,否则只会加速患者身体机能的减退,使得患者的生存期缩短,另外,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意识到中医药治疗所能起到的作用,综合考虑,综合应用,患者可获得很好的治疗,很小的痛苦。
胰腺癌可切除标准:术前判断胰腺癌可切除的标准一般有以下几点:①肿瘤局限于胰腺内或仅直接侵犯胆总管、十二指肠、脾脏、胃(T1、T2、无血管侵犯的T3);② 肿瘤未侵犯周围大血管,如腹腔干动脉、肝动脉、门静脉系统、腹主动脉或下腔静脉;③无明显淋巴结转移;④无肿瘤腹膜种植以及肝脏或其他远处转移。
随着手术技术的进展,胰腺癌的切除的可能明显提高,术前可切除标准亦会有所不同。目前,疼痛、体重下降和肿瘤较大已不再是手术切除的禁忌证,但对于肿瘤侵犯门静脉系统、肝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是否为手术切除的禁忌证,还值得进一步探讨,因为胰腺癌的扩大完全医治术对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治疗结果还不肯定。
手术治疗是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不幸的是,约80%的病人无法尝试这种治疗。近来由于分期的改良,一些作者报告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的比例有所上升。
1935年,Wipple、Parsonst和Mullins报告了一例胰十二指肠二期切除术,该例为壶腹部癌,十二指肠全部切除。到目前为止,基本上一直沿用这种手术方式,并一期完成,称之为惠普尔(Wipple)手术。有可能选择Wipple手术的病人术前一般需进行基本的生理准备。年龄不是切除术的禁忌问题。如果病人摄入差,或有恶心呕吐,术前合适的补充水分是关键的。术前应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防止术后发生肾衰。如有腹膜表面、网膜、肝脏和横结肠这些区域的任一部位受到侵犯,都不能行胰切除术。对一些不需要手术而需要其他治疗的病人来说,组织学论断确为重要。
“保留幽门”Whipple手术是近来对Wipple手术的一种改进,它保留十二指肠的第一部分,维持正常的胃容量可改善营养状况。由于保留幽门,很有可能因疏忽而残留一些肿瘤,事实也证明有这种可能。Wipple手术的并发症有败血症、胆瘘或胰瘘、以及出血。发生的可能较低的并发症有:肠梗阻、肠系膜血栓、肝功能衰竭、胆管炎、胰腺炎、肾功能衰竭和坏死性筋膜炎。手术后患者身体状况虚弱,可服中药以提高免疫力。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为什么青少年也成为胰腺癌的青眯人 下一篇:胰腺癌出现肝转移还好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