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8岁,胰头癌,已经做了完全医治手术,现在出现肝转移。已经做了一次化疗。化疗前CA199 700。现在病人饮食正常,排便正常,睡眠正常。浑身乏力,精神时好时坏。气虚。化疗后血红细胞66。 已经做了完全医治手术,但现在已经肝转移,怎么办?
专家回复:单纯的手术、放化疗,久而久之,身体产生了适应性,其敏感度降低,临床的治疗结果当然就不好了。何况它的副作用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还要配合中医药的整体治疗,大补小攻的措施,扶正为主,祛邪抗癌为佐,以调补气血,调治脏腑功能为主,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抗癌能力,控制病情发展.
胰头癌是指发生于胰腺头部的恶性肿瘤约占胰腺癌的2/3-3/4,胰体次之,胰尾部更次之。为近几年逐渐增多的消化系统肿瘤,其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有的头体尾部均有,属于弥漫性病变或多中心性病变 。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的可能低,预后较差。 胰腺癌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年轻的胰腺癌病人也较10年前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胰腺癌是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因此很容易造成胰腺导管的梗阻、扩张,胰头癌常直接浸润胆总管下端各壁,而发生梗阻性胆管扩张,引起黄疸。而转移癌是原发癌细胞脱落后,通过血行或淋巴道转移至胰腺,其癌细胞并非起源于腺管上皮,所以一般不造成胰腺管扩张,也不浸润胆总管壁,除非肿物较大,外压胆总管,可引起梗阻性扩张。
转移性胰腺癌:肺、乳腺、卵巢、前列腺、肝、肾和胃肠道的癌肿均可转移到胰腺。胰腺是转移癌的好发部位。转移性胰腺癌的CT表现多种多样,大致分为3种情况,即单发不规则肿物、多发肿物和胰腺弥漫性肿大。其中以单发肿块很多见,而单发肿块多位于胰头部。转移灶的大小依检查时间早晚不同各异,其形态大多呈不规则状,部分可见分叶,密度上表现为低密度及等密度,但以低密度为主。形态与密度改变没有明显特异性,但从局部表现很难与原发肿瘤区别,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及其他一些间接征象加以辨别。原发灶明确是诊断的前提,所以诊断并不十分困难。
胰腺多发肿物比较容易引起转移,如果原发灶确定,可以诊断。但是胰腺癌应与急性胰腺炎、全胰癌鉴别。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有时因低密度坏死与胰实质紧贴在一起似胰腺多发性弥漫转移,但强化后实质边界不清,胰周有低密度水肿带,临床症状典型可以鉴别。部分全胰癌表现为胰腺多发病灶和灶性弥漫性肿大时,二者鉴别较困难,须紧密结合临床病史。此外,部分慢性胰腺炎表现为胰腺局限性肿大,特别是位于胰头部的胰腺增大与胰头癌极为相似,以下几点可以鉴别:
①胰头增大,外形光滑无分叶;
②增强表现为密度均匀;
③胆总管正常或扩张,但形态规则;
④胰周血管或脏器无明显侵犯;
⑤胰头部可见到钙化。
总之,胰头癌表现形态多种多样,诊断时须密切结合临床,以提高诊断比例,CT仍为重要检查方式。
对于多数实体癌来说,手术切除均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胰头癌作为一种实体癌症,争取肿瘤的手术完全切除是治疗手段。不过手术有一定的使用条件,一般来说,早期手术的治治疗结果果较好;除此之外,许多癌症也因为其自身原因,(如肿瘤位置、大小、形态或者患者本身身体因素,如体质虚弱、并发症),等因素而不能进行手术或者手术效果不佳。此外,还有一项,此处的手术切除必须能保证全部切除肿瘤。而且手术切除由于对于肿瘤细胞的破环也会诱发转移等其他因素,所以癌症的治疗是个系统的工作,手术、放化疗、中医药配合治疗综合治疗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概况的讲,手术、放化疗是西医的治疗方式,其重在攻伐,会损伤机体,带来不良反应。然后其显效快速,不过什么质量不高,患者后期比较痛苦。
中医讲究平衡,主张“带瘤生存”, 显效虽慢,不过生活治疗高,患者一般均比较舒适。癌症治疗能达到何种治治疗结果果不仅仅是因为治疗方式的因素,由于癌症其自身的性质,现今来看,癌症能达到的治治疗结果果和癌症的发展阶为依据。通俗的讲,越早越能治疗,越晚只能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在癌症初期,适用手术切除,中医药提高身体机能,争取治疗;癌症发展晚期,不管是放化疗、中医药或者联合使用提高生活质量,一般来说晚期中医药能带来跟好的生活治疗,放化疗副作用太大。
关于胰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一直是人们探索力求解决的问题,对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医生在广大人群中发现可怀疑对象,即高危人群。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因为病人既没有特异的症状,也没有特异的体征,全凭医生的高度警惕,医生要做"有心人"。病人所能提供的只有上腹胀痛,有时胀感超过了痛觉,其他只有消化不良,体重减轻以及“突发性的糖尿病”等这些无特异性的症状。临床医师若找不到其他疾病能解释以上这些症状时,进而经过对症治疗,以上这些症状未能改善改善后又恶化时,临床医师就应大胆怀疑。
(二)普及防癌知识,进行定期的例行体格,检查开展二级预防。
(三)对高危对象进行现代高科技的调查,如综合应用B超、ERCP、MRI、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及新近发展的癌基因检测。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胰腺癌腹泻怎么办? 下一篇:胰腺癌发病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