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致命比例极高,可能由于它发病诡秘隐匿,确诊时多已进入晚期之故。早期即可转移到区域淋巴结(90%),甚至转移到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确诊时半数以上病人已有肝转移,四分之一以上病人已有腹膜种植,三分之一病人已侵犯十二指肠并可溃破。
胰腺癌的临床分期:胰腺癌分期标准许多,各有其代表性,亦能反应其特点,关键的问题还是有无淋巴腺转移。当前尚无一个通用的分类法,现将几个较为常用的分类法介绍于下:
1.Hermreck的分期法(1974)
第Ⅰ期:肿瘤仅限于胰腺内;
第Ⅱ期:肿瘤仅侵及邻近组织,如十二指肠壁;
第Ⅲ期:已经有区域性淋巴腺转移;
第Ⅳ期:已经有肝脏和其他远处转移。
2.Kloppol的TNM分期(1979)
T-1-:肿瘤仅局限于胰腺内;
T-2:肿瘤已延伸超出胰腺;
T3-:肿瘤已侵犯邻近器官(十二指肠、胃和脾);
N0:无淋巴腺转移;
N1-:胰旁区域淋巴腺转移;
N2-:邻近的区域淋巴腺转移;
M0-:无血行转移;
M1:血行转移。
3.Adama’s修正的解剖学分期(1983)
T1:<2cm,局限在胰腺内;
T2:2~6cm,局限在胰腺内;
T3:>6cm;
T4:侵犯胰外紧邻组织 。
N0:无淋巴腺转移;
N1:剖腹探查时仅有一区域淋巴腺转移;
N2:已侵犯两个区域淋巴腺;
N3:临床上可以扪得区域淋巴腺转移;
N4:远处区域淋巴腺转移。
4.钱礼胰头癌分类法(1989)
Ⅰ期:T1N0M0;
T1:肿瘤在胰腺内,单发性,一般<2cm;
N1:无淋巴腺转移;
M0:无血运行移。
Ⅱ期:T2N1M0;
T2:癌肿已超出胰腺包膜,一般<5cm,已侵及邻接组织、胆道或十二指肠,或胆道内有多发病灶;
N1:第一站淋巴腺已转移。
Ⅲ期:T2-3N1-2M0;
T3:胰癌已侵及胃、脾或腹膜后组织如PV或SMV,一般>5cm;
N2:第二站淋巴腺已转移。
Ⅳ期:T2-3N1-3M1;
T4:胰癌已与周围组织固结;
N3:已经有第三站淋巴腺转移;
M1:已经有肝转移或其他远处转移。
胰腺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胰腺癌并非多数无症状,只是症状隐蔽和无特异性,对下列情况在排除其它疾病后,应高度怀疑胰腺癌:食欲不振等胃肠障碍表现;出现和饮食无关的上腹部持续性钝痛;不明原因的血糖升高;不喜欢脂肪性菜肴,或出现脂肪泻等。
胰腺癌常见症状:
① 黄疸: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可有黄疸,一般胰头癌黄疸较多见,且出现较早,癌肿局限于体、尾部时多无黄疸。多属梗阻性,呈进行性加深,伴有皮肤瘙痒等症状。
② 疼痛:疼痛为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多位于上腹部或脐周,性质为绞痛、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钝痛,多向腰背部放射,卧位及晚间加重,坐、立、前倾位或走动时疼痛可减轻。
③ 体重减轻:近期出现的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超过10%,应予以警惕。约90%胰腺癌患者有迅速而显著发展的体重减轻。
④ 消化道症状:乏力与食欲不振甚为常见,尚可伴有腹泻便秘、腹胀、恶心等胃肠道症状,部分病例还可出现脂肪泻,这是脂肪未被消化,而和粪便混合、排泄出来的下痢症状。
⑤ 发热:由于癌肿溃烂或感染,亦可因继发胆管感染而出现发热。
⑥ 突发糖尿病:有三多一少等高血糖、糖尿症状,但并未发现使之发病的因素,如家族史,或者是肥胖等的人群应定期检查。
⑦ 自发性的胰腺炎发作:如果病人有烟酒嗜好则应加倍怀疑。
⑧ 体检发现:可有上腹部压痛。晚期可于上腹部触及结节状、质硬之肿块。由于胆汁淤积,常可扪及肝脏肿大。如癌肿压迫脾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时,可扪及脾肿大。晚期胰腺癌病例可出现腹水,并可在左锁骨上或直肠前陷凹扪及坚硬及肿大的转移淋巴结。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胰腺癌的分期依据 下一篇:胰腺癌按组织形态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