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胰腺癌分期不但可判定病者的预后,制定诊疗策略,而且用于比较治疗结果,设计和评估临床研究的长期趋势。胰腺癌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和准确的分期手段,影像学和内镜技术的进展为胰腺癌的术前分期提供了新的方法。目前临床应用的胰腺癌分期方法包括B超(US)、内镜超声(EUS)、CT、ERCP、MRCP、PTC、PET、经壶腹胰管镜和腹腔镜等。胰腺癌术前分期的目的包括两方面,一是判断是否转移,另外是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
1.胰腺癌分类:按其组织形态可分为腺癌、腺鳞癌、粘液腺癌、囊腺癌及乳头状囊腺癌、巨细胞癌、腺泡细胞癌及未分化癌等。
(1)腺癌(Adenocarcinoma):又称导管细胞腺癌、柱状细胞癌等,为常见的类型,约占90%,癌细胞多呈高柱状或立方形,核圆或椭圆形,多在基底部。胞浆多呈水样透亮染色,无颗粒,偶见纤毛。癌细胞围成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的腺腔,腺腔有时扩张,但不成囊状。有的腺癌,巢小而一致,呈小腺管样结构,粘液染色多呈阳性。
(2)粘液腺癌(Mucinous adenocarcinoma):又称胶样癌,较为少见。腺癌的腺腔明显扩大,并含有多量粘液。有时可见大量“印戎细胞”,可漂浮于粘液中,亦可成堆出现。
(3)囊腺癌及乳头状囊腺癌(Cystadenocarcinoma and papillary cystadenocarcinoma):占腺癌中的小部分。腺癌癌巢扩大成多数囊腔,腔壁癌细胞呈乳头状生长伸入腔内,甚至充满囊腔。
(4)未分化癌(Anaplastic carcinoma):细胞较小、胞浆稀少,核小,梭形成圆形,核仁较明显。癌细胞常弥漫成片浸润,部分可排列成巢索状而呈单纯癌样结构。粘液染色常阴性。
其他:腺泡细胞癌、巨细胞癌、腺鳞癌等更为少见。
以上各种类型,有时可在同一癌组织中出现构成混合型胰腺癌。
在胰腺癌周围的正常组织内,均可见有导管上皮的杯状细胞增生肥大,粘液腺体增生或鳞状化生;导管上皮乳头状增生及异型性增生,甚至形成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此变化尤以腺癌为多见,则可说明胰腺癌是由导管上皮发生的。胰腺癌常伴有较广泛的血栓形成,癌组织不仅仅侵入局部门静脉、肠系膜静脉、脾静脉等形成血栓,而且在周身其他各处亦可形成血栓。
2.胰腺癌分期:临床上胰腺癌分期标准很多 , 各有其代表性 , 也能反应其特点 , 关键的问题还是有无淋巴结转移。当前尚无一个通用的分类法 , 现将几个较为常用的分类法进行介绍 :
(1) Hermreck 的分期法 (1974)
第 I 期 : 肿瘤仅限于胰腺内;
第 E 期 : 肿瘤仅侵及邻近组织;
第III期 : 已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第 N 期 : 已有肝脏和其他远处转移;
(2) Adama 修正的解剖学分期 (1983)
胰腺癌解剖学分期
T1:<2 厘米 , 局限在胰腺内;
T2 : 2——6 厘米 , 局限在胰腺内;
T3:>6 厘米;
T4: 侵犯胰外邻近组织;
NO: 元淋巴结转移;
N1: 剖腹探查时仅有一个区域的淋巴结转移 N2: 己侵犯两个区域的淋巴结;
N3: 临床上可以触及区域淋巴结转移。
(3) 钱礼胰头癌分类法 (1989)
I 期 :T1NOMO;
Tl: 肿瘤在胰腺内 , 单发性 , 一般 <2 厘米;
NO: 元淋巴结转移;
MO: 元血运转移;
II 期 :T2N1MO;
T2: 癌肿已超出胰腺包胰 , 一般 <5 厘米 , 已侵及邻接组织、胆管或十二指肠 , 或胆管内有多发病灶;
Nl: 第一站淋巴结己转移。
III期 : T2-3Nl-2MO;
T3: 腺癌己侵及胃、脾或腹胰后组织如门静脉或肠系胰上静脉 , 一般 >5 厘米;
N2: 第二站淋巴结已转移;
N 期 : T2-3Nl-3M1;
T4: 腺癌己与周围组织固结;
N3: 已有第三站淋巴结转移。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胰腺癌的病理形态分类及临床表现? 下一篇:胰腺癌的临床分型及病症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