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胰腺癌 > 胰腺癌常识 > 正文

胰头癌的定义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3-03-06 08:54:21 浏览次数: 20

    胰头癌是“癌症之王”胰腺癌的一种,与其它的癌症有相似之处,为什么这样说呢?早期胰腺癌定义是指肿瘤直径≤2 cm,无淋巴结转移,无胰腺被膜、胰腺后方及门静脉浸润。肿瘤直径≤2 cm称小胰腺癌。肿瘤直径≤1 cm的微小胰腺癌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胰头癌。
    早期胰头癌在初期的时候人们很难发现,在临床治疗上发现10%—20%左右的人考虑用手术治疗,但是自愈比例却很低,因此对于早期的胰腺癌诊断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早期胰头癌有哪些症状表现?
    1、起病多无明显诱因;
    2、上腹不适的部位较深,范围较广。患者常不易用手指准确点出,而多在腹部划一较大区域,或将手掌置于腹部比划不适范围;
    3、不适的性质多较模糊,患者不能清楚地描述;
    4、不适与饮食的关系不一,有的初期感到饭后不适,随后可能逐渐转为持续存在,进食后加重,也有与饮食无关的;
    5、一般均不伴或少伴返酸,抗酸药的治疗结果不显著或不持久;无消化性溃疡病那样的周期性,更无季节性可言,却有进行性加重现象,逐步转为隐痛、胀痛和腰背痛;
    6、伴有乏力和进行性消瘦。虽然黄疸可以是胰头癌的首发表现,但往往并非早期表现。
    早期胰头癌的诊断方法!
    对早期胰头癌的诊断,危险因子、患者主诉和症状是非常重要的。胰头癌的危险因子包括吸烟、糖尿病、高龄化、慢性胰腺炎、遗传因素、恶性肿瘤家族史;自觉症状有腹痛、黄疸、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后背痛、糖尿病恶化,尤其是腹痛伴有体重下降者应高度怀疑是否有胰头癌存在。一般来说,有症状的胰头癌多为进展期胰头癌,为了发现早期胰头癌,对于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症状,尤其是对有上腹部不适感的患者应经常考虑到胰头癌存在的可能,而有必要进行更精细的检查。
    1、腹部超声
    腹部彩超检查具有应用简便、无创的特点,在腹部脏器病变的诊断中很为常用。肿瘤直径较大的胰头癌可直接发现胰腺部位病变而诊断,但对早期胰头癌,往往胰腺肿块的直接征象很难发现。因此,如何从间接征象进行诊断显得非常重要。无症状的胰头癌因彩超发现胰管扩张、胰腺内结节、胰腺囊肿而被发现,而有症状者多因阻塞性黄疸征象,即胆总管扩张而被发现。
    腹部彩超常由于患者自身条件如肥胖、腹部胀气或邻近脏器的状态等影响而受到一定的限制。彩超操作医生的临床经验也直接影响着早期胰头癌的发现,尤其是在进行彩超胰腺扫描时,从胰头部至胰体尾部毫无遗漏的进行全胰腺扫描是防止早期胰头癌遗漏的重要步骤。腹部超声对早期胰头癌的诊断发现的可能是84%。
    2、超声内窥镜
    超声内窥镜与体外超声相比较具有很多优点,特别是对那些体外超声检查容易形成死角的胰头部、胰体尾部各断面均可以容易观察。由于经胃后壁紧靠胰腺表面进行探查扫描,因此很容易了解胰腺的全貌,对其立体形态的分析更为精确和优越,即便是较小的胰腺病变也很容易被发现。对小于2cm以下的早期胰头癌,超声内窥镜的阳性发现的可能高达95~100%尤其对病变的形态与周围的位置关系能精确地提供直接信息。
    3、造影增强超声波
    近年来,经静脉注入超声波造影剂进行造影超声波检查可获得较清晰的脏器血流的微细变化,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高分辨能力和优点,尤其在胰腺内小病变的检出比例的提高上起着重要作用。应用造影增强超声波胰腺肿物其影像学特征可分为四种类型,I型:肿瘤内完全没有血流;II型:与周边胰实质相比较,肿块显示低血管影像且肿块内染色不均匀;III型:肿块内部均匀染色,肿块与周边胰实质界限不清;IV型:因血流丰富,较周边胰实质显示高血管影象。造影增强超声波对胰头癌的早期诊断发现的可能是100%。
    4、造影增强CT
    造影增强CT在胰腺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注入造影剂的基础上开展的多排螺旋CT对胰头癌的浸润度的判定上具有其他方法无可比拟的价值。但是靠多排螺旋CT发现直径为1cm以下的胰头癌还是较困难的。造影增强CT对2cm以下的胰头癌的检出比例为68%%。通过造影增强CT检查发现小胰头癌多靠其间接征象而非直接征象,如胰管扩张、胰腺内结节、胰腺囊肿或胆道阻塞表现———胆总管扩张及胆囊积液性肿大。
    胰头癌的早期症状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各种慢性胃部疾病胃部疾患可有腹部疼痛,但腹痛多与饮食有关,黄疸少见,利用X线钡餐检查及纤维胃镜检查不难作出鉴别。
    2、黄疸型肝炎初起两者易混淆,但肝炎有接触史,经动态观察,黄疸初起时血清转氨酶增高,黄疸多在2~3周后逐渐消退,血清碱性磷酸酶多不高。
    3、胆石症、胆囊炎腹痛呈阵发性绞痛,急性发作时常有发热和白细胞增高,黄疸多在短期内消退或有波动,无明显体重减轻。
    4、原发性肝癌常有肝炎或肝硬化病史、血清甲胎蛋白阳性,先有肝肿大,黄疸在后期出现,腹痛不因体位改变而变化,超声和放射性核素扫描可发现肝占位性病变。
    5、急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多有暴饮暴食史,病情发作急骤,血白细胞、血尿淀粉酶升高。慢性胰腺炎可以出现胰腺肿块(假囊肿)和黄疸,酷似胰头癌,而胰腺深部癌压迫胰管也可以引起胰腺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腹部X线平片发现胰腺钙化点对诊断慢性胰腺炎有帮助但有些病例经各种检查有时也难鉴别,可在剖腹探查手术中用极细穿刺针作胰腺穿刺活检,以助鉴别。
    6、壶腹周围癌壶腹周围癌比胰头癌少见,病起多骤然,也有黄疸、消瘦、皮痒、消化道出血等症状。而壶腹癌开始为息肉样突起,癌本身质地软而有弹性,故引起的黄疸常呈波动性;腹痛不显著,常并发胆囊炎,反复寒战、发热较多见。但两者鉴别仍较困难,要结合超声和CT来提高确认的可能。壶腹癌的切除的可能在75%以上,术后5年存活的可能较胰头癌高。
    研究表明,肿瘤直径≤2 cm的胰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的可能为19%~41%,而直径≤1cm的微小胰腺癌,多无胰实质浸润,无淋巴转移及血管神经受累,术后5年生存的可能可达到100%。由于在目前条件下发现早期胰腺癌非常困难,因此现实目标是发现肿瘤直径≤2 cm的小胰腺癌。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有效治疗胰腺癌、改善预后的关键。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