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胰岛素瘤多数为良性,可发生在各年龄层,而尤以青中年人多见,男性患病者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2.1。现在我们就随北京很好的胰岛素瘤专家——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郑伟达教授一起来了解一下胰岛素瘤病因有哪些。
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郑伟达教授指出,胰岛素瘤通常在饥饿、饮酒、感染、活动过度等应激而发病。多数由偶发至频发,逐渐加重,甚至每天发作数次。发作时间可短至数分钟,长至持续数天,甚至长达1周以上,可伴发热等其他并发症。若及时进食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则数分钟即可缓解。初发病者或糖尿病病人伴本病的,血糖水平未降至3.33mmol/L(60mg/dl)以下,即可出现低血糖症状。
但是,临床症状和血糖水平并不成正比,甚至有的从不早餐前发病;发作后血糖并不一定很低,发作时不予补充葡萄糖也可自行缓解;若病情严重或发作时间延长,有时在进食数小时后症状才消失。这些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可能与肿瘤间歇性分泌胰岛素有关,也与血糖的下降程度、速度、持续时间、病程长短以及个体差异对低血糖的敏感性不同等有关系。这种复杂的临床表现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常被误诊为癫痫、癔病、精神病、一过性脑供血不足,但也有长期应用镇静剂和抗痉药,造成脑组织损害等而出现的神经症状。主要原因未充分认识本病不同情况下的临床特点。
胰岛素瘤多数为单发,约占91.4%,少数为多发性。瘤体一般较小,直径在1~2.5cm者占82%左右。位于胰腺头部者17.7%,体部35%,尾部占36%,异位胰岛素瘤的发生的可能不足1%。
肉眼观察胰岛素瘤表面光滑,呈圆形或椭圆形,偶为不规则形。一般呈粉红色或暗红色,边界清楚,质略硬。肿瘤细胞含胰岛素,大约每克瘤组织含10~30IU,多者达100IU(正常胰腺组织每克含胰岛素1.7IU)。镜下观察:瘤细胞呈多角形,细胞界限模糊,胞浆稀疏较透亮;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一致,染色质均匀细致,核仁一般不易见到;瘤细胞成团排列,与毛细血管关系密切,呈小结节或岛状;瘤细胞亦可呈腺腔样排列,呈菊形团状,腺腔内有时可见红染分泌物,细胞多为柱状,核在基底部;瘤细胞还可呈片状分布。瘤细胞在电镜下可见其分泌颗粒具有B颗粒特征。胰岛素瘤可为良性或恶性,单纯从细胞形态上有时难以确认,很可靠的指标是有无转移。
北京很好的胰岛素瘤专家分析,胰岛素瘤引起的临床症状与血中胰岛素的水平升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胰岛素的分泌缺乏正常的生理反馈调节,而不单纯是胰岛素分泌过多。在生理条件下,正常的血糖浓度是由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维持的。血糖浓度下降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则受到抑制,当血糖降至1.94mmol/L,胰岛素分泌几乎完全停止。但在胰岛素瘤病人,这种正常的生理反馈机制全部丧失,瘤细胞仍持续地分泌胰岛素,因而发生低血糖。人体脑细胞的代谢活动几乎只能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糖原供给热量,故当血糖下降时,就首先影响脑细胞代谢,而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神志恍惚,甚至昏迷等。
胰岛素瘤的治疗方法!
药物诊疗理念
是抗癌诊疗理念的关键,药疗的基本用药方案是根据病人的不同病种、病情和不同治疗阶段,有针对性的制定用药方案,克服了一种药治疗多种癌症的传统用药治癌效果的局限性,采用中西医结合用药,是现代抗癌史上的重大突破。
常见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的临床各种药物诊疗理念和物理诊疗理念主要是:慈丹冲击诊疗理念、电化学治诊疗理念、超声雾化吸入诊疗理念、抗癌中药滴注化瘤法等。这些诊疗理念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辨证论治,对症下药,整合各种治疗为一体,目的是大量杀灭癌细胞,维护人体免疫功能,为癌症健康、提高生存治疗、延长生命提供先决条件。
心理诊疗理念
是抗癌诊疗理念的前提,是以医学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包括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行为或通过某些仪器以及一定的训练程序,改善病人的心理条件,增强抗病能力,以消除身心症状。心理治疗的机制是通过改变病人的心理活动,达到治疗的目的,具体地说是通过影响或改变病人的认知、情绪、行为等来达到治疗目的。
食物诊疗理念
是抗癌诊疗理念的基础,是针对许多癌症患者在手术、放化疗后出现骨髓及重要脏器的损伤和免疫功能的下降、食欲不振、严重的胃肠反应等严重干扰正常治疗和患者身体健康的副作用,“四位一体诊疗理念”将抗癌食疗作为其中要的后方保障,在调节手术、放化疗等副作用方面充分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郑伟达教授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科研院的食疗专家经过了多年的研究,根据肿瘤疾病的寒热表现及患者自身阴阳盛衰,辩证施膳,从组方、筛方到实验,制定出各种抗癌药膳,。其优势主要体现在:(1)亦食亦治;(2)治疗结果确切;(3)无不良作用;(4)应用广泛;(5)原料充足;(6)制作方便;(7)便于久服。
有氧抗癌操治疗
是抗癌诊疗理念的补充,其治疗方案主要以健康体操为主,通过锻炼达到强身固本的目的。患者要养成起居有序的良好生活习惯,通过科学、适当的健康运动,激发患者体内抗癌因子的活力,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与药疗、食疗、心疗共同发挥抗癌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抗癌健身法对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理生理均有明显的作用。
北京很好的胰岛素瘤专家简介:
郑伟达(教授 主任医师 首席专家)
工作医院: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
出诊时间:每周二、周五上午 8:30——12:00
中国农工党中央委员
农工党中央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第五届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副会长
中国医促会中医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
郑桓公源流文化研究会会长
中华诗词学会理事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院长、首席专家
福州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名誉院长
郑伟达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是中医泰斗吕炳奎先生的关门弟子。他在多年医疗实践中,对肿瘤、乙肝、肝硬化、风湿病、不孕不育症、冠心病等疑难杂病颇有研究,尤擅长于肿瘤的防治。在“以人为本,科学抗癌”先进治癌思想指导下,创立“四位一体”抗癌健康诊疗理念,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痛苦,得到了吴阶平和吴孟超等院士的推介。著有《中医治疗肿瘤的经验》、《肿瘤的中医防治》、《郑伟达医文集》、《八名方临床应用》等十六部医学著作;研制成功国家抗癌新药“慈丹胶囊”(国药准字Z—20063914)等系列药物。由于他在中医药防治肿瘤方面的杰出表现,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名医”称号。
成为名医之后的郑伟达教授,不仅继续济世救人,还积极为我国卫生医药事业尤其是中医药的发展建言献策。199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农工党,并担任农工党福建省科教文卫总支委员,1998年担任福州市政协委员,2003年当选福建省政协委员,同时又担任农工党中央十三大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委员。2003年郑伟达教授被农工党中央授予“模范党员”光荣称号,2007年荣膺农工党中央委员。 作为政协委员的郑伟达教授,先后发表政协提案二十多条,内容涉及:①中医药的产业、人才、科研、知识产权、政策法规等方面;②农民医保、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等“三农问题”;③民营医院的生存发展问题;④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言等等。这些提案都是当今医疗领域和社会建设的热点问题,得到上至中央下至省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纷纷来函回复,有些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他所做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中医事业发展,让中医为更多的人服务。
正因为郑伟达教授在中医药界的突出成就,2008年3月,他又当选为农工党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作为医者,济世救人是职责;作为一名中央委员,为人民解决困难是责任。郑伟达教授深深感到肩上的担子之重,他将一如既往地在中医药的路上不断创新,并继续参政议政,为我国卫生事业的进步做贡献!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爱吃甜食的人易患胰腺癌 下一篇:胰腺癌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