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对于胰腺癌的高发人群来说,了解胰腺癌的一些常识性知识,可以有效的帮助胰腺癌早期的自我检查,提高胰腺癌的治治疗结果果。对于胰腺癌患者来说,有助于建立治疗胰腺癌的信心,同时可以减少因为患者的认知错误而导致的治疗失误。通过伟达中医肿瘤医院专家的介绍,下面列举几个胰腺癌的常识。
二、胰腺癌的临床症状
1、腹痛 常为首发症状,也是胰体、胰尾癌常见的症状。腹痛部位在中上腹,常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癌肿晚期可表现为顽固性腰背部疼痛,提示癌肿已侵犯后腹壁及腹腔神经丛。
2、黄疸 梗阻性黄疸是胰头癌很突出的症状,一般呈进行性加重,伴皮肤瘙痒,尿呈浓茶色,大便可呈陶土色。
3、消瘦乏力 由于癌肿本身引起的体质消耗、食欲不振、胰腺功能不足以及严重而持久的腹痛影响睡眠和休息,病员可迅速出现体重下降,消瘦乏力等全身恶液质征象。
4、消化道症状 由于胆汁和胰液排出受阻,使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病人常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和腹泻。
5、伴有胆道梗阻者,血清胆红素(主要为直接胆红素)可显著增高,碱性磷酸酶升高,部分病人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试验呈糖尿病曲线。
6、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显示胰管狭窄、管壁僵硬、扩张、中断、移位。
7、经皮肝胆管造影(PTC)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胰管充盈缺损、中断、移位、管壁僵硬。
三、易患胰腺癌的高发人群
1、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症状的病人。
2、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
3、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有人认为遗传因素在胰腺癌发病中占5%~10%。
4、慢性胰腺炎患者,目前认为慢性胰腺炎在一部分病人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5、良性病变进行过远端胃大部切除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胰腺癌发病的可能升高1.5~5倍。
6、突发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龄在60岁以上,缺乏家族史,无肥胖,很快形成胰岛素抵抗者。40%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伴有糖尿病。
7、内乳头状黏液瘤也属癌前病变。
8、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合并有胰腺癌者高于正常人群。
四、胰腺癌的常见治疗
1、早期手术切除癌肿是有效的完全医治方法。
2、如癌肿已广泛转移,已无法完全医治,则可作胆囊--空肠吻合术,以消除胆管梗阻或黄疸。
3、化学治疗
胰腺癌对化学治疗不敏感。
(1)5Fu 每次500mg,每日静注1次,连续3~5d后,改为隔日1次,每次250mg,总剂量视毒性反应而定,一般以7.5~10g,为一疗程,休息1~2周后,可重复疗程。
(2)MMC30~50ug/kg,一般成人每日2mg,溶于生理盐水10~20ml中,1次静注,60~80ml为一疗
(3)SMF方案 链唑霉素1g/m2, 5Fu600mg/ m2,于1、2、5及6周分别静注1次。MMC10mg/ m2,第1周静注,第9周开始可再重复1次上述疗程。
(4)FAM方案 5Fu600mg/ m2; ADR 30mg/ m2, 第1、5周静注;MMC10mg/m2, 第1周静注。
近有用介入化疗的方法,反应较全身化疗稍轻,其确切治疗结果仍在探索中。
4、放射治疗 近有人开展植入放射源的胰腺近距离放射治疗,对延长生存期有一定作用,且止痛效果明显。
5、对症治疗 对顽固性腹痛者有采用50%乙醇作腹腔神经丛注射或作腹腔神经切除术。胰酶或多酶片、碳酸氢钠糖衣片、中性脂肪可减轻脂肪泻。
6、抗癌中药治疗 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措施之一,适用于一些不适合手术和放、化疗或手术后复发的患者。临床试验证明,慈丹胶囊系列用药对于胰腺癌的治疗有显著效果。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