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7日至18日,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第五届肿瘤防治大会年会——规范治疗与精准医学暨2016国家继续教育课程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召开。
海内外知名院士孙燕教授、石远凯教授、赫捷教授、陆士新教授、程书钧教授、林东昕院士与全国全国知名专家与学者700余人出席了大会,大会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吴健雄教授任大会执行主席,大会在积极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会中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郑伟达教授报告指出,在肿瘤的治疗中心疗是前提,药疗是关键,食疗为基础,以体疗为补充,整体综合治疗;在心疗方面,思想放松,意念坚强,心态平衡,精神愉快。
药疗的基本用药方案是郑伟达教授研制的以癌症瘀毒论为理论基础的国家慈丹胶囊(国药准字Z20063914)系列抗癌新药,目的是大量杀灭癌细胞,维护人体免疫功能,为癌症健康、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提供先决条件。较大的优势和特点是根据病人的不同病种、病情和不同治疗阶段,有针对性地制定用药方案,克服了一种药治疗多种癌症的传统中药治癌效果上的局限性,以扶正和祛邪相结合,改善症状和消除癌瘤病灶相结合,改善症状通过中药汤剂以辨证论治、对症下药为法则,是现代中药抗癌史上的重大突破。
针对肿瘤预防还是大于治疗,从未来医学的角度而言,应对策略是战略前移:观念前移、投入前移、研究前移;重心下移:重点转向城乡社区;模式转变: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系统整合:学科内外、系统内外;全方位、立体化、多视角进行。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科研副院长郑东海博士认为,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不能结合,只能优势互补;肝癌一种身心疾病,是全身疾病局部表现;中医不治病而是治证(辨证论治:瘀毒互结;肝郁脾虚;气血亏虚;肝胆湿热等等);中医是个体化治疗(四位一体),符合精准医学的理念;中医不是辅助治疗,为整合治疗肿瘤提供方向性指导;中医治疗并不是治疗结果慢,而是要找对中医专家。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郑伟鸿常务副院长认为,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把中医与西医理论和治疗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两者之长,在提高肿瘤治疗结果,延长患者生存期及维护和改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可取得比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更佳的治疗结果。因此,在进一步探讨研究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方法中,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同时根据病变部位、癌细胞类型、TNM分期和患者全身状况,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出针对各种肿瘤的较佳治疗方案,有利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研究总体水平的提高。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 下一篇:社会办医任重道远,医改应发挥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