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胃癌病人就诊时已为晚期的比例非常高,手术方法应用于癌症的临床治疗已有悠久的历史,很多报道认为胃癌姑息性切除术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生存期和术后生存质量。但直至目前为止,仍有几乎相同数目的学者认为胃癌姑息性切除不能给患者带来任何利益。
临床上对于胃癌分期很主要的意义就是更好的治疗胃癌病人,目前胃癌临床分期多采用TNM分期,对于患者来说一般不似TNM分期这么精确,很普遍的是以癌症是否侵袭到胃壁肌肉为分界,只将胃癌分为早期和晚期两种,其中晚期,也经常被称为胃癌转移,早期是局部病变,采用以手术这种局部治疗手段基本可以治疗,胃癌转移后由于涉及脏器较广,已经不是局部治疗一种方法所能治疗的,需要多学科中西医综合治疗。
目前存在胃癌的手术治疗过度之嫌。胃癌手术与否应慎重考虑。要根据个体情况做如下分析:肿瘤切除、淋巴清扫、脾切除与否会影响生存期吗;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对于术前症状轻微的病人不会从肿瘤切除、淋巴清扫、脾切除中获益,做姑息性手术是不必要的;对于术前有出血、梗阻等急症症状的,姑息肿瘤切除或手术是必要的。
对于肿瘤切除是否更有利于术后化疗及中医药治疗仍存在争议,因为已有研究证实单纯化疗与中医治疗治疗对晚期肿瘤的有效性,而手术对病人的打击很可能不利于化疗与中医药的进行。
化学药物对于较大的原发肿瘤控制比例不但不佳,还可能带来一些麻烦的全身性副作用,所以也不能独当一面地完全医治胃癌。同时由于胃癌转移患者营养状况较差,体质虚弱,不能耐受强烈化疗。传统的FAM方案虽有较高的近期治疗结果,但临床上发现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无积极影响。
中医认为,胃癌转移是因为病久瘀血内结,邪毒夹瘀血乘虚流窜经络,客于脏腑,久而成积,形成肿瘤的转移,而气虚是胃癌转移的主要原因,脾胃气虚贯穿于胃癌整个过程。而肾主藏五脏之精气,补虚当补肾。目前已经证明脾虚证为胃癌的主要证型,临床根据胃癌转移的病因病机采用健脾法与健脾益肾法扶正祛邪、攻补兼施。
相比化疗而言,中医药近期治疗结果较低,但远期治疗结果较高,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近年来临床上多采用两种方法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治疗结果:
手术方法的选择,根据临床病理分期,Ⅰ、Ⅱ期胃癌,宜作完全医治切除;Ⅲ期胃癌争取完全医治切除,或作姑息性切除;Ⅳ期胃癌,若无远处转移、全身情况允许、无手术禁忌症,可做姑息性切除。
姑息性手术
姑息性手术,指的是已转移的肿瘤细胞,切除已达不到完全医治的目的,切除肿瘤的目的只是防止危害生命及对身体功能的影响,用一些简单的手术,防止和解除一些可能发生的症状,目的是改善生活品质,而非以治疗为目的。
完全医治性切除术
胃癌完全医治性手术,指的是在肉眼下看,将肿瘤切除干净的手术,至于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癌细胞或经由淋巴管及静脉转移的癌细胞,则仍可能存在。一般以胃大部切除为主。胃的切除范围,意见尚未一致,近年多采日本胃癌研究会提倡,胃切除加上系统淋巴廓清为基本手术方式。
扩大淋巴廓清,会有较高之并发症,所以引起一些专家学者讨论,胃切除或淋巴扩清范围越大越好吗?事实上根据淋巴腺侵犯数目比淋巴腺转移的远近,更具决定性。
胃癌已有远处转移。无法行完全医治性手术时,若病人全身情况良好,癌肿局部可以切除,仍应争取姑息性胃部份切除。
近一些研究指出化学治疗合并放射治疗可以强化和改善放射治疗的治疗结果,因此对于一些胃癌病人若已切除肿瘤后再加上化学放射合并治疗时应可有效改善病人疾病复发和转移的机会。
胃癌治疗以完全医治性手术切除为目标,但一些报告指出约只有30-50%胃癌病人可以接受完全医治性切除治疗,而50-70%病人则属于手术无法切除或仅能施行姑息性切除治疗。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对于晚期胃癌病人有哪些有效治疗偏 下一篇:胃癌发展到晚期还能不能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