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怎么诊断的?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郑伟达教授表示:胃癌的初期病征隐匿,所以其诊断就成了治疗的重点。目前,胃癌的诊断措施有很多,从很简单的排泄物分析到细胞活检均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胃癌的诊断和检查方法之所以会如此之多,是因为胃癌在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检测技术来得之病人的具体身体情况和胃癌的感染程度。
胃癌是怎么诊断的?胃癌的诊断和检测方法我们有请郑伟达教授由简单到复杂的给大家做一下讲述:
1.大便隐血试验
持续性大便隐血阳性,对胃癌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可以为发现胃癌提供线索,大便隐血试验在早期表浅型胃癌的阳性比例可达20%,随着病程的进展,其阳性比例可达80%以上,其中以胃体癌的阳性比例很高,贲门癌次之。
2.胃液分析
正常胃液无色或浅黄色,每100ml胃液中游离盐酸约0~10U,总酸度约10~50U。胃癌病人的胃酸多较低或无游离酸,约65%胃癌患者呈现胃酸缺乏,而20%~25%患者经五肽胃泌素刺激后仍显胃酸缺乏,胃酸低下的程度常与胃癌的大小成正比,浸润型癌及胃底贲门部癌胃酸低下程度较幽门部为甚。胃癌是怎么诊断的?当胃癌引起幽门梗阻时,可发现大量食物残渣,如伴有出血,则可出现咖啡样液体,对胃癌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3.内镜检查
早期胃癌并不具有特异性临床症状,所以对40岁以上,有明显消化不良症状或癌前期病变患者,应常规作胃镜检查。与影像学检查比较,内镜具有显著优势。它可以直接观察病变形态,视野阔,分辨力强,活检准确性高。
4.超声内镜检查
增加了内镜的诊断范围,同时缩短了超声探头与靶器官的距离,使超声分辨比例更高。超声胃镜检查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准确性达90%,判断癌种类型以及浸润深度的准确性可达70~80%。超声内镜还有助于发现早期胃癌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5.放射学检查
根据目前统计,CT模拟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阳性符合比例可达到70%以上,很小可显示黏膜病灶的直径达到1cm左右。但尚存在诊断费用高的问题,不适用于普查。
6.实验室检查
(1)血清诊断和体液诊断
在化疗有效时其检出值可下降,故可用于胃癌化疗治疗结果的判断。但对胃癌的早期诊断似无多大意义,而且,有假阳性也有假阴性,并与其他肿瘤有交叉。
(2)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胃癌是怎么诊断的?对于胃癌的诊断、淋巴结转移的诊断都有提高。此外尚可作为癌前病变,肠腺化生癌变危险性的辅助指标。
(3)胎儿硫糖蛋白抗原(FSA)
FSA为胃液中3种硫糖蛋白抗原之一。此类抗原可存在于胃癌细胞及癌组织周围黏膜细胞内,胃癌病人的胃液中含量较高,阳性比例为84.8%。
(4)胃癌抗原(GCA)
GCA是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存在于胃癌症状病人的胃液中,是具有免疫活性的糖蛋白。阳性比例在80%-85%。
(5)其他诊断方法
放射免疫影像诊断和细胞学诊断
7.胃液锌离子测定
胃癌病人中胃液锌离子含量较高,胃癌组织内含锌量平均为11400mg/kg,等于健康组织含锌量的2.1倍。因在胃癌病人胃液内混有脱落的癌细胞,癌细胞中的锌经过胃酸和酶的作用,使其从蛋白结合状态中游离出来,呈离子状态而混入胃液中。所以胃癌患者的胃液中锌离子含量增高。
胃癌的鉴别诊断:
① 胃溃疡。
②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上腹部胀闷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可伴有贫血,类似胃癌,但不呈进行性消瘦,腹部无肿块,淋巴结无肿大,大便隐血试验阴性,不难和进展期胃癌鉴别。必要时作胃镜并作活检可明确诊断。进展期胃癌有典型X线征象亦不难鉴别。
② 胃内其他恶性肿瘤胃原发性淋巴瘤症状类似胃癌,X线或胃镜检查发现粘膜皱襞粗大、僵硬,单发或多发性结节,但胃蠕动存在。胃平滑肌肉瘤X线检查可见边缘整齐的圆形充盈缺损,如病变发生溃疡则中央可见典型“脐样溃疡龛影”。胃镜活检后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胃癌是怎么诊断的?以上就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由于胃癌早期发病不是特别明显,极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不会引起患者的关注,一旦发展到晚期,将给治疗带来极大的难度,所以初期诊断十分重要,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郑伟达教授提醒大家,当我们身体出现异常的时候,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进一步诊断治疗,自己不要妄下判断,以免贻误病情,您如还有疑点击在线预约,咨询专家,我们将为您竭诚解答。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胃癌的诊断和检查 下一篇:胃癌诊断六大人群需要做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