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为一种全球性恶疾,其临床症状通常与良性疾病没有区别,因此,大多数胃癌患者一旦发现即为中晚期(进展期)阶段。早期胃癌的手术治治疗结果果5年生存的可能可达90%以上,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目前,日本通过气钡双重造影及胃镜来筛查,早期胃癌的发现比例可达50-60%,韩国早期胃癌的比例已达30-40%。
我国目前早期胃癌的比例约为10%,在少数几个大的医疗中心可达20%左右。因此,重视早期胃癌的筛查,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对于提高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的可能十分重要。
早期胃癌的检出,目前仍然依靠胃镜及组织活检,临床医师的警惕、患者的重视以及内镜医师和病理科医师的经验对于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比例在目前来讲十分重要。
胃癌的早期诊断能帮助患者及时的确定病情,使患者及早的进行治疗,胃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胃癌治治疗结果果的关键。
一、胃癌的早期诊断的评价
1、人群筛查可提高5年生存的可能 有研究证实序贯筛查方法对上万名35~70岁人群实行筛查,发现筛查组5年和10年生存的可能明显高于非筛查组,筛查组胃癌死亡人数明显降低。
2、胃镜检查是胃癌的早期诊断中的确诊方法。新的胃镜设备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安全性均很好,胃粘膜显像清晰、图像真实、色泽自然,肉眼可发现直径小至0.5cm的病灶,直视下活检作出诊断。系统程序筛查的精查方法均以胃镜结合活检病理诊断为根据,是人群筛查确诊方法。
二、胃癌的早期诊断的方案
建议从以下几种方案选择或组合,用胃镜和病理检查进行胃癌的早期诊断。
1 超微量胃液系列检查法 采用无创胃液采集器,采用2~5ml空腹胃液,一次成功的可能为98%。测定隐血、pH值、游离酸、总酸及亚硝酸盐等5项指标,用分层距离判别分析方法判定对象患胃癌的危险状态,胃癌综合正判比例为87%,与直接胃镜检查法对比,漏诊比例为13%。
2、新鲜胃粘膜细胞检查法 采用磁定位新鲜胃粘膜细胞采集装置定位采集胃窦、胃体、贲门及食管粘膜新鲜完整细胞,该法灵敏度为90%,特异性为94%,阳性预测值为79%,正确指数为85%。
3、胃液内源性荧光光谱检查法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测试。有研究显示,在200mm紫外光激发下有4个发射带,对其波峰进行综合判别,胃癌阳性比例为88%,早期胃癌发现的可能为78%,进展期胃癌发现的可能为90%。
4、胃镜 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应视为胃癌癌前病变,重度不典型增生与胃癌相关密切或可能是癌旁病变,可将其按疑癌处理。经复查随访后未证实癌时,不能应用化疗药物,针对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进行干预逆转试验,还可应用光动力治疗方法清除异型增生灶,定期1~3个月胃镜随访,对高度可疑癌的重度DYS,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可手术切除。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方法可利用血清、胃液及胃粘膜细胞作为胃癌筛查工具,单独或联合应用,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目前尚无设计完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证实胃癌筛查可显著降低胃癌死亡人数。虽然采用胃镜普查可发现早期胃癌,但仍存在不少漏诊,也未能确定普查的间隔时间。目前在我国大规模开展胃癌筛查条件尚不具备,因此应在胃癌的早期诊断方面开展更多研究工作。
5、抗胃癌单克隆抗体 AH 5 检查及免疫组化病理诊断硫黏蛋白相关黏蛋白是胃癌及癌前胃粘膜分泌的一种特异蛋白,可作为癌变信号。AH5在正常胃粘膜中无表达,在管状腺癌、粘液腺癌中高表达。AH5在癌前病变时随病变加重而增高,可作为胃癌免疫组化诊断试剂。
三 胃癌的早期诊断后的治疗
外科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目前以化疗方面研究进展很快,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类、丝裂霉素类、蒽环类、铂类、阿糖胞苷及亚硝脲类等。紫杉类(多西紫杉醇及紫杉醇)用于食道癌和胃癌治疗结果确切,已使难治性胃癌(包括胃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显著改善。
靶向治疗是指具有特定目标的高选择性治疗,包括器官靶向、细胞靶向和分子靶向。目前对胃癌研究较少,热门是甲磺酸伊马替尼(STI571)、单克隆抗体avastin(bevacizumab)和IMCC225。内镜、放射、免疫等治疗亦有一定帮助。近几年,传统中医药手段的治疗结果也有显著提高。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怎样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比例? 下一篇:诊断胃癌要警惕哪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