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肾癌病人诊治过程中,要确诊病人的病情准确性,它的方法不是的。肾癌诊断可以通过肾癌病人症状表现,还可以采用先进影像技术等等其它诊断手段。肾脏肿瘤中常见的有肾癌、肾盂癌、肾母细胞瘤。良性肿瘤有肾脏错构瘤等,但不及全部肾肿瘤的5%。肾癌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病因不明。因此,肾癌诊断如何把握呢?我们来看看吧:
首先,要做到早期发现,就要熟悉肾癌的常见症状。
血尿、腰痛、腹部肿块被称为“肾癌三联征”,但其临床出现比例不到15%,这些患者诊断时往往为晚期,大多数患者不会出现典型的三联征。
无症状肾癌已经达到就诊患者的50%以上。10%-40%的患者出现“副肿瘤综合征”,表现为高血压(发生的可能12.7%)、贫血(发生的可能12.8%)、消瘦(发生的可能11.8%)、肾功能异常(发生的可能9.1%)、肝功能异常(发生的可能7.5%)、发烧(发生的可能5.5%)、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计数异常、高钙血症、高血糖、血沉增快、神经肌肉病变、淀粉样变性、溢乳症、凝血机制异常等改变。
30%为转移性肾癌所引起的骨痛、骨折、咳嗽、咯血等。可见肾癌症状复杂多变,缺乏特异性,出现上述任何症状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诊,医生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尽快确定诊断、制订治疗方案。
其次,肾癌的诊断同时需做肿瘤分期,肾癌分期诊断常用的有两种:
1、TNM分期法(更常用、更精确划分了肿瘤侵犯的范围):
肿瘤(T):
T0无原发性肿瘤的证据。
T1 肿瘤小,患肾形态不变,局限于肾包膜内
T1a 肿瘤直径小于4cm;
T1b 肿瘤直径大于4cm,小于7cm。
T2 肿瘤﹥7cm,局限于肾包膜内。
T3 肿瘤局限在肾周筋膜内,但已扩展至主要静脉或侵犯肾上腺或肾周组织。
T3a 肿瘤侵及肾上腺或肾周组织,未超出肾周筋膜。
T3b 肉眼可见肿瘤侵入肾静脉或膈下下腔静脉。
T3c 肉眼可见肿瘤侵入膈上下腔静脉。
T4 肿瘤突破肾周筋膜邻近器官
淋巴结(N):
NX 淋巴结有无转移不肯定。
N0 淋巴结无转移。
N1 同侧单个淋巴结受侵。
N2 多个区域淋巴结受侵。
远处转移(M):
MX 无法估计远处转移情况。
M0 无远处转移的证据。
M1 有远处转移。
2、Robson分期法(常用、较简单):
Ⅰ肿瘤局限于肾实质,局限在肾包膜内(T1<7cm N0 M0 ;T2>7cm N0 M0)。
Ⅱ病变突破肾包膜进入肾周脂肪囊、但肿瘤仍限制在Gerata\"s筋膜内(包括肾上腺)。(T3a N0 M0)。
ⅢA肿瘤侵犯肾静脉或下腔静脉(T3b N0 M0 )。
ⅢB区域性淋巴结受累(T1-3 N1 M0)。
ⅢC肿瘤同时累及肾静脉、下腔静脉、淋巴结(T3b N1-3 M0)。
ⅣA肿瘤侵犯除肾上腺外的邻近器官,如结肠、胰腺等。(T1-4 N0-3 M0)。
ⅣB肿瘤远处转移(T1-4 N0-3 M1)。
,肾癌诊断辅助检查,先发现肿瘤的检查主要为B超和CT,占95.7%(243/254)。B超、CT、MRI和肾动脉造影检查的检出比例分别是:98.3%、100%、100%和100%;误诊的可能分别是:2.9%、1.5%、0和7.4%。
1、B超检查
低回声晕、液化区、突出于肾表面、包膜上强回声钙化灶4 项特征诊断肾癌的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肾癌亦可表现为囊性病灶, Yamaskita 将声像图表现分为四型:多囊型、单囊型、囊性坏死型和单纯囊恶变型。
2、CT检查
目前CT扫描是检出和定性诊断小肾癌的有效方法,而多层螺旋CT (MSCT)进一步弥补了单层SCT的不足,采样速度更快,球管旋转一周仅需0.5S,采集四层或更多层图像,完成全肾扫描仅需几秒,对于肾上极和下极癌灶的扫描时间差基本可以忽略。
3、MRI检查
MRI对小肾癌的诊断并不优于CT检查,但没有X线辐射及对比剂过敏,对软组织的分辨比例高,可鉴别高密度囊肿与肾癌,对病理组织学亚型的定性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是肾功能不全、造影剂过敏患者可选择的影像学诊断手段。
首先,要做到早期发现,就要熟悉肾癌的常见症状。
血尿、腰痛、腹部肿块被称为“肾癌三联征”,但其临床出现比例不到15%,这些患者诊断时往往为晚期,大多数患者不会出现典型的三联征。
无症状肾癌已经达到就诊患者的50%以上。10%-40%的患者出现“副肿瘤综合征”,表现为高血压(发生的可能12.7%)、贫血(发生的可能12.8%)、消瘦(发生的可能11.8%)、肾功能异常(发生的可能9.1%)、肝功能异常(发生的可能7.5%)、发烧(发生的可能5.5%)、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计数异常、高钙血症、高血糖、血沉增快、神经肌肉病变、淀粉样变性、溢乳症、凝血机制异常等改变。
30%为转移性肾癌所引起的骨痛、骨折、咳嗽、咯血等。可见肾癌症状复杂多变,缺乏特异性,出现上述任何症状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诊,医生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尽快确定诊断、制订治疗方案。
其次,肾癌的诊断同时需做肿瘤分期,肾癌分期诊断常用的有两种:
1、TNM分期法(更常用、更精确划分了肿瘤侵犯的范围):
肿瘤(T):
T0无原发性肿瘤的证据。
T1 肿瘤小,患肾形态不变,局限于肾包膜内
T1a 肿瘤直径小于4cm;
T1b 肿瘤直径大于4cm,小于7cm。
T2 肿瘤﹥7cm,局限于肾包膜内。
T3 肿瘤局限在肾周筋膜内,但已扩展至主要静脉或侵犯肾上腺或肾周组织。
T3a 肿瘤侵及肾上腺或肾周组织,未超出肾周筋膜。
T3b 肉眼可见肿瘤侵入肾静脉或膈下下腔静脉。
T3c 肉眼可见肿瘤侵入膈上下腔静脉。
T4 肿瘤突破肾周筋膜邻近器官
淋巴结(N):
NX 淋巴结有无转移不肯定。
N0 淋巴结无转移。
N1 同侧单个淋巴结受侵。
N2 多个区域淋巴结受侵。
远处转移(M):
MX 无法估计远处转移情况。
M0 无远处转移的证据。
M1 有远处转移。
2、Robson分期法(常用、较简单):
Ⅰ肿瘤局限于肾实质,局限在肾包膜内(T1<7cm N0 M0 ;T2>7cm N0 M0)。
Ⅱ病变突破肾包膜进入肾周脂肪囊、但肿瘤仍限制在Gerata\"s筋膜内(包括肾上腺)。(T3a N0 M0)。
ⅢA肿瘤侵犯肾静脉或下腔静脉(T3b N0 M0 )。
ⅢB区域性淋巴结受累(T1-3 N1 M0)。
ⅢC肿瘤同时累及肾静脉、下腔静脉、淋巴结(T3b N1-3 M0)。
ⅣA肿瘤侵犯除肾上腺外的邻近器官,如结肠、胰腺等。(T1-4 N0-3 M0)。
ⅣB肿瘤远处转移(T1-4 N0-3 M1)。
,肾癌诊断辅助检查,先发现肿瘤的检查主要为B超和CT,占95.7%(243/254)。B超、CT、MRI和肾动脉造影检查的检出比例分别是:98.3%、100%、100%和100%;误诊的可能分别是:2.9%、1.5%、0和7.4%。
1、B超检查
低回声晕、液化区、突出于肾表面、包膜上强回声钙化灶4 项特征诊断肾癌的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肾癌亦可表现为囊性病灶, Yamaskita 将声像图表现分为四型:多囊型、单囊型、囊性坏死型和单纯囊恶变型。
2、CT检查
目前CT扫描是检出和定性诊断小肾癌的有效方法,而多层螺旋CT (MSCT)进一步弥补了单层SCT的不足,采样速度更快,球管旋转一周仅需0.5S,采集四层或更多层图像,完成全肾扫描仅需几秒,对于肾上极和下极癌灶的扫描时间差基本可以忽略。
3、MRI检查
MRI对小肾癌的诊断并不优于CT检查,但没有X线辐射及对比剂过敏,对软组织的分辨比例高,可鉴别高密度囊肿与肾癌,对病理组织学亚型的定性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是肾功能不全、造影剂过敏患者可选择的影像学诊断手段。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详解肾癌的临床诊断方法 下一篇:B超能诊断早期肾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