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女性长时间处在焦虑、忧郁的心情下,使得女性乳腺疾病的发病的可能大幅增加,其中有很多乳腺疾病是很容易诱发乳腺癌的,这些容易诱发乳腺癌的乳腺疾病就被称作是:乳腺癌癌前病变。
早期乳房癌病人无任何不适,仅在乳房内有一个比较小的肿块,不痛、不疼,乳头也无变化,大多是在医生作体格检查时发现,少数是由病人无意中自行摸到后再请医生确诊。因此,为了早期发现乳房癌,特别是中年妇女应经常自己检查乳房内有无肿块存在。正确的检查方法是将手指伸直并拢进行扪摸,而不是手指抓提乳房,以免将正常的乳腺组织误认为是肿块,如发现乳房内有可疑的肿块,必须请医生检查,并作必要的化验,包括钼靶X线摄片、活体组织切片检查,以明确诊断。
由于早期乳房癌的肿块较小,如不提高警惕,容易被病人忽略,肿块就逐渐增大,侵入周围皮肤或肌肉,与之粘连固定;乳头内缩、抬高,有时有血性液体溢出,这是癌肿浸入大的乳腺导管所致;皮肤是橘皮样变,腋窝淋巴结肿大,质坚硬。晚期乳房癌肿块直径超过5厘米,甚至溃烂,不仅腋窝淋巴结肿大,锁骨上淋巴结、胸骨旁淋巴结 和对侧液窝淋巴结也可肿大。癌细胞也可通过血液转移到肺、骨或肝脏。乳房癌在妊娠期发展特别迅 速,癌肿呈现炎症性,乳房红肿充血、发热、犹如急性乳腺炎,容易误诊,也说明乳房癌的发病与性激素的变化有关。
至于乳房癌发病与生育和哺乳究竟有何关系,目前意见尚不一致。乳房癌在乳房肿块中占的比例很大,而且乳房良性肿块也有恶变可能,因此,对妇女乳房肿块应提高警惕,仔细检查,以防误诊、漏诊。乳房癌应与乳房小叶增生病和纤维腺瘤相鉴别。
治疗乳房癌的方法甚多,包括手术、放射、激素、抗癌化疗和中草药等,但目前治疗结果很满意很可靠的方法仍是早期手术,其他方法只能作为辅助措施或乳房癌晚期不能手术时采用。手术时可先将肿块局部切除,立即作冰冻切片检查,证实是乳房癌后,才进行完全医治手术。
乳腺癌癌前病变有:
乳腺非典型增生:
乳腺非典型增生治疗非常重要。当病变范围较广泛时,局部切除往往难以完全,以全乳切除为宜。只有病变较为局限才考虑局部广泛切除,术后密切随诊。对于病变较轻者,区段切除术后密切观察,每3~6个月复查1次。若手术标本测定雌激素受体阳性,可服三苯氧胺进行预防性治疗。
乳头状瘤病:
乳头状瘤病是发生于中、小导管的多发的乳头状瘤病变,处理的原则应该是:(1)轻度乳头状瘤病:多个导管形成低而稀的乳头结构,间质较多,只有简单分支,被覆乳头的上皮细胞1~2层。处理方法是病变部位大区段切除。(2)中度乳头状瘤病:多个导管形成多数乳头结构,分支较多,常连结成网状或腺样结构,被覆上皮细胞3~5层或占据管腔的2/3。建议行乳房预防性切除,如不同意,应行病变区广泛切除,术后3~6个月复查1次。(3)重度乳头状瘤病:多数受累导管乳头拥挤,间质少,常见复杂分支连结成密集的网状或腺样结构,被覆上皮细胞6层以上或充填于扩张的管腔内呈实性巢,细胞无异型或偶见轻度异型,肌上皮存在。此时为乳头状癌的前期,有时与乳头状癌交替出现,应全乳切除。
乳腺囊性增生病:
处理原则是:(1)症状轻微,心理治疗为主。(2)乳房疼痛明显,增生弥漫,可服中药治疗。(3)症状严重,中药治治疗结果果不佳,可考虑激素诊疗理念。增生腺体检测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口服三苯氧胺20mg/d,2~3个月。激素诊疗理念不能长期、常规应用,易造成月经失调等副作用。手术治疗的指征:(1)导管上皮发生非典型增生,中至重度乳头状瘤病,治疗方案如前所述。(2)局限性腺体增厚,服药观察半年无变化或有增大趋势,局部体征与癌不能鉴别时行区段切除并做病理检查。(3)乳腺癌易感人群且年龄在40岁以上,增生严重,症状长期不能缓解,可在增生很明显的部位,如结节状腺体增厚部位进行活检,并做雌激素受体测定。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的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乳腺癌除了手术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下一篇:哪些乳腺癌病人不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