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乳腺癌多无任何显著病征,我们所说的无痛性包块,发现乳腺上有包块,但是包块是不疼的,要高度警惕,发生乳腺癌的可能性就非常高。疼痛的包块倒不一定是,疼痛的包块比如炎症、增生都会引起疼痛,但是无疼痛性包块,特别是35岁以上出现的无痛性包块要高度重视。
乳腺癌对于难以耐受手术切除的早期治疗,可采取放化疗联合中医药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化疗在乳腺癌的早期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且联合化疗治疗结果比单药化疗为好。另外,化疗联合放疗应用于乳腺癌中,治疗结果比单纯化疗或单纯放疗为好。
乳腺癌的非手术治疗包括:术前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内科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术前化疗
术前化疗是与乳腺癌术后的辅助化疗相对而言得名。是指在手术或加放疗的局部治疗之前,以全身化疗为乳腺癌的第一步治疗。局部治疗后继续完成拟订的化疗。
(1)适应范围
①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此类乳腺癌为TNM分期中Ⅲ期病例;
②炎性乳腺癌;
③原发肿瘤大可手术的浸润性乳腺癌,如其他条件均具备保乳者,可通过术前化疗,肿瘤消失或明显缩小后,采用保乳手术的综合治疗;
④乳腺癌肿块大或腋窝淋巴结有转移,以及有任何其他复发、转移高危的可手术乳腺癌,术前化疗可作为辅助化疗的一个选择。
(2)价值和意义
①对于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例来说,术前化疗不但使手术易于切除,更因使不可切除的肿块变为可切除,显著地提高了对肿瘤局部的治治疗结果果。
②肿瘤大的可手术乳腺癌,经术前化疗后肿瘤明显缩小,降低临床分期,为原本应行乳房切除的病例成功地施行保乳手术创造了条件;
③与术后辅助化疗相比,采用术前化疗可直观地了解到具体肿瘤对所给的化疗药物、方案是否敏感有效。这是很为可靠,也是难得的体内药物试验。
④乳腺癌是易于发生血行播散,尽早行化疗,遏制其发生转移,对提高远期治疗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2、术后辅助化疗
选择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一定要考虑以下因素:疾病的危险程度、年龄大小、HER-2 基因过表达或扩增程度、激素受体依赖情况、身体主要器官的耐受能力及治疗经费情况等。
(1)适应症
①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应给予术后辅助化疗,无论绝经前或绝经后,化疗均能降低复发的可能和死亡人数,但以绝经前患者更为显著。
②腋体淋巴结阴性患者,一般认为有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应考虑给予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年龄小于35岁,肿瘤直径大于2.0cm;核分裂为Ⅲ级;脉管瘤栓;ER阴性;Her—2基因高表达及S期细胞比明显增加。
(2)化疗期限:对于术后辅助化疗的开始时间没有明确定论,原则上手术后应尽早进行,目前认为术后辅助化疗的合理期限应为4-6周期。
3、内分泌治疗
在标准乳腺癌手术后,内分泌治疗是很重要的治疗,另外可以根据情况加/减化疗。考虑到其复发转移常涌现在术后1~3年以及5~8年这两个阶段,因此主意将内分泌治疗的期限从目前常用的5年以内延伸到5~10年,而内分泌治疗的温顺、方便、经济等特征也使得这种治疗时间窗的延伸成为可能。
(1)目的 因为雌激素在乳腺癌生成过程中有很大关系,所以要减少雌激素生成或者使雌激素生成以后不起作用。乳腺癌大约70~80%受体阳性,这就意味着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中有对雌激素依赖,会促使细胞生长、分裂,所以对这部分乳腺癌,要用对抗雌激素的药物来阻止细胞的增殖、生长。
(2)使用范围及时间期限 一般使用对象是受体阳性,指ER、PR阳性。内分泌治疗一般在术后、化疗后用,常在化疗结束后开始。可与放疗同用。期限一般用5年左右。
(3)特点
①治疗后的情况慢:一般2~3个月后起效,另外有时有些反弹,(使用第一个月有时反而长大,以后再缩小)。它有效维持时间长,有一年以上。
②使用方便:大部分为口服,毒性少,生活质量高,而且有效,能够降低或推迟转移复发。
③效果明显:高生存的可能这点是明确的,而且内分泌治疗有几种药,无交叉耐药。内分泌治疗对皮肤、软组织、淋巴结效果明显,病灶缩小。受体阳性者用了以后,对侧乳腺癌发生的可能降低50%以上。五年复发的可能危险性可下降50%,使对侧生癌的机会下降56%。受体阳性者化疗以后用更为妥当。
4、分子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利用肿瘤细胞可以表达,而正常细胞很少或不表达的特定基因或基因的表达产物,形成相对或一定靶向,地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损伤很小。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很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已有部分分子靶向药物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或进入临床试验。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乳腺癌晚期怎么治疗? 下一篇:乳腺癌癌前病变该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