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产生与遗传因素脱不开干系,以四十到六十岁之间、闭经前后的女士为主患病群。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通常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心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机生命的常见的恶心肿瘤之一。乳腺癌疾病患者的晚期症状表现有:
1、肿块 乳腺肿块是很主要的表现,一般发生在乳腺的外上部。一般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质地较硬,不像良性肿瘤那样有较大的活动度,一旦侵犯筋膜或皮肤,肿块就不能推动,病期一般就到了晚期。
2、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可以是生理性的或病理性的,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等,也可呈水样、血样、浆液样;溢液量可多可少,一般晚期患者溢液比较严重,这时可以对乳头溢液应进行涂片细胞学检查来明确。
3、乳房皮肤改变 乳腺癌皮肤改变与肿块部位深浅和侵犯程度有关。肿块小、部位深,皮肤多无变化,肿块大,部位浅,较早与皮肤粘连,使皮肤呈现凹陷。若癌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引起皮肤水肿,形成橘皮样变,属于晚期表现。
4、乳头改变 当乳头附近有癌肿存在,乳头常被上牵,故双侧乳头高低不一。乳头内陷是乳房中心区癌肿的重要体征,乳头难以用手指牵出,乳头处于固定回缩状态。
5、疼痛 绝大多数乳腺癌早期患者无明显疼痛感觉,但到了乳腺癌晚期,疼痛比较明显,而且多为阵发性刺痛、隐痛。
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策略:
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晚期转移性乳腺癌(MBC)的治疗手段有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等,但常用的治疗手段是内分泌治疗和化疗,两者存在许多区别。而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必须首先确定肿瘤的转移部位、范围,评估Her-2,激素状况,无病生存期,患者年龄和月经状况等。只有综合考虑了上述因素,才有可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一般认为,如果患者年龄大于35岁,辅助治疗后无病生存期(DFS)大于2年,骨和软组织转移,ER或PR阳性,应治疗内分泌治疗。而对于疾病发展迅速,受体阴性的患者应治疗化疗。
内分泌治疗的效果与受体状态密切相关,ER与PR均阳性者有效情况为60~70%,ER或PR阳性为30~40%,患者均阴性有效情况少于10%.另外,内分泌治疗的治疗结果还受肿瘤转移部位和绝经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影响。其起效一般较慢,常常要服药2~3个月后才能见到肿瘤缩小,因而,如果肿瘤无明显进展,有必要服药16周后再评价治疗结果。一般认为,联合用药的治疗结果并不优于单一用药。
必须根据患者的月经状况选择合适的内分泌药物。绝经前患者可选用戈舍瑞林和亮丙瑞林,绝经后患者选用芳香化酶抑制剂,而对各种年龄的患者均可选用TAM和孕激素。
内分泌治疗的传统一、二、三线药物分别是TAM、孕激素和芳香化酶抑制剂。由于近年来的临床试验结果,加之TAM已经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故目前已经大大改变了这一传统用法,临床上,已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将芳香化酶抑制剂用于MBC的二线或一线治疗。
化疗的有效情况为45%~80%,其中CR比例为5%~10%,中位缓解期5-13个月,中位生存期15-33个月。近年来,由于新的化疗药物、方案及治疗策略的应用,已经大大延长了MBC患者的生存期,部分患者甚至能够长期生存。临床医生在选择化疗方案和治疗时机时,应特别重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原则上,应选择治疗结果很好且毒性很低的化疗方案。
MBC的治疗也应遵循规范化和个体化原则。由于每个患者的原发肿瘤特点,既往治疗,无病生存期,转移部位,肿瘤发展速度等诸多因素不尽相同,因而应特别强调个体化用药的同时,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分组临床试验以及Meta分析结果。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北京很好的乳腺癌医院 下一篇:乳腺癌病人术后如何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