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乳腺癌 > 乳腺癌常识 > 正文

乳腺癌死亡人数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0-12-16 09:17:16 浏览次数: 20

    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乳腺癌的发病的可能大约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的可能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男性罕见。
  乳腺癌死亡人数:
  1、中国城市女性乳腺癌死亡人数7年内增长近40%
  中国人口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乳腺疾病调查报告》称,只有5%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疾病检查。2003年到2009年7年内,我国城市乳腺癌患者死亡人数增长了38。91%,已成为对妇女健康威胁很大的疾病之一。参与调查的专家表示,女性定期进行自检和体检,对于预防乳腺疾病非常重要。
  据悉,中国人口协会协同相关部门启动了本次调查。调查通过抽样问卷方式进行,共收回有效问卷43258份,23%的女性认为没有必要进行专门的乳腺疾病检查,40%的女性认为有必要,但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有27%的女性认为自己肯定不会患乳腺疾病,18%的女性甚至表示不会参加免费筛查。
  调查显示,有32%的女性表示通过网络、27%的女性通过书籍、29%的女性通过朋友及同事获取乳腺疾病预防知识,仅有12%的女性通过医生获取。对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乳腺疾病,68%的女性认为应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21%的女性认为乳腺疾病无法预防,12%的女性认为乳腺疾病离自己很远,不必多虑。31%的女性不知道如何进行乳腺疾病自检。
调查显示,在无症状女性疾病人群中,各种乳腺疾病患者竟达52。4%,占女性慢性常见病发病首位,其中患乳腺增生的妇女高达49.7%。调查还显示,我国城市乳腺癌发病的可能已位居大城市女性肿瘤发病的可能的第一位,但仅有19%的女性认为自己清楚乳腺癌的症状,43%的人不敢肯定,38%的人表示不清楚。
  2、北京乳腺癌发病的可能高于全国 全国死亡人数3%增长
  "百万妇女乳腺癌普查工程"年底将在北京试点
  近日,中国抗癌协会公布了很新统计数字:中国妇女乳腺癌死亡人数正在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北京女性乳腺癌发病的可能为45/10万,明显高于全国的40/10万。
  中国虽不算乳腺癌的高发区,但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发病的可能明显年龄化,30岁后得乳腺癌的女性逐渐增多,高峰期提早到45-49岁;并且85%的患者到医院检查时已处于乳腺癌的发展期,早期的乳腺癌发现的可能极低。为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的可能、死亡人数,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联合中国抗癌协会将在全国启动"百万妇女乳腺癌普查工程"。12月底将首先在北京等大城市试点。
  中国抗癌协会徐光炜教授说:"年底将在北京试点启动的乳腺癌普查工程,初步选定北京三家医院,参加普查的女性年龄限定为35-70岁,这些女性将分六年的时间进行四次乳腺筛查。每位受检的女性总共收费1000-1200元。"这次普查工程的口号是"节省化妆品消费的1/10,关心自己的乳腺。"
  3、乳腺癌死亡人数增长近40% 成“第一红颜杀手”
  我国城市中乳腺癌的死亡人数增长了38.91%。其中有84%的乳腺癌患者不重视早期检查和治疗。
  每年的10月被定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统计显示,乳腺癌的发病的可能位居女性肿瘤的第一位,每年夺走全球50万女性的生命,死亡人数仍以3%的速度增长,被称为“第一红颜杀手”。而由中国人口协会联合相关单位发布的《中国乳腺疾病调查报告》披露,我国城市中乳腺癌的死亡人数增长了38.91%。其中有84%的乳腺癌患者不重视早期检查和治疗。
  提高警惕 这个杀手在身边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普遍压力过大,精神负担重,不少女性会出现月经不调,内分泌失调,乳房胀痛等现象,但是这些看似亚健康的状态常被人们所忽视,而这些现象中却暗藏着健康隐患。
  乳腺疾病常不易被发现,很多人往往症状很明显时才去看医生。在临床上,乳腺增生的患者会出现乳房胀痛、心烦意乱、乳头溢液或月经不调等症状,而一般乳腺癌在早期几乎没有什么症状,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肿块,且肿块不痛,少数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刺痛。肿块的生长速度较快,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出现一系列体征,如: 肿瘤表面皮肤凹陷,乳头内陷、糜烂、溢液、不对称等症状,到了晚期会伴有为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若发现有这些症状需及时到医院专业科室就诊。
  另外,一些高危人群平时也需提高警惕,如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月经来潮早的、绝经迟、长期心情抑郁的、有免疫力缺陷的、独身未婚的、晚婚晚育的、未哺乳的妇女、长期服用雌激素或避孕药的、多次流产的这类人群,其发病可能高于一般人,若发现一些征兆,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早诊早治 乳腺癌可以治疗
  据了解,很多人听到自己或身边的朋友或亲人患有乳腺增生,尤其是乳腺癌时会感到毛骨悚然,还有一些人确诊自己患有乳腺增生整天惶恐不安,生怕病情恶化会发展为乳腺癌。其实,这些疾病并不可怕,只要方法得当是可有效防治的。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误区,乳腺增生如果恶化就会导致乳腺癌,其实仅仅有很小的一部分乳腺增生会发展为乳腺癌。乳腺增生只是乳腺内分泌影响的组织变化,有的受内分泌调节影响,乳腺增生还会自行消失;有的是单纯性增生,不会发生癌变,可以采取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仅有很少一部分的乳腺增生会恶化发展为乳腺癌,如不对称性乳腺增生、非典型性乳腺增生、绝经后的妇女新近出现乳腺增生等,这部分乳腺增生可采取手术治疗和中医内外治法相结合方法进行治疗。
  专家指出:如果经确诊患有乳腺癌也不必过于担心,放下心理包袱,大部分乳腺癌早期发现是可以治疗的,且治治疗结果果好达80%-90%;若到了中晚期进行有效治疗生存的可能可达10年甚至更长,在临床上,可采取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方法治疗,可有效缓解癌细胞恶化,很多复发的病人可以带瘤生存。
  专业检查 预防注意生活细节
  据专家介绍,2008年4月由卫生部发布的“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主要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高峰在40-45岁,普查比例低、误诊延治、诊治不规范是造成我国乳腺癌患者死亡人数高的原因。目前我国每10名乳腺癌患者中,应可以有8个人在发病早期时被发现,而目前仅有两成乳腺癌患者是早期被发现者。
  由于乳腺癌的复杂性,超过30岁的女性,不仅每半年或一年要到医院专业科室进行检查,还需每月自查。一般自查可以在月经停后7天左右为宜,可以对着镜子比较双侧乳房是否对称,注意外形有无大小和异常变化,如乳头回缩、皮肤皱缩、乳头凹陷、乳房轮廓外形是否异常。然后,将手平放在其上,摸乳房有没有包块。再挤乳头看是否有乳头溢腋,切不可捏或者抓乳房以免影响诊断效果。同时,还需看腋下有没有异常包块出现。若在自查中发现一些异常情况需到医院的乳腺科或普外科进行专业检查,一般乳腺肿瘤检查需做B超和钼靶检查,通过B超检查可以判断肿瘤的性质,而钼靶检查可判断出肿瘤的大小和细小肿瘤的萌芽。一般过了40岁以后的女性需一年做一次B超和钼靶检查,而高危人群应每半年做一次,若通过B超和钼靶检查还不能有效判断病情可通过核磁共振进一步检查。
  专家建议,除了坚持定期进行乳腺自查和做专科检查外,在平时也应保持好心态,不要熬夜,作息规律,多吃低脂高纤维的食物,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不吃雌激素喂养的家禽,避免人流,产妇要多母乳喂养等等。
  4、乳腺筛查降低乳腺癌死亡人数
  发表在2003年5月号《癌症》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利用乳腺x线摄影进行筛查能降低乳腺癌的死亡人数。
  挪威特罗姆瑟大学医院的Nils Bjurstam博士及其同事联合其他科研中心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筛查组包括21650名妇女,每18个月进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另外选取29961名妇女作为对照。两组死亡人数均于随访14年后进行估算,并依据受试者出身年份进行校正。
  研究人员发现,对照组和筛查组的乳腺癌发病的可能几乎相同,但参加筛查的妇女乳腺癌死亡人数降低了21%-24%,接近统计显著性。
  研究人员采用3种不同的乳腺癌死亡终点分析数据,即终点委员会评估模型、瑞典死因注册评估模型、瑞典死因注册随访模型。3种不同终点得到的结果一致,这进一步说明了乳腺癌筛查计划的有效性。
  分别分析39-44、45-49和50-59年龄段的妇女,结果发现:除50-54年龄段的妇女外,各年龄段均观察到死亡人数明显降低。而且,年龄特异效果与死亡人数和淋巴结转移均明显相关。
  Bjurstam博士认为,以前研究发现乳腺筛查与乳腺癌死亡人数下降相关,下降比例介于20-30%之间,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合。此次研究还发现,50岁以下妇女如采用间隔更短的筛查,其乳腺癌死亡人数可能进一步降低。
  5、美英乳腺癌死亡人数下降
  随着十年来治疗方法的进步,美国和英国乳腺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今年两国将有14,000名女性免于死亡。
    领导这一实验的牛津大学流行病学家Richard Peto教授指出,导致这一现象的很直接原因是药物-他莫昔芬,全球约有一百万妇女服用。在对迄今为止收集到的癌症治疗方面的大量数据分析后指出,在各种类型的癌症治疗方面首次发现乳腺癌死亡人数下降如此迅速。
    “尽管导致目前这一状况有很多原因,但我认为关键是他莫昔芬”,Peto说。他补充道,因为这种下降如此迅速,因此很难同致病原因的变化联系起来。
    选择美国和英国进行研究主要是它们拥有很新很详细的统计数据,而且他们是很先使用他莫昔芬的国家。
    得克萨斯州Baylor大学乳腺中心主任Kent Osborne博士指出,对其它西方国家进行分析也会发现它们早已出现了同样的趋势。Osborne同意Peto的观点,即八十年代开始流行的乳腺癌检诊由于使用时间还不够长,因此不会导致死亡人数有如此大幅度的下降。Peto认为一旦乳腺癌检诊的好处显示出来,其它一些国家开始大规模使用他莫昔芬,死亡人数还会继续下降。
    研究发现英国乳腺癌死亡人数同八十年代后半期相比,今年将下降30%,当时化疗和他莫昔芬还没有被广泛应用。这说明今年将有13,000名乳腺癌患者死亡,而八十年代后期的数字是17,000人。
    美国今年将有40,000名乳腺癌患者死亡,估计死亡人数降低20%。如果治疗手段还处在1989年以前的水平的话,今年将有50,000名患者死亡。英国略微领先于美国可能由于它是他莫昔芬的发源地,而且也是很先使用地。
    乳腺癌是一种比较棘手的疾病,因为即使在肿瘤切除后,其残余依然存在并在几年后复发。
    手术后通常有三种主要治疗方法。放疗是针对潜伏在乳房或乳房周围的癌症残余组织;化疗即使用杀死细胞药物的鸡尾酒诊疗理念;一种是他莫昔芬和其它阻止为肿瘤提供营养的激素的激素药物。
    在对目前收集到的关于癌症治疗方面的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后,Peto指出,他莫昔芬能拦截六分之一的乳腺癌复发,并且使复发的可能减少三分之一,还能使另一侧乳房新肿瘤形成的危险减少一半。
    尽管他莫昔芬能够用来对付癌症,但它会导致子宫癌和引起肺部血凝块。但是研究发现,使用他莫昔芬如果超过5年,则其利弊之比为三十比一。 对于每1,000名服用他莫昔芬者,它能使乳腺癌死亡人数减少80人,子宫癌死亡人数增加2人,肺部凝血死亡人数增加1人。对于年轻女性来说,化疗和他莫昔芬治疗结果相同。但对于中年人,其治疗结果只有他莫昔芬的约三分之一。两种方法一同使用时,患者的生存机比例更高。
    放疗是很古老的治疗方法,能阻止约三分之二的乳腺癌复发,但只会使总死亡人数下降1%。尽管它能很好地清除乳房中的残余肿瘤组织,但是也会提高心肌梗塞和中风的发病危险。
    总之,从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放疗已使乳腺癌死亡人数减少了5%,但是却使因其它原因致死的人数提高了4%。
    伦敦皇家癌症研究基金会数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教授Jack Cuzick指出,这种放疗带来的效果肯定无法用来解释这种下降的趋势。该基金会为研究提供了赞助。肺癌死亡人数也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戒烟引起的。子宫颈癌的死亡人数的下降则主要得益于早期发现。
  治疗方法的改进已经导致一些罕见癌症存活的可能的提高,如霍奇金病(Hodgkins disease)和儿童白血病,没有任何一种其它类型的癌症象乳腺癌一样如此受益。约三分之二可预防的乳腺癌死亡者年龄都在20-69岁。
  6、男性乳腺癌死亡人数增高_
  目前,预防乳腺癌、普及乳腺癌知识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的女性话题。但很少人关注的是,男性也会患乳腺癌,全球每年至少有450位男性死于乳腺癌,而仅在美国,男性患乳癌的数量就以25%的速度上升。由于男性容易忽略对乳房肿块的警惕,往往在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因此男性乳腺癌死亡人数大大高过女性。
  男性乳癌比例上升
  52岁的美国人比尔·莫雷已经罹患乳腺癌两年半了,尽管他已经做了乳房切除手术,每两星期接受一次化疗,但癌细胞还是已经扩散到骨头里。莫雷说,3年前,他开始感觉乳房有刺痛感,当时没有在意,还是在妻子的坚持下到医院检查,“我们家一直都担心我的爱人会不会得乳腺癌,结果居然是我。”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的“全美乳腺癌”评估调查表明:2005年美国已有1600例男性乳腺癌患者,这个数字在过去的25年中以令人震惊的速度上升,这令人非常担心。至于男性乳腺癌发病的原因,该中心的伯格博士介绍说:“这个问题很复杂,还没有定论。不过可知的是,体内雌激素的增加、常暴露于辐射物下或有家族病史等因素,都会增加乳腺癌发病的可能。”
  男性羞于承认与女性相比,男性对乳腺癌的了解非常贫乏,并且在乳腺癌的治疗恢复等问题上表现出一定的顾虑。加拿大阿尔伯塔癌症委员会癌症登记处曾对1975年到2005年的20名男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了面对面的访问,其中只有两人在确诊之前表示听说过“男性也会患上乳腺癌”的说法;而全部20名患者都表示,由于一直缺少男性乳腺癌和相应治疗手段的知识,延误了病情。
  但是当调查涉及病情公开、治疗、护理和身体外形这些话题时,大部分男性患者表示非常不愿意让别人知晓自己的这种病;只有少部分人愿意拿自己为例,教育人们更多地了解男性乳腺癌常识。在护理的问题上,已婚男性表示喜欢在家中寻求妻子的帮助,没有一个男性愿意接受正式的护理小组服务。至于身体外形问题,比如切除乳房后是否会产生某种程度的“羞耻感”,则因人而异。一些人会把它当作参加一场战争留下的伤疤,并因此而自豪;另外一些人则极力地掩盖。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提醒,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1、抑郁症能加重乳腺癌发病
  研究发现,同其他女性相比,重度抑郁症患者更有可能患乳腺癌。尽管到目前为止这种关联还比较小,但研究人员认为抑郁症可能是导致诱发某些癌症的荷尔蒙改变的原因。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公共健康学院的研究人员对2,017名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以确定抑郁症和癌症是否相关,实验历时13年。
    研究人员Daniel E。 Ford博士指出,这种乳腺癌发病的可能危险性的提高机比例很小,而且无法非常精确地测试出来。因为在跟踪观察期内,只有25名妇女患了乳腺癌,其中有3人有重度抑郁症史。
  2、乳腺癌与体重增加密切相关
  国外一份新的研究报告说,多达16%的乳腺癌是由于成年后体重增加引起的,预防这种癌症可能像将体重增加控制在2千克以内一样容易或者一样困难。
    载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的这篇报告发现,肥胖增加了更年期前妇女罹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介是对更年期后的妇女,体重增加的后果更严重,她们患乳腺癌并死于乳腺癌的危险都高于更年期前的妇女。
    据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黄志平(音译)及其人同事说,18岁以后体重增加20千克可使乳腺癌的发病可能提高40%。
    研究人员发现,从未使用过激素的更年期后妇女,体重如果增加10千克,其患乳腺癌的危险将增加61%。
    研究得出结论说:“因此,避免成年后体重增加也许对防止乳腺癌发病及减少更年期后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没有确定引起乳腺癌的原因究竟是体重增加本身,还是与体重增加有关的行为(比如缺乏运动等)。
    研究人员说,体重增加之所以会导致乳腺癌发病可能的增大,是因为体内脂肪增加了血液中雌激素的数量。据认为,雌激素会促进乳腺肿瘤的生长。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黄志平博士说:“更年期后,血液中的雌激素主要由体内脂肪而来,因此随着肥胖和体重增加,雌激素水平也随之增加。”
    黄说,总的说来,33%的更年期后癌症是由于体重增加、使用雌激素或二者的相互作用导致,16%可能是由单纯的体重增加导致,5%是由于使用雌激素引起的。
  3、乳腺癌与婚育的关系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常占恶性肿瘤住院女患者的首位。乳腺是一对副性腺器官,它的患病与月经、婚姻、妊娠及哺乳等历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是笔者常遇被问到的问题之一。
    乳癌的发生一直被认为是内分泌失调、雌激素(求偶素)水平相对升高所致使。因此,乳腺癌的好发(病)年龄曲线便是有名的双高峰曲线。前峰正是绝经期即卵巢功能相对低下期;后峰则是卵巢功能完全丧失期。因为卵巢功能正常时,它可以同时分泌求偶素及黄体素,二者互相制约而取得平衡。当卵巢功能衰退或丧失时,则来自卵巢的求偶素及黄体素都停止了,但求偶素尚可由肾上腺甚至脑垂体代偿性产生,而黄体素就再没有其它补充途径了,这便形成求偶素相对增高,求偶素可使乳腺组织过度增生,这便成为产生乳癌的内分泌基矗
    妊娠和哺乳期间,也是妇女内分泌系统易产生紊乱的时期,求偶素水平有可能很高。若此时患乳癌,来势显得特别凶险,不能按常规手术切除了事。必须立即终止妊娠或哺乳,使用大量的雄性激素,目的在于破坏适合乳癌生长的雌激素占优势的内分泌环境,建立一个不适合乳癌生长的雄激素占优势的内分泌环境。然后再给予手术、化疗,必要时加上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始能控制乳癌获得好效果。
    由此可见,乳腺癌患者除非治疗后满五年以上并证实复发和转移的机会已经不大,始能考虑生育问题,否则,严格的避孕措施是一定必要的(人流也于事无补)。年轻乳癌患者如何处理婚姻和性生活问题?我想就不言而喻了。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