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乳腺癌会遗传吗?
乳腺癌是困扰很多女性的常见肿瘤疾病之一。经研究发现,10%-15%的乳腺癌患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姐姐、妺妺、母亲等患过乳腺癌,家属中患乳腺癌的可能较大,比正常人高出5-7倍。因此,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是乳腺癌疾病的高危人群。乳腺癌为原位癌或肿块不超过2cm时,10年以上生存的可能超过80%;若发现较晚,已经有癌细胞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10年以上生存的可能不到15%。
乳腺癌有遗传与非遗传两种类型。一般在绝经期后发生的单侧乳腺癌是非遗传性的,而绝经期前发生的双侧乳腺癌则常是遗传性的。如果只是发生乳腺癌,一般是多基因遗传。这种情况下,其后代发生此病的风险是常人的7-8倍,发病的可能为10%。如果不仅得乳癌,而且同时得软组织肉瘤,其后代得此种病的机会在50%以上。
如果家族中有人曾经患乳腺癌,那你本身罹患乳腺癌的机会则约为常人的2~3倍。但大家也不必恐慌,因为真正具有遗传性的乳腺癌在所有乳腺癌中所占的比例不超过5%,而且这还是白种妇女的资料,有证据证明,在中国妇女中,这个比例会更低。饮食习惯也是乳腺癌重要诱因之一,好食高脂肪类食物的国家,其乳腺癌致病比例也较高,因而从饮食观点建议,不妨多食绿色蔬菜、十字花科植物等含纤维质量较多的食物。
若一家庭至少有两个姊妹患乳腺癌,而其母亲并非乳腺癌患者,则这种家庭的易感性较常人约高3倍。好发于闭经后,且多为单侧。
尽管对遗传基因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更多的研究表明肿瘤是一种多原因、多阶段和多次突变所致的多因子疾病,绝不仅仅是某单一内在因素(如遗传基因缺陷等)或单一外在因素(如致癌环境等)单独引起,而是多种因素交替、交互作用的结果。应当说遗传因素与致癌因素、促癌因素的多重作用才形成了癌变。
总之,乳腺癌的家族聚集倾向,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有关,用单一的遗传因素或者环境因素都不能圆满地解释乳腺癌在家族中的聚集倾向。但对在一级亲属中有患乳腺癌的妇女,经常性的乳房检查是必要和稳妥的。
二、乳房癌遗传基因的相关报道
1、首尔大学查明诱发乳房癌的遗传基因
在韩国人的乳房癌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的'Methyl化遗传子'被国内研究组首次查明。
首尔大学医科学院预防医学教室的姜大熙、刘根永、李然研究组与首尔大学医院外科的卢东永、韩元锡教授组13日发表了发掘的在乳房癌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的4个遗传子(FAM124B,ST6GALNAC1,NAV1, PER1)。
研究组首先利用12名保有阳性雌激素荷尔蒙收容体及孕酮收容体的乳房癌患者的组织与12名阴性患者组织发现了DNA Methyl化(调解发现遗传子型质的化学变型中之一。在遏制癌症遗传子中将发生的过多Methyl化遗传子表现可以遏制,因此指责力诱发癌症的原因)发生的4个遗传子。
通过以后的研究,根据乳房癌中雌激素收容体及孕酮收容体的有无,重新发现了在4个遗传子的Methyl定量程度中有所差异。研究组利用此次研究成果,期待可以为乳房癌患者做预定式治疗。
可以预先掌握遗传子的Methyl定量程度与荷尔蒙收容体有无,并根据发现荷尔蒙收容体与否,预后与治疗方针也会不同。
姜大熙教授讲到:"DNA Methyl化是在癌症早期阶段出现的主要后生学的遗传子变异,根据荷尔蒙收容体的与否,发现了相关的后生遗传子有所不同的事实有很大的意义"。
2、两种新发现的乳腺癌遗传基因
发表在今年8月号病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两种新发现的乳腺癌遗传基因与乳腺癌的表现型有相关关系。
澳大利亚皇家妇女医院的Armes JE博士及其同事指出,家族性乳腺癌已被人们所认识,其遗传基因机制和家族易感性与90年代新发现的两种基因BRCA1和BRCA2相关。研究人员对两种基因胚系突变与家族性乳腺癌病理表现型特点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BRCA1乳腺癌具有独特的病理表现型,即高分化、雌激素受体阴性和髓样癌,而BRCA2乳腺癌则不具有明显特征。
研究人员指出,不仅对遗传性乳腺癌,对其他常见乳腺癌,有关乳腺癌基因性和表现型关系的研究对患者处理方案和新型治疗方案选择也有重要意义。
3、研究显示女性乳腺癌基因可能遗传自父亲
美国的一项很新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的乳腺癌基因也可遗传自父亲。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网络版日前报道,美国每年约有8000人患乳腺癌,而数以千计患乳腺癌的年轻女子未做过检测确定患病基因和治疗方案。这种检测费用超过3000美元。
参与研究的杰弗里·韦策尔博士说,保险公司用来确定基因检测范围的指导原则应当修改以体现这些研究成果。
韦策尔说:“有趣的是它跟父亲有关。”在患遗传性乳腺癌女性当中,有一半是从父亲而不是母亲那里遗传的。但假如父亲没有女性亲属患乳腺癌,故障基因就可能无声无息地一代一代传下去而不引起癌症。男性也会患遗传性乳腺癌,但不常见。韦策尔表示,医生通常忽视父系的基因风险。
4、研究确定四种新的乳腺癌遗传基因
乳腺癌困扰了英美两国约九分之一的妇女。但直至目前,已鉴定的基因仅仅只占了致病遗传因素的四分之一左右。为了寻找其他诱发乳腺癌的基因,Easton及其同仁比较分析了约4400名乳腺癌妇女和4300名未患乳腺癌妇女的基因组。他们鉴定出30个可能与该病相关的DNA碱基位点,继而分别在两万余名乳腺癌妇女和未患有乳腺癌妇女中对这些位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一项大规模的遗传学研究鉴定出四个新基因,它们可显著影响妇女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作出此项发现的研究小组成员剑桥大学Douglas Easton说,该研究结果可使医生更为准确地预测乳腺癌风险,并为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提供了指导。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可能还透露了该病的发病机制。他进一步指出,“起先我们并未意识到这些基因会与乳腺癌有关。”
新发现的基因中有三个参与控制了细胞生长。其中与生长很为密切的基因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型,或FGFR2。Easton和同事发现,携带这种高致病风险基因两个拷贝的妇女——即16.%的人当中——与未带有该基因拷贝的女性相比而言,乳腺癌发病的可能上升了60%。
目前,对这些新发现的基因进行扫描还不足以预测妇女罹患乳腺癌的风险。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遗传致病因素被鉴定出来,相信基因遗传图谱可为医生绘制出一张精细的罹病风险图。根据这张图谱,甚至还可能为患者开发出量身打造的治疗方案,这从而给预防或治疗乳腺癌带来了新的曙光。
三、乳腺癌为什么会遗传?
一部分患者罹患乳腺癌是由其父母通过特异的遗传基因(BRCA1/BRCA2基因)遗传下来的。这些基因所导致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会使其携带者乳癌发病危险度远高于一般人群。已有研究证明大约70-85%的BRCA1/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在其一生中将发展成乳癌患者。低于30岁妇女中超过25%的乳癌患者是由于一个遗传基因的突变引起的。
四、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一些新的女性生理特点相应出现,这为乳腺癌的发病提供了温床。科学统计显示,以下10种人将是乳腺癌高危人群:
1、乳腺增生多年不愈的女性
乳腺增生是一种慢病。尽管不是每一例乳腺增生都会恶变,但两者之间的诸多联系,提示人们积极保健与治疗的重要性。
2、上夜班的女性
已有报道指出,上夜班的女性更易患乳腺癌,因为她们在值夜班时体内抑制乳腺疾病的一种重要激素分泌得很少。科学家证实,人们在夜里睡眠时,人体内部会分泌一种褪黑素,能够抑制乳腺肿瘤的生长。但如果女性不按时休息,反而处于强光下,这样在缺血的条件下产生褪黑素,很利于肿瘤生长,而且增长速度是正常速度的两倍左右。
3、都市白领
都市白领女性,由于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紧张的压力,极易产生焦虑、孤独、压抑、悲哀忧伤、失望、急躁等抑郁情绪,长期受不良情绪剌激,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生成和释放的胸腺素减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体内突变细胞的监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癌变。
4、经常使用含有雌激素的女性
如今的时尚女性都很注重保养,为留住美丽,不惜服用雌激素或含雌激素的补品,尤其是那些经济能力好的职业女性。但是,雌激素可诱发乳腺肿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使用雌激素10年以上将大大提高乳腺癌发生的可能。
5、身体肥胖的女性
肥胖是一个具有争议的危险因素。一些研究报告指出肥胖会引起乳癌,也许是与某些肥胖的女性雌性激素分泌旺盛有关。
6、精神抑郁的女性
精神抑郁,经常生气,造成的心情沉闷,是造成女性患乳腺癌的精神因素。
7、长期接触放射线源的女性
人体暴露于辐射中,特别是孩童时期接触过辐射会增加成人阶段的患乳癌可能。尤其是因为早期癌症而接受胸部照射的女孩子,更有患乳癌的风险。
8、长期吸烟的女性
研究发现,长期吸烟可能导致老年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40%,有过吸烟史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比非吸烟女性高30%,吸烟超过40年的女性则高40%,而且女性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就越大。
9、独身未育或婚后不育以及13岁前月经初潮或绝经晚的女性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如今儿童营养丰富,滥用补品,月经普遍提前,一些女性为延长青春期,人为延迟绝经,乳腺受雌激素作用时间过长,容易引发乳腺癌。女性乳腺增生患者增多,虽乳腺增生不是恶性肿瘤,少数人有转变为乳腺癌的可能,但仅仅是少数人。
10、有乳腺癌家族史或良性乳腺疾病史的女性
专家发现,乳腺癌有较明显的遗传因素。父系或母系中有多个亲属患乳腺癌,同时有乳腺癌和卵巢癌家族史,有双侧或早期乳腺癌的家族史的女性比正常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高出70%左右。
五、乳腺癌的早期征兆
从临床上看,由于有些早期乳腺癌患者没有任何不适感,乳房的肿块极小甚至尚无肿块,所以特别容易忽略。临床上讲的早期乳腺癌,是指那些直径很小的微小癌瘤。
早期乳腺癌有以下一些征兆:
其一:虽然触摸不到明确肿块,但患者有局部不适感,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有时会感到一侧乳房轻度疼痛,或一侧肩背部发沉、酸胀不适,甚至牵及该侧的上臂。
其二:一侧乳头溢出血性或浆液性液体,或乳头乳晕处有小片湿疹样皮损,乳头糜烂,乳晕轻度水肿。其三,乳房皮肤有橘皮样改变,或者有小的凹陷,状如“酒窝”。其四,增生患者近期症状明显变化,如乳房肿胀疼痛的周期性消失,代之以持续的疼痛,肿块也有进行性增大倾向。上述变化都可能是恶性病变的征兆,特别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有乳腺癌家族史、良性乳腺增生迁延不愈等,更要警惕。“高危人群”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要高2至4倍。
专家提示:要重视增生治疗,尤其是得病多年、迁延不愈的病例。治疗乳腺增生对于预防乳腺癌至关重要。
六、乳腺癌自查
乳房自查可分为视诊和触诊,也就是说一看二摸。
1、视诊:脱去上衣,照镜子观看双乳是否对称,有无异常。双臂上举观看双乳是否对称,有无肿块或皮肤凹陷。弯腰双乳下垂,观察双乳对称情况。双手掐腰,使胸大肌收缩,观察双乳形态是否相当。
2、触诊:是乳房检查很重要的一步,应选在两次月经之间乳房充血很少的时间进行,具体步骤是:
①仰卧,肩下垫一枕头,用左手检查右乳房,用右手检查左乳房。
②检查应从乳房内侧开始,用手掌面轻轻扪按,依次检查乳房下方、乳腺外侧及腋下、乳腺上方、乳腺中央,注意有无增厚或肿块。
③检查乳头有无异常,有无溢血、溢液等。
④再用同一方法检查另一侧乳房。检查时宜用指肚或手掌轻轻按揉,切勿用手指抓捏,否则会把捏到的正常乳腺组织认为是肿块,检查时应按顺序平行轻巧触诊,以免遗漏。
七、乳腺癌的三级预防
癌是可以预防的,乳腺癌也是如此,乳腺癌的预防分为三级:
(1)一级预防:一级预防就是从病因学及发病学的角度进行预防,这是根本的预防。
①病因学预防;到目前为止,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力图采取阻断病因的措施以达到立竿见影的目的,显然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据很新研究显示,现在已知的遗传性乳腺癌中至少有50%与人体内的突变基因brca1、brca2有关―――体内检测出有此基因的高危人群,一生中有80%的可能患上乳腺癌。如果能针对这部分人提前进行化学预防,通过目前已经研制出来的内分泌调节剂及其他有效药物,可以使这部分高危人群的发病的可能相对减少38%~50%。
②发病学角度预防:人体内经常存在细胞突变或癌变,这些细胞都可被机体内健全的免疫功能所发现,并被排斥、消除,所以,增强和健全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当前预防乳腺癌发生的主要途径。
(2)二级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实现这“三早”在一定程度上就达到了预防的目的。这“三早”的核心是早期发现,因为只有早期发现病变,才能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若做到早期发现,一方面要加强卫生常识的宣教,使广大群众了解早期发现乳腺癌的一些常识;另一方面就是开展一定人群的普查,这种普查包括登记注册、调查危险人群、物理检查、近红外线透照、B超、X线摄片、活组织检查等等,这样自然可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5年、10年生存的可能。
(3)三级预防:就是对已经发现的乳腺癌病例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提高生存期,减少死亡人数。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乳腺癌预后有多大把握! 下一篇:乳腺癌术后吃什么有利于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