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发病的可能占全省肿瘤疾病的7%左右,在妇科肿瘤疾病中更是常见,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生命。乳腺癌是乳房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作用下,发生了基因突变,致使细胞增生失控。由于癌细胞的生物行为发生了改变,呈现出无序、无限制的恶性增生。它的组织学表现形式是大量的幼稚化的癌细胞无限增殖和无序状地拥挤成团,挤压并侵蚀破坏周围的正常组织,破坏乳房的正常组织结构。
一、乳腺癌病因
已知的几种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1、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的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的可能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的可能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很高峰。死亡人数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人数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其他乳房疾病。
4、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口服避孕药。
9、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饮酒。
11、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12、病毒感染
13、放射线作用:易提高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14、精神因素:焦虑、紧张可抑制抗癌瘤的免疫
二、乳腺癌传染吗?
乳腺癌是癌的一种,它是不是传染病。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也是这样,在接触乳腺癌患者较为密切的人中,如直系亲属,医务工作人员都没有因接触过密而患乳腺癌,所以说乳腺癌传染是没有根据的,不可信的。
这人问题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过,也进行了不少观察和研究。人们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即把有癌症的动物和健康动物放在一起,通过相当长时间的观察,没有发现有直接传染现象。
在医院里不同种类的癌症病人,长期住在一个病房;患癌症病人和非癌病人长期住在一个病房,也未见有直接传染情况。医务人员长期同癌症患者接触,其癌症发生的可能,也未见升高。一个癌症患者长期同家人生活在一起,也未见传染现象发生,据此,可认为癌症一般是没有传染性的。
虽然有人提出哺乳是乳腺癌病毒的传染途径,但至今未得到证实,而在母乳喂养已显著减少的国家,乳腺癌的发生的可能却在不断增加,因此,只能说,病毒可能是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之一,通过哺乳传染途径致癌,更无确切证据。癌细胞同他人皮肤和消化道接触是否会种植成活也尚未得到证实。即使将一种动物的癌细胞埋入另一种动物的组织中,也很难使另外的动物患癌。
因为动物,尤其人类自体有强烈的排它反应,外界的东西很难被机体所接受,这也是当今器官移植很难成功的问题之一,因此,一般认为癌症无传染性,但在生活中适当注意也是应该的。
虽然乳腺癌不会传染,但乳腺癌遗传是肯定的,家族中有癌症的患者,其家族其他成员应定期作体检。目前,只有基因检测能够检测出健康人群体内是否存在疾病易感基因,从而在专家侧指导下提前做出预防,大大降低癌症的发病可能。
三、乳腺癌的早期发现
众所周知,癌瘤并非“不治之症”,关键是能否做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多年来,临床实践已经证实,对大多数癌瘤来说,若想提高治治疗结果果,单靠改进治疗方法,收效是难以令人满意的。就乳房癌来讲,近数十年来,国内外在治疗方法上虽然经过了多方面的种种改进,但其病死比例未见明显下降,究其原因,很主要的仍由于就诊较晚,在所治疗的病人中,中晚期病例占多数所致。这就要求我们提倡检出早期癌以减少晚期癌的出现,将是提高乳房癌生存的可能的有效途径。
现代对早期乳房癌的要求应是微小癌(直径≤0.5cm)和临床上触不到肿块的To癌列为早期,因为此类癌甚少转移。经手术治疗后,其10年生存的可能一般可达90%以上,大量检出此类癌,将有可能对生存的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多的检出此类早期癌,提出以下几点。
1、建立早期癌的新概念:在日常受检的病人中,早期癌并非少见,而且理应多于常见的中晚期癌,因为在乳腺癌生长的自然病程中,临床前期约占全程的2/3。尽管如此,早期癌却甚少被检出,表明在检查时大多数早期癌从检查者手下漏过。究其原因。主要由于检查者对早期癌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迄今绝大多数检诊者仍沿用以“乳房肿块”作为诊断乳房癌首要体征的传统概念,而前述早期癌未必都形成明显的肿块,在此概念指导下,早期癌必然难得检出。因此应重新认识早期癌的新概念。
2、认真查询乳腺癌易患因素:乳腺癌的易患因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项:
(1)乳癌家族史,特别是受检者的母亲和姊妹曾否患本病;
(2)月经初潮过早(小于12岁),或闭经过迟(大于50岁);
(3)大于40岁末育;
(4)一侧乳房曾患癌,对侧乳房也属易患部位等等。凡有这些因素的人都应视为易患乳癌者,应作为重点检查对象。
3、对乳房出现的任何异常均应查明原因。
(1)乳头溢液,特别是血性溢液,较多与乳癌并存,尤其50岁以上妇女出现血性溢液时,约半数以上可能为恶性。
(2)乳房腺体局限性增厚,这是临床上甚为常见但又不被重视的体征。此种情况如出现在未绝经的妇女,尤其随月经周期有些大小变化时,多属生理性。如果增厚组织长期存在,与月经周期变化无关,或日益增厚及范围增大,尤其出现在绝经后妇女时,必须予以重视。
(3)乳头糜烂经反复局部治疗无效,多应考虑派杰病,作细胞涂片阳性比例很高,均应及时作出诊断。
(4)乳房痛,在绝经前妇女,尤其随月经周期改变,痛的程度也有或轻或重的不同变化时,多属生理性。如痛为局限性,有固定的部位,与月经周期无关或为绝经后妇女,均应查明原因。
(5)不明原因的乳晕皮肤水肿、乳头回缩以及乳房皮肤局限性凹陷等,均需认真查清原因。
总之,早发现和早治疗无疑是乳癌防治的发展方向。当前迫切需要的是,大力普及早期乳癌的检诊知识,广泛开展乳癌普查和妇女自查乳腺,以期早日实现提高生存的可能和降低病死比例的目的。
四、乳腺癌的预防方法
为避免患乳癌,女性应具备一些“预防乳癌”的基本知识,以下简单说明:
1、多摄取含丰富纤维素的食品
肥胖和体重的增加都有可能导致乳癌发生。平时应少摄取动物性脂肪,多吸收纤维性的食物、蔬菜、水果、谷类和豆类,进而减少身体中可能导致乳癌的雌激素,降低乳癌的发生的可能。
2、养成运动好习惯
据医学专家统计,经常运动的女性,患乳癌的可能比不运动的女性低30%。多做运动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能预防乳癌的发生。
3、定期作乳房检查
①年龄在20-40岁的女性,应于每月例假过后一周内做一次乳房自检;每隔2年,由专业医师做一次临床检查或乳房摄影术。
②年龄在40-49岁间的女性,除每月定期做乳房自检外,每年做一次专业性的乳房检查比较好。
③年龄在50岁以上的女性,每月应定期做乳房自检,且每年须做一次临床乳房检查和乳房X光摄影。
虽说女性都有患乳癌的危险,只要您坚持做到了以上这些,必能远离乳癌的威胁,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功效。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男性得乳腺癌吗 下一篇: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