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瘤,对许多人还是个陌生的名字,但它却占了儿童肿瘤的20%,成人肿瘤的1%。肉瘤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恶性肿瘤,它无处不在,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发病不分年龄、性别、种族和宗教信仰,遍布全球各地,然而它却是一种被忽视的肿瘤。
六成病人就诊时已是中晚期
什么是肉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专科王晋副教授解释,来源于间叶组织(包括结缔组织和肌肉)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常见于肢体的深部,如皮下、骨膜及长骨两端。如骨肉瘤以青年人为多,好发于四肢,发展迅速,病程短。常见的还有平滑肌瘤、淋巴肉瘤、滑膜肉瘤等。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肉瘤的发病的可能占儿童肿瘤的15-20%,成人肿瘤的1%。全球各地有成千上万个病人和他们的家人正在和肉瘤做不懈的斗争。
为什么肉瘤是一种危险的肿瘤?王晋解释,这是因为人们缺乏对肉瘤的认识,早期临床症状未能引起重视,导致60%的病人就诊时已为中晚期。且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被误诊为损伤或关节炎等,50%的病人因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而延误病情,确定诊断时,肿瘤往往很大,手术切除困难或已经发生转移,面临因术后局部复发被迫截肢或发生远隔转移危及生命的双重威胁。
夜间痛是早期典型症状
肉瘤如何能被早期发现?王晋介绍,肉瘤患者发病早期四肢常有不规则的隐痛不适,与运动无关,夜间痛明显。渐出现肿胀、肿块,并伴有皮温升高,静脉怒张等表现。肿块不断增大,症状有日益加重的趋势时,要及时到各医院的骨肿瘤专科就诊。
由于肉瘤的分类和诊断极为复杂,单纯依靠临床检查和影像学很难作出正确的诊断,活检是绝大部分肉瘤诊断的必要途径,可以说是肉瘤诊断的“金标准”。活检又分为穿刺活检和切开活检。切开活检往往在穿刺活检失败后进行,切口约6-8厘米, 创伤大,恢复较慢。一些医院开展切开活检后,给二次广泛切除肿瘤的保肢手术带来困难,使患者丧失保肢的机会。穿刺活检是利用粗套管针,有费用低、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穿刺后第二天就可以应用化疗药物,这种方式更受推崇。
轻信局部外敷会贻误治疗
王晋介绍,肉瘤在诊治上易出现一些误区。比如诊断不明的情况下做“小手术”或切开活检,使患者丧失保肢手术和长期生存的机会。不正规的化疗更容易诱发化疗耐药,延误治疗的有效时间,导致治疗失败。手术后适当地应用中医中药进行辅助治疗,能达到调血理气、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但是如果希冀单纯依靠局部中药外敷和内服中药作为“包治”手段,只能延误治疗时机,发生肺转移而死亡。
他建议,肉瘤发现越早治治疗结果果越好,规范化综合治疗是肉瘤治疗的关键。首诊首治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保留肢体功能,治疗的有效时机为第一次手术。手术后结合放化疗的综合个体化治疗方案,安全保肢比例达到90%以上。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骨髓瘤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下一篇:骨软骨瘤 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