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癌是滋养细胞疾病恶性程度很高的一种。早期就可通过血行转移至全身,破坏组织或气管。病人多为育龄妇女,其中50%继发于葡萄胎,少数发生于足月产、流产及异位妊娠后。
(一)阴道流血 在产后、流产后,特别在葡萄胎清宫后有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少不定。少数原发灶已消失而仅有继发灶者,则无阴道流血,甚至出现闭经。
(二)假孕症状 由于肿瘤分泌的hCG及雌、孕激素的作用,使乳头、外阴色素加深,阴道及子宫颈粘膜也有着色,并有闭经、乳房增大、生殖道变软等症状。
(三)腹部包块 因增大的子宫或阔韧带内形成血肿,或增大的黄素囊肿,患者往往主诉为下腹包块。
(四)腹痛癌细胞侵蚀子宫壁或子宫腔积血所致,也可因癌组织穿破子宫或内脏转移所致。
(五)转移灶表现:
1.肺转移 绒癌因其血运转移的特点,故肺部很为多发,因转移的部位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症状,如咳嗽、血痰,反复咯血。肺X摄片检查可见片状、棉球状、结节状阴影。
2.阴道转移 癌细胞经宫旁静脉逆行至阴道所致,发生的可能仅次于肺,其特征为紫红色的结节,突出于阴道粘膜面,为柔软而实质的肿块,如表面破裂,可引起大量流血,甚至致命。
3.脑转移 常继发于肺转移之后,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很早期,是脑动脉内瘤栓期,造成局部缺血,出现一过性症状,如腿软跌倒、失语、失明,经几秒钟或几分钟后即恢复。以后在小动脉内形成动脉瘤,继续生长发展,产生破坏性症状,造成蛛网膜下腔及附近脑组织出血,主要的症状为头痛、偏瘫、呕吐、平衡失调、视觉障碍、失语、高热、抽搐,以至昏迷,如引起脑疝,病人可突然死亡。
4.肝、肾、消化道转移 转移灶小而未破裂出血,不易被发现,若破裂出血,则有相应脏器的症状。
刚有过葡萄胎、流产、分娩等怀孕情况的女性,突然出现不规则、淋漓不净的阴道出血,血量多少不定。有过葡萄胎或锓蚀性葡萄胎的女性,多为治疗结束后过了一段时间又出现阴道出血。也有些女性开始先是短期闭经,之后又出现淋漓不净的阴道出血。原发灶已消失而仅有继发灶者,则无阴道流血,甚至出现闭经。检查时可发现子宫增大、较软,形状不太规则,阴道内有陈旧的血性分泌物,并伴有臭味。
绒癌多发生在子宫,但也有子宫内未发现原发病灶而只有转移灶出现,子宫绒癌可形成单个或多个宫壁肿瘤,呈深红、紫或棕褐色,直径2~10cm,为出血坏死组织,肿瘤可突入宫腔,入侵宫壁或突出于浆膜层,质脆,极易出血,宫旁静脉中往往发现癌栓,卵巢可形成多囊性黄素囊肿。
绒癌紧张始发于子宫,除了体现为阴道连续不规矩出血外,有的还可在下腹部摸到肿块;要是癌肿穿破子宫壁,则可导致腹腔内大出血。绒癌破坏力极强,癌细胞很早便可随血流转移到身段其他部位,在阴道、肺。脑、肝、肾等器官形成转移癌,并出现阴道结节,咯血、头痛、偏瘫、血尿等症状。
绒癌晚期因反复阴道大出血,可引起严重贫血、失血性休克、盆腔和腹腔感染、发热、蛋白尿等。如绒毛膜癌已侵入子宫肌壁问而子宫内膜病变较轻者,可无阴道流血。
绒毛膜癌的滋养细胞很早侵入宫旁组织的静脉内,由此逆行而转移到阴道,上行经右心而至肺,再由肺继发转移而扩散致全身各主要器官,如脑、肝、肾、胃肠等。
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多在葡萄胎、流产及正常产后发生。绒毛膜癌(以下简称绒癌)病变始于子宫,可使子宫增大变软,病灶深在者可在子宫浆膜上见到紫蓝色结节,剖视子宫病灶可见局部呈暗红色,边界不甚清楚,组织脆并伴有出血坏死。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绒毛膜癌的影像学检查 下一篇:绒毛膜癌转移患者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