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绒毛膜癌大家肯定有所陌生。绒毛膜癌俗称“鬼胎”,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以后。其发病情况大约为0.0001%~0.36%,少数可发生于异位妊娠后,多为生育年龄妇女。偶尔发生于未婚妇女的卵巢称为原发性绒毛膜癌。在50年代,死亡人数很高,近年来应用化学药物治疗,使绒癌的预后有了显著的改观。
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但是有些女性临床上,常在葡萄胎排出后,有持续或间断的阴道流血,子宫增大,血或尿 HCG定量升高,发生转移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因为这些症状不明显,易与其它疾病相混淆,
1、滋养细胞假性瘤
有种种名称,除滋养细胞假性瘤(Kurman,1976)外,还有合体细胞瘤(“Syncytioma",Qwing,1960),非典型绒毛膜癌(atypical choriocarcinoma,Merdrand,1959),均指组织学与临床不具有典型绒癌现象,亦不转移之“持续型良性绒毛膜侵蚀病变”("an unusually persitent formof benign chorionic invasion"),为胎盘附着处合体滋养细胞反应性增生,形成瘤状。在组织学上,合体滋养细胞也每每表现出多形性,也出现大的奇形怪状的核。不存在绒毛结构。与绒癌鉴别是困难的,但根据无核分裂象、缺乏细胞滋养细胞亚没有侵犯子宫深肌层而造成破坏的倾向等,可与绒癌鉴别。
2、恶性葡萄胎
一般认为恶葡只发生于葡萄胎后而绒癌可发生于足月产后、流产后(包括宫外孕、自然流产或人工流产)。继葡萄胎后恶变者,绒癌及恶葡均有可能。但在发生时间上有差异。根据北京协和医院的经验,葡萄胎排出后半年内恶变者,绝大部分(96.5%)为恶性葡萄胎,一年以上恶变者绝大部分(92.85%)为绒癌。6个月至1年间发生者恶葡与绒癌各占半数。故就一般论,间隔时间愈长,绒癌的可能性愈大。
3、合体细胞子宫内膜炎
足月产后,特别是流产或葡萄胎排出后,刮宫或切除子宫病检可在浅肌层内尤其是胎盘附着部位,可见有散在的滋养细胞(以合体滋养细胞为主)及炎性细胞,乍看好象肿瘤图象,但深肌层亚无浸润。血或尿内hCG测定亦多为阴性。故不属于滋养细胞疾症范围。一般经过完全刮宫后即可逐渐恢复正常。Park(1981)认为合体细胞子宫内膜炎一词亚不适当,因参与良性侵蚀的细胞为单核,而非合体与多核(non-syncytial and multi-nuclear),且无明显的炎症过程。
可根据病史,体征,转移症状及各种辅助检查,可获得正确诊断。
1.临床特点:凡葡萄胎 ,产后或流产 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不能如期复旧,较大而软,应想到绒毛膜癌的可能。
2.血或尿内HCG测定:滴定度升高或者血、尿内HCG阴性后又出现阳性者。
3.X线肺片:可见肺部有球样阴影,分布于两侧肺野,有时仅为单个转移病灶。或几个结节融合成棉球,团块状病变。
4.病理诊断:子宫肌层内或其他切除的脏器中,可见大片坏死组织和凝血块,在其周围可见大量长单活跃的滋养细胞,不存在绒毛结构
辅助检查
(1)血和尿HCG测定 根据大量临床病例观察,足月产或流产后血内HCG测定显示多迅速转为阴性,个别的病例尿妊娠试验转阴时间较长,但无超过一个月的,葡萄胎排出后,一般不超过2个月HCG测定即为阴性。
(2)X线诊断 因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很早就发生转移,尤其肺转移,故X线检查是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手段,绒癌肺转移在X线上的表现分为:片状阴影和球形阴影。
(3)CT和核磁共振检查 CT对发现肺部较小病灶和脑、肝等部位的转移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磁共振主要诊断脑和盆腔病灶。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人流术后出血,警惕绒毛膜癌! 下一篇:绒毛膜癌要做哪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