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癌简称绒癌,它是恶性程度很高的一种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它的特点是滋养细胞失去了原来绒毛或葡萄胎的结构,之后侵入子宫肌层,不仅造成局部坏死出血等严重破坏,并早期就通过血行转移至其他脏器或组织,进而导致死亡发生。
子宫不规则增大,表面可见一个或多个紫蓝色结节,剖面呈暗红色,常伴有出血,坏死、感染、病灶质软而脆,可突入宫腔,亦可浸润破坏浆膜层达到宫旁组织,也可随血流播散,转移至任何器官组织。微观滋养层细胞高度增生,排列紊乱无绒毛样结构,有成堆的合体细胞及郎罕氏细胞。
绒癌破坏力极强,癌细胞很早便可随血流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在阴道、肺、脑、肝、肾等器官形成转移癌,并出现阴道结节,咯血、头痛、偏瘫、血尿等症状。凡是在人工流产后,阴道持续流血,子宫恢复不好,血或尿液HCG测定持续高值者,应高度警惕绒癌。为了排除吸宫不全等情况,可刮宫做病理检查加以鉴别。
目前我国在治疗绒癌方面的成功经验,已居国际领先地位,许多年轻妇女经过单纯药物治疗,不仅治疗了绒癌,还能生儿育女。人工流产术本身并不会增加绒癌的发病的可能,但绒癌与妊娠有关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因此,良好的避孕措施,才是预防绒癌的关键所在。
绒癌主要始发于子宫,除了表现为阴道持续不规则出血外,有的还可在下腹部摸到肿块;如果癌肿穿破子宫壁,则可导致腹腔内大出血。绒癌破坏力极强,癌细胞很早便可随血流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在阴道、肺、脑、肝、肾等器官形成转移癌,并出现阴道结节,咯血、头痛、偏瘫、血尿等症状。凡是在人工流产后,阴道持续流血,子宫恢复不好,血或尿液HCG测定持续高值者,应高度警惕绒癌。为了排除吸宫不全等情况,可刮宫做病理检查加以鉴别。
(一)阴道流血:在产后、流产后,特别在葡萄胎清宫后有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少不定。少数原发灶已消失而仅有继发灶者,则无阴道流血,甚至出现闭经。
(二)假孕症状:由于肿瘤分泌的hCG及雌、孕激素的作用,使乳头、外阴色素加深,阴道及子宫颈粘膜也有着色,并有闭经、乳房增大、生殖道变软等症状。
(三)腹部包块:因增大的子宫或阔韧带内形成血肿,或增大的黄素囊肿,患者往往主诉为下腹包块。
(四)腹痛:癌细胞侵蚀子宫壁或子宫腔积血所致,也可因癌组织穿破子宫或内脏转移所致。
(五)转移灶表现:
1.肺转移:绒癌因其血运转移的特点,故肺部很为多发,因转移的部位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症状,如咳嗽、血痰,反复咯血。肺X摄片检查可见片状、棉球状、结节状阴影。
2.阴道转移:癌细胞经宫旁静脉逆行至阴道所致,发生的可能仅次于肺,其特征为紫红色的结节,突出于阴道粘膜面,为柔软而实质的肿块,如表面破裂,可引起大量流血,甚至致命。
3.脑转移:常继发于肺转移之后,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很早期,是脑动脉内瘤栓期,造成局部缺血,出现一过性症状,如腿软跌倒、失语、失明,经几秒钟或几分钟后即恢复。以后在小动脉内形成动脉瘤,继续生长发展,产生破坏性症状,造成蛛网膜下腔及附近脑组织出血,主要的症状为头痛、偏瘫、呕吐、平衡失调、视觉障碍、失语、高热、抽搐,以至昏迷,如引起脑疝,病人可突然死亡。
4.肝、肾、消化道转移:转移灶小而未破裂出血,不易被发现,若破裂出血,则有相应脏器的症状
绒毛膜癌症的预防。
1.广泛开展优生优育、计划生育知识普及,做好避孕工作,减少妊娠机会。文明性生活,防止性病传播,人流术后组织送病理。
2.绒癌症近期治疗后巩固化疗1~3个疗程,以后每周测定血β-HCG一次,正常者3个月后再巩固化疗一次,以后每半年化疗一次,2年不复发者不再化疗。
3.良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恶变机会,据目前文献报道约为10%~20%,故随诊工作持续至少2年,有条件者应长期随诊。
4.绒癌症治疗后对要求生育期的妇女严格避孕2年,为防止β-HCG值受避孕因素影响,很好采取男用避孕套和女用阴道隔膜双生避孕法。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阴道不规则出血警惕绒毛膜癌 下一篇:绒毛膜癌的病因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