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中的“翻花疮”、“恶疔”、“石疔”、“石疽”、“失荣”、“赘瘤”均属于皮肤癌的范畴,因此在治疗的时候要进行皮肤癌的中医辨证的施治,皮肤癌的中医辨证主要有阴阳辨证、虚实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等。
一、阴阳辩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证多见形寒肢冷,语声低怯,翻花疮成菜花状,质地硬,出血不止,精神萎靡,舌质淡红,胖嫩,苔薄白,脉沉细。阳证多见:面色赤红,发热心烦,燥动不安,小便短赤,大便于结,皮肤肿物有流液恶臭,舌质红绛,脉洪大,苔黄燥等。
二、虚实辨证
这里的虚指的是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虚证则补,实证则攻,虚实辨证指导着临床治疗。皮肤癌的虚证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肿物破溃经久不愈,病程长,面色苍白或萎黄,乏力,自汗,肢冷,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迟等。实证多见:皮肤肿物破溃,流脓血,恶臭经久不愈,心烦易怒,胸胁苦满,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等。
皮肤癌的发生,本质上是正气虚弱,但初期不明显,中晚期虚象较显著,扶正培本为根本大法。由于肿瘤的特异性,临床症状常有虚实难辨的表现。初期多以实证为主,中晚期则虚实夹杂,要掌握虚实的相对程度。
三、气血津液辨证
临床多见血瘀、血虚、血热、痰湿等。血瘀为皮肤癌的发病原因之 ,气虚血瘀临床可见到皮肤肿物质地坚硬,刺痛,皮肤甲错,舌有瘀斑,脉涩等。气不摄血,可见肿物破溃渗血不止。气血两亏在皮肤癌中晚期,特别是出现远处转移者较多见。体内水液停聚,生痰浊,故皮肤浮肿。
四、脏腑辨证
皮肤癌的脏腑辨证多与肺、脾、肝、肾等脏腑有关。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皮毛易受外邪侵袭,通过皮毛,六邪入里。肺气虚则卫外不固,卫气低下,不能紧固肌腠,导致邪气易于入侵。补益肺气,调节肺之功能,有助于固护卫气。肝脏主藏血和主疏泄,调节人体气机的变化,肝喜条达,恶抑郁。肝气郁结,情志抑郁,可导致血瘀、水停、痰结等多种疾患。皮肤癌患者在临床中多有肝气不疏之症状。脾脏主运化而升清,运化五谷精微,濡养机体。皮肤癌以脾虚较多见,脾气虚则运化无权,津液内停可致纳呆、乏力、食欲不振、皮肤肿物溃后经久不愈等症状,又可致血瘀及痰湿等与皮肤癌有关的病理产物。肾脏主藏精,为先天之本。皮肤癌晚期大多有肾气虚的表现,如形体消瘦、盗汗、失眠、浮肿等。
五、病因辨证
外界的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侵犯人体,成为皮肤癌的诱因。祖国医学认为皮肤癌的形成,是一个机体内部邪正斗争消长的过程,正气虚弱则卫外无能,易受外邪的侵袭。人的情志过度变化会使人体生理变化导致疾病。情绪是一种心理反应,其变化可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中医历来十分重视情绪变化的致病因素,把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列为三因之首。《素问?举病论》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就是说,“七情”的剧烈变化,会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和脏腑的功能,会产生气滞血瘀、湿痰凝聚等病理变化。因此,古人主张“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情绪稳定,精神乐观,可以保持机体的阴平阳秘的平衡。
为了使患者的治疗更加具体化不需进行皮肤癌的中医辨证,则这方面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做的就很好,在治疗的时候专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伟达四位一体抗癌健康诊疗理念,扶正与祛邪并重,有效的拟补其他治疗方法的缺陷,提高治疗质量的同时减少治疗对患者的影响,治疗与健康同步,使患者的治治疗结果果很大化,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皮肤癌具体有哪些治疗方法? 下一篇:中医治疗皮肤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