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癌 > 皮肤癌治疗 > 正文

皮肤癌化疗副作用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0-12-14 09:50:58 浏览次数: 20

    皮肤癌疾病在我国发病的可能相对比较低,但在白色人种中却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如澳大利亚南部地区的皮肤癌发病的可能可高达650/10万,在美国的高加索人中,皮肤癌的发病的可能亦高达165/10万,为我国发病的可能的100倍。这可能与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关。在皮肤癌中以基底细胞癌很多见,占60%以上。各类皮肤癌的早期表现多为红斑状皮损,伴有鳞片状脱屑或痂皮样形成,仅凭肉眼观察非但难以区分其组织学类型,而且易与牛皮癣、湿疹等良性皮肤疾患相混淆,常需借病理检查才能确诊。
    皮肤癌患者经确诊后,有许多人都可以容易地被手术切除,但位于面部的皮肤癌,出于美容考虑,或肿瘤巨大、广泛破坏者,不适宜手术治疗。放射治疗适用于未侵犯骨或软骨的任何部位原发性皮肤癌。对如鼻、眼睑等特殊部位,放疗因不影响美容而优于手术。但放疗可引起皮肤颜色及结构改变,并持续多年,放疗对于手术后复发也适合,但在疤痕上发生的癌则治疗结果差。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应选择放疗。化学外科是用氯化锌糊剂固定肿瘤后,水平方向将其削下,送病检,如此反复一直至切缘无癌为止,适用于肿瘤范围较大,边界不清者,或手术放疗后广泛复发者。冷冻或激光治疗只适宜于小而表浅的基底细胞癌,这些治疗方法有发生疤痕的可能,应填重使用。药物治疗一般适用于老年人、多发、复发及表浅癌原位鳞癌和癌前病变,可用5%5-Fu油膏或0.1-0.2%博莱霉素(或平阳霉素)软膏搽患处。一般皮肤癌不必全身化疗,但在疤痕基础上发生或皮肤和粘膜交界处的鳞状细胞癌,免疫功能低下,以及有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者,也可考虑全身化疗。
  无论手术、放疗或其他治疗方法,对皮肤癌均有很好的治疗结果。但对皮肤及其附件的其他恶性肿瘤如皮肤汗腺癌、Merkle癌、皮脂腺癌等的治治疗结果果则极差。提高对此类癌瘤的识别能力,以达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目的,仍是改善皮肤及其附件恶性肿瘤预后的关键。
  一、皮肤癌的类型
  皮肤癌主要有三类型,三类型都可能是过分暴露于太阳光下所致,这至少是成因之一。来自太阳光的紫外线能够破坏皮肤细胞的遗传特性,导致癌前变化和癌细胞的生长。显而易见的是,皮肤的很表层是首先受到侵害的部分。三种主要的皮肤癌:基底细胞癌(或侵蚀性溃疡)、鳞状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瘤,均见于称为表皮的皮肤表层。
  三类皮肤癌中常见的是基底细胞癌,若不及早治疗,会引起局部组织糜烂,但是不会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鳞状细胞癌得不到适当治疗,则会扩散。尚幸这两类皮肤癌生长速度缓慢,几乎所有病例均可治疗。鳞状细胞癌有时见于绝经后妇女的外阴,那就比较难以处理。
  恶性黑色瘤于三者中很为少见,通常由人体上既有的痣变成,属黑素细胞的癌症。这是很严重的一种皮肤癌,发病后即迅速扩散。
  二、皮肤癌化疗方案
  1、局部治疗:主要是局部外涂、局部敷贴及局部注射。早年用0.5%秋水仙胺软膏做肿瘤局部外涂,效果较好。近年用5-Fu软膏和博莱霉素软膏,同样取得较好的效果。
  (1)博莱霉素:一般用0.1%或2%的软膏,每日涂1~2次,一般无不良作用。软膏可以在室温下保存6个月其效价不降低。
  (2)氟尿嘧啶:一般临床用0.5%的软膏,每日涂l~2次,对表浅的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原位癌,治疗结果甚好。
  2、全身治疗
  (1)适应症:对在原有疤痕基础上发生的鳞形细胞癌、皮肤与粘膜交界处的鳞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以及发生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需用全身化疗。
  (2)BLM对向外增殖型的鳞癌效果较好,给药方法为10mg肌肉或静脉注射,每周二次,300~400mg为一疗程。
  (3)PEP(匹莱霉素):不但对原发灶敏感对淋巴结转移病例也取得30%左右的有效情况。用法:一次5mg,每周6次肌肉注射,停药l天,重复5~7次。
  (4)DDP和ADM联合应用:化疗方法为DDP 75mg/m2静脉滴注,配合水化,即大量输液并给利尿剂,ADM 50mg+注射用水40ml在5分钟内注入。间歇3周,所有病人都接受足够的化疗,化疗过程中缓解比例为87%。
  (5)羟基它里宁治疗:对癌细胞有极强的杀伤作用,能够干扰和阻断癌细胞分裂增殖,抑制癌细胞DNA复制和基因开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使癌细胞缺血调亡。
  三、化疗副作用水果能抵挡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化疗药物并不能有的放矢地“靶向”治疗肿瘤,往往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组织细胞产生一定影响和损伤,所以在产生治疗作用的同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非常之多,常见的有:
  1、即刻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心律失常、注射部位疼痛。
  2、早期反应,比如恶心呕吐、发热、食欲减退、腹痛、膀胱炎等。
  3、中期反应,多表现为出现骨髓抑制,在1—3周内出现,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皮肤和黏膜反应、口腔溃疡、腹泻、皮疹、脱发以及肾脏毒性。
  4、延迟反应,常于数月内出现,如皮肤色素沉着,损伤人体重要器官或系统,如阿霉素引起心肌损害,平阳霉素引起肺纤维化,氨甲喋呤引起的肝毒性,顺氯氨铂引起肾毒性。化疗药还能引起人体内分泌的改变,出现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正是化疗药物存在如此之多的不良反应,许多患者不能耐受,不得不减低化疗药物的剂量,甚至放弃化疗。不过,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儿童肿瘤学副教授卡拉·M·凯利和她的同事经过研究发现,如果提高白血病儿童体内的抗氧化剂(维生素A、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水平,有助于他们抵抗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取得更好的治治疗结果果。
  抗氧化剂具有保护身体,防止化疗药物损害体细胞、破坏免疫系统,还能预防化疗药物导致的各种感染。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的研究就已经发现抗氧化剂能够帮助成人肿瘤患者更好地耐受化疗。因此,专家建议,肿瘤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特别要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水果和蔬菜,比如可以多吃胡萝卜、杏仁、猕猴桃、菠菜、南瓜等。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癌症协会的发言人何曼·凯特洛夫博士表示:很好尽量从食物中摄取抗氧化剂,千万不要滥用维生素药片等,它们可能会影响化治疗结果果,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四、皮肤癌的饮食
  皮肤癌患者的饮食对于皮肤癌患者的健康有很大的作用,如何饮食更是关系到患者的健康,通常来说皮肤癌患者应多吃以下食物:
  1、宜多吃高营养食物,防治恶病质,如乌骨鸡、鸽子、鹌鹑、牛肉、猪肉、兔肉、蛋、鸭、豆豉、豆腐、鲢鱼、鲩鱼、刀鱼、塘虱鱼、青鱼、黄鱼、乌贼、鲫鱼、鳗、鲮鱼、鲳鱼、泥鳅、虾、淡菜、猪肝、鲟鱼。
  2、宜多吃能增强免疫力、抗皮肤癌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扁豆、薏米、菱、金针菜、香菇、蘑菇、葵花籽、猕猴桃、无花果、苹果、沙丁鱼、蜂蜜、鸽蛋、牛奶、猪肝、沙虫、猴头菌、鲍鱼、针鱼、海参、牡蛎、乌贼、鲨鱼、老虎鱼、黄鱼鳔、海马、甲鱼。 
  3、恶心、呕吐宜吃莼菜、柚子、橘子、枇杷、粟米、核桃、玫瑰、杨桃、无花果、姜、藕、梨、冬菜、芒果、乌梅、莲子。
  4、便血宜吃淡菜、龟、鲨、鱼翅、马兰头、金针菜、猴头菌、蜂蜜、荠菜、香蕉、橄榄、乌 梅、木耳、羊血、蚕豆衣、芝麻、柿饼、豆腐渣、螺等。
  5、腹泻宜吃鲨鱼、扁豆、梨、杨梅、芋艿、栗子、石榴、莲子、芡实、青鱼、白槿花。
  6、腹痛宜吃金橘、卷心菜、比目鱼、鲎鱼、蛤蟆鱼、沙虫、海参、乌贼、黄芽菜、芋头花。
  7、防治化疗副作用的食物:猕猴桃、芦笋、桂圆、核桃、鲫鱼、虾、蟹、山羊血、鹅血、海蜇、鲩鱼、塘虱、香菇、黑木耳、鹌鹑、薏米、泥螺、绿豆、金针菜、苹果、丝瓜、核桃、龟、甲鱼、乌梅、杏饼、无花果。
  另外,选用核桃仁、桑椹、白木耳、香菇、菱角、苡米粥、黄鳝等。化疗期间,由于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难免会使正常的细胞受到一定损害,产生相应的不良反应,如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减少、消化道粘膜溃疡、脱发等。化疗时气血两损,宜常服养气之品,选用核桃仁、桑椹、白木耳、香菇、菱角、苡米粥、黄鳝等病人;宜补充高蛋白质食品,如奶类、瘦肉、鱼、动物肝脏、红枣、赤豆等。河蟹、黄鳝、黑鱼、牛肉等也有助于升高白细胞。如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增加健脾开胃食品,如山楂、白扁豆、萝卜、香蕈、陈皮等。
  常用皮肤癌食疗方法介绍:
  1、藕粉粥、粳米粥。水开入藕粉,成糊状即可,也可直接用开水冲泡。粳米可适当加入大枣等同煮,成粥样。此二方能补气养血,特别适合皮肤癌手术后食用。
  2、上汤菠菜、泥鳅汤。菠菜可用高汤烫熟,减少营养元素的流失;泥鳅入水煮熟即可,也可加入枸杞、山药等中药同煮。此二方能滋阴养液,能减轻放疗的副作用。
  3、菱粥、薏苡仁粥。菱粉可用开水冲泡,也可入水煮成糊状;薏苡仁煮粥,可加入核桃粉、菱粉等。此二方能补气养血,减轻化疗的副作用。
  除了这些具体的食谱外,皮肤癌患者还可有针对性的多吃白木耳、香菇、桑椹、黄鳝、扁豆、龙眼、荔枝、胡萝卜、香蕉、甘蔗等食物,对皮肤癌患者都有好处。
  专家提示:随着晒伤来的可能是皮肤癌
  日光晒伤是指在短时间内大量接触紫外线的照射而引起的一种光毒反应。轻者照光的局部皮肤红肿,重者出现水疱。累加晒伤的次数越多。造成的损伤越严重。一般情况下,人体的细胞损伤后会自身修复,如果没有自然修复或自然修复能力不强的话,若人体细胞发生突变,就有可能患上皮肤癌,尤为可能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而患有遗传性皮肤病的人,经反复晒伤,就更容易得皮肤癌。例如患有着色干皮病的人,晒伤后,机体就不能自然修复,反复、累加晒伤会使人患上皮肤癌。
  因此,有皮肤病遗传背景的人更要在夏季避光防晒,因为这种人患日光性皮肤癌的可能要远远超出没有遗传背景的人,如基底细胞癌、鳞性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
  此外,人在幼年和儿童时期,皮肤更容易晒伤,所以专家建议广大家长在夏季带孩子到露天游泳场、海滨及野外娱乐场所游玩时,年轻人在夏季外出度假和野游时,也应该做好防晒的保护措施。外出时应撑伞,着长袖衣服,在露出的部位的皮肤上涂防晒霜。已发生晒伤者要到荫凉处,用冷水湿敷患处皮肤,让皮肤上的温度降下来,晒伤严重者及时找皮肤科医生帮助治疗。
   皮肤癌流行特征:
   人种:根据资料显示:皮肤肿瘤的发病的可能与地区、人种有显著的关系。据调查,世界上皮肤癌发病的可能很高的是那些经常受强烈紫外线照射的白人,而黑人、亚洲人以及不经常受到紫外线照射的人发病的可能较低。
  地区:皮肤肿瘤在全部肿瘤中所占人数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在不同的国家,皮肤癌发病的可能的高低也同它在全部癌肿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关的。
  年龄:皮肤癌主要发生在30~70岁,年龄越大发病的可能越高,但是,不同种类的皮肤癌之间有差异。基底细胞癌和某些黑素瘤多发生在老年人有严重日光变性的皮肤,结节性黑素瘤和鳞状细胞癌则常见于年龄较轻的人。在青春期之前是很少患皮肤癌的。
  部位:皮肤肿瘤并无明确的发病部位。一般而言,皮肤癌好发于长期受紫外线照射的外露部分的皮肤和受力摩擦较多的皮肤。
  其他:在我国,皮肤癌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十一位。皮肤癌的早期诊断比例依然很低。老年人的皮肤可能有些癌前期的表现,其中以老年性角化瘤、白斑病为多见,还有一些慢性皮肤病,如烧伤或外伤后的瘢痕疙瘩、多年不愈的慢性溃疡、慢性皮炎、老年皮肤疣、慢性瘘管或窦道、放射性溃疡等,如果经过正规治疗,这些病变反而增大,或者破溃、变硬、变厚、色素加深、角化过度,甚至还会出血,这时,应该警惕有皮肤癌的可能。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