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多发生于患者的裸露部位,临床上通常分为两类,包括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患者常见发病部位包括患者头、面、颈及手背;也见于口腔粘膜、唇、舌、外阴等部位。鳞状细胞癌发病很高,基底细胞癌发病较低,约10∶1.5。
基底细胞癌占皮肤癌总数的大部份。这种癌生长非常缓慢,一般不会扩散到身体的其它器官。鳞状细胞癌也很少扩散,但它扩散的可能性要比基底细胞癌要大。 皮肤癌必须尽早诊断及治疗,因为它们会侵入并破坏周边组织。
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有时也叫做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皮肤的另一种癌症是黑色素瘤。这种癌症始发于黑色素细胞中。
预防:1.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度el光直射和曝晒,使用遮阳工具;避免过多接触紫外线、x线等各种射线。
2.加强对职业性毒害的高危人群的防癌教育和定期普查,避免长期接触煤焦油物质、砷剂和化学致癌剂,职业接触者应当注意在工作中加强防护,以预防皮肤癌的发生。
3.对长期不能治疗的慢性溃疡、慢性炎症和黏膜白斑等要积极治疗并定期检查,有助于预防皮肤癌的发生。
4.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病人的主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紧张情绪。
5.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的发生。
引发皮肤癌的原因有很多,紫外线是很大的元凶之一,但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酸性液体接触皮肤会致癌,何况酸雨不是强酸,只不过是PH值偏低,很多带来皮肤的刺激性反应。医生认为,火山灰扩散区漂浮的细小颗粒可能会诱发人呼吸道疾病。所以“火山灰酸雨会引发皮肤癌”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有研究表明,硫和氮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弱酸性降水可溶解地壳中的矿物质,供动、植物吸收。但如果酸度过高,就可能使生态系统遭受损害。在土壤盐基饱和度低的地区或土层薄的岩石地区,酸性雨水降落地面后得不到中和,就会使土壤、湖泊、河流酸化。
当湖水或河水的pH值降到5以下时,流域内的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金属(例如铝)就会被溶解进入水中,毒害鱼类,使其繁殖和发育受到严重影响。水体酸化还会导致水生生物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耐酸的藻类、真菌增多,而有根植物、细菌和无脊椎动物减少,有机物的分解比例降低。因此,酸雨可导致湖泊、河流中鱼类减少。
皮肤癌的临床分期:
1.TNM分期
原发肿瘤(T)分期:
T:无法对原发肿瘤作出估计。
Tx:未发现原发肿瘤。
T0:原位癌。
Tis:肿瘤很大直径≤2cm。
T1:肿瘤很大直径>2cm,但≤5cm。
T2:肿瘤很大直径>5cm。
T3:肿瘤侵及深部皮肤下的结构,如软骨、骨骼肌或骨。
注:若同时有多个肿瘤,应以这些肿瘤中T项分类中很高的为难,并在括弧中指明肿瘤数目。
区域淋巴结(N)分期:
Nx:无法对区域淋巴结作出估计。
N0:未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分期:
Mx:不能确定有无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2.临床分期:
O期:TisN0M0。
Ⅰ期:T1N0M0。
Ⅱ期:T2N0M0T3N0M0。
Ⅲ期:T4N0M0;任何T,N1,M0。
Ⅳ期:任何T,任何N,M1。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美容也会诱发皮肤癌 下一篇:如何做好皮肤癌的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