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脑瘤 > 脑瘤治疗 > 正文

脑瘤手术后转移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3-03-14 08:35:16 浏览次数: 20

  脑瘤外科术很难完全根除病变组织,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脑瘤术后发生转移的可能在60%以上,不管病期有多长,手术切的有多干净,脑瘤术后大多还会出现复发和转移。脑瘤手术后转移与脑瘤病人的心态,体质,饮食有直接的联系,饮食不洁,体质残弱,身心不健康,是导致脑瘤恶化的元凶,因此预防脑瘤术后转移应该解决这些问题。

  中医治疗脑瘤手术后转移比较全面,中医治疗是对症治疗,辩证用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益气活血,清热解毒,是很适合脑瘤手术后转移的诊疗理念,可逐步的清除体内的病菌,同时注重体质的加强,多进行体育锻炼,保证体质的提高,辅助药物的吸收。

  一、脑瘤手术后转移途径

  1、颅内转移

  又称种植性转移,产生这种转移的条件是肿瘤富于瘤细胞而较少间质,因此瘤细胞容易脱落;或因瘤组织暴露于脑脊液的通路内,脱落的细胞要被带至远处或沉积于是脑室壁上。符合以上条件的肿瘤有第四脑室的髓母细胞瘤和脑室壁上的室管膜母细胞瘤。

  此外,脉络丛乳头状瘤及突入脑室的其他胶质瘤亦见有报道。有时肿瘤并不接近脑室或蛛网膜下腔,但手术、特别是肿瘤活检或部分切除,可使瘤细胞脱落而散布于蛛网膜下腔,增加这种转移的机会。转移结节大多位于颅底各脑池及脊髓蛛网膜下腔。

脑瘤手术后转移

  2、颅外转移

  一般较少见,主要原因是机体的循环系统内具有较强的排斥游离的脑瘤细胞的能力,同时颅内又缺乏赖以转移的淋巴管道。另外颅内肿瘤大多数要求较高的生长环境与条件,转移至颅外后常因不能适应环境而需要较长时间的潜伏期才能发病。而颅内肿瘤病人的生存期短,在转移灶尚未被发现前就可因颅内压增高或因危及生命中枢而死亡。但这些妨碍颅外转移的条件可随着治疗的不断进步而消失。

  首先颅内肿瘤经手术摘除及综合治疗后,病人的生命得到延长;另外手术中接触硬脑膜、头皮及颅外软组织机会大为增加,有时甚至发生瘤细胞直接进入开放的淋巴管与血管腔内、使术后肿瘤在硬脑膜与颅外组织上复发的机会增多,而这些组织中的淋巴道为肿瘤的更远处转移提供了途径。文献报道过的颅外转移大多发生于手术后,甚至在有人认为手术是脑瘤颅外转移的必要条件。但也有自发的转移,特别是分肿瘤具有较大的浸润性,能穿越硬脑膜而侵入颅外组织时。

  文献报道过能向颅外转移的肿瘤有胶质瘤、脑膜瘤、原发性肉瘤等。在胶质瘤中以多形性胶质母细胞为很多,占1/3,其次为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及未分化胶质瘤。

  脑膜瘤转移以血供较丰富的血管母细胞瘤以上皮细胞型为很多。几乎身体各处都可发生转移灶,但很多见的部位是肺及胸膜,占33%;颈及纵隔淋巴结占22%;肝14%,脊柱及骨髓系统占9%,肾占6%,其他少见部位有心脏、卵巢、子宫、膀胱、腮腺、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胃、结肠、头皮、腹膜等。

  二、脑瘤手术后转移护理

  1、心理护理

  多数脑瘤病人在正常生活、工作中突然受伤或者由于疾病所致偏瘫等,这类病人的心理变化常表现为抑郁、愤怒、内疚,悔恨造成的本人及家庭悲剧。病人由于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个人生活、婚姻、工作、前途等会有许多顾虑。因此家属要对脑瘤患者进行关心、安慰和鼓励,使其正确对待疾病、正确对待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对前途树立信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坚强的毅力配合各项健康治疗护理工作。

  2、肢体功能锻炼

  脑瘤手术后出现偏瘫、卧床期间,家属协助作肢体被动功能锻炼。病情健康后鼓励作主动活动,如作站立练习。开始在有依靠下站立,如背靠墙、扶拐杖等,同时指导坐站练习、登台阶练习以改善下肢肌力。随着病情改善,从开始无依靠站立,逐渐过渡到步行。患侧上肢主要做各关节的主动练习,加强掌指关节活动与拇指的对指练习,以促进手功能顺利健康。

  三、脑瘤手术后转移治疗

  脑瘤手术后转移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后期治疗,也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脑瘤手术后转移治疗尤为重要。

  1、脑瘤手术后转移常见部位主要是肺、胸膜、肝、颈部及淋巴结等,多根据转移部位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转移症状。脑瘤转移主要是脑瘤的原发症状经手术治疗或放化疗后再次发生的,因此,脑瘤转移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已无法取得满意治疗结果,单纯的放化疗难度也很大,治疗结果差。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化疗结合中医中药进行针对性综合治疗脑瘤转移,治疗结果显著,广泛应用于临床。

  2、脑瘤转移后化疗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直接杀灭癌细胞和应激性提高血液中白细胞数量,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及增殖,结合中药的目的一方面是控制转移症状,另一方面在控制症状的同时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增强治疗结果的作用。

  临床上化疗药物中蒂清(替莫唑胺胶囊)是目前治疗脑胶质瘤效果较好的口服胶囊制剂,具有近100%的生物利用度及广谱的抗肿瘤活性,进入体内不经肝脏代谢广泛遍及全身,有效药物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在中枢神经系统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快速吸收,针对性强、特异性高、安全性好,专业治疗脑胶质瘤及转移瘤。

  3、中药治疗脑瘤转移通过血脑屏障归精入脑,穿破瘤体组织,阻断脑转移瘤组织的血液循环,使正常的脑细胞有序分列,直接进入瘤体起到吞噬消除作用,改善脑部微循环,增强血氧代谢、软化缩小瘤体。可见中医中药在脑瘤治疗的各个不同阶段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脑瘤转移后的患者选择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法是取得较好治疗结果的关键和前提,脑瘤转移的治疗应积极做到早期发现,一旦出现脑瘤转移症状应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争取将扩散转移症状控制在很初阶段,另外还应注重饮食及营养的搭配,从根本上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有效改善脑瘤转移症状,增强治疗结果。

  四、中医治疗脑瘤术后转移效果好

  转移是恶性脑瘤特有的生物学特性,是脑瘤病人致死的首要原因。现代医学除了手术、放化疗等方法外,尚无控制脑瘤转移的特有手段。中医以其独有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在控制脑瘤转移方面的优势已经有所体现,并得到医学界的重视及肯定。

  临床发现,脑瘤病人手术后出现转移多在3年之内,若手术不完全,转移出现的时间会更快。因此在这个时期,在治疗原则上,应把控制肿瘤转移作为“重中之重”。

  对于脑瘤病人而言,手术无疑是对机体的一次重大的打击,在术后1 年内应侧重在手术后调养上做文章。由于手术致机体正气亏虚,使癌瘤“乘虚而入”,而引发肿瘤的转移,所谓“至虚之处,乃容邪之所”。

  因而,在治疗上,应针对手术所造成的气、血、阴、阳虚损之证,采取益气、养血、补阴、温阳加以纠正,使癌瘤无藏身之所。而对因手术造成的痰、瘀、毒聚的邪实之证,应予化痰解毒、活血化淤之法加以祛除,使机体不因痰、瘀、毒之邪而造成机体功能失调,引发脑瘤的转移。

  放疗为脑瘤常用治疗手段之一,临床上,要有60- 70%的脑瘤病人接受过放疗。临床上,放疗所引发转移这一现象,被形象地喻为“赶鸭子”。

  有专家认为:“放疗是1/3 烤好,1/ 3 烤跑,1/ 3 没效。”目前,对于放疗促转移的原理考虑是放疗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脑瘤的转移。中医药在放疗过程中,常用养阴生津、活血化淤、清热解毒法则配合治疗。

  大量的临床研究称,放疗同时应用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抗脑瘤转移的作用。 化疗对于脑瘤有控制作用。然而,在临床上也经常见到由于化疗剂量大、患者体质差等因素,使患者免疫力下降,而促使肿瘤转移加快。

  因而,在治疗上,应遵循个体化等原则化疗。中医药常采用扶正培本、活血化淤、清热解毒等法则伍用化疗。以扶正培本为主,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控制肿瘤转移的目的。

  脑瘤之所以难治,就在于它的多发、复发和转移。目前很多医生只看瘤体是否切除干净、癌细胞是否全部杀死,轻视中医整体治疗,一味地放化疗,致使免疫力下降,不但不能完全解决术后复发和转移问题,还会增加复发和转移的危险。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脑瘤中医治疗医院 下一篇:脑瘤手术后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