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Meningiomas)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的可能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凡属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皆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可见于硬膜外。其它部位偶见。
良性脑膜瘤生长慢,病程长,其出现早期症状平均约为2.5年长者可达6年之久,一般来讲,肿瘤平均年增长体积为3.6%,因肿瘤的膨胀性生长,患者往往以头痛和癫痫为首发症状,依肿瘤部位不同,可以出现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老年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多见。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临床和细胞学特点将脑膜瘤分为典型脑膜瘤、不典型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其中恶性脑膜瘤占2%—10%。深部的脑膜瘤或者肿瘤与神经、血管、脑干有粘连者,手术难以做到全切,可以考虑治疗伽玛刀治疗脑膜瘤。
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对位置深、周围有重要神经血管众多的脑膜瘤,手术难以全切、复发的可能较高,即使有些脑膜瘤手术切除是可能做到,但是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风险影响了手术的治疗结果。因此,术后多辅以普通放射治疗。然而实践证明,普通放疗对残留临床上脑膜瘤虽然有效,但常常可导致较重的并发症。由此伽马刀放射治疗在治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伽马刀是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高能射线集中照射靶区,达到治疗的目的,不需要开刀,不需要全身麻醉,在治疗过程中病人保持清醒,甚至可以饮食,因而没有任何痛苦。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采取伽马刀治疗主要目的是控制肿瘤的生长,它的主要治疗依据有:
1、脑膜瘤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可以用较低剂量治疗,有足够的时间让肿瘤缓慢坏死。
2、膜瘤依靠影像多能作出诊断,多数并不需要病理学论断。
3、脑膜瘤易于在CT或MRI上显影且边界清晰,便于进行剂量计算,并可有效保护周边组织;
4、老年人发病的可能较高,不适宜手术治疗。
大量治疗经验表明,大脑凸面脑膜瘤,尤其是矢状窦旁脑膜瘤,即使体积较小,也容易产生长期、严重的放射水肿反应,应治疗手术治疗,残留部分再行伽玛刀治疗。颅底脑膜瘤放射反应较轻,体积较大者可采用分次伽玛刀治疗。对于高龄患者,由于肿瘤本身生长缓慢,可采用低剂量治疗,目的以控制生长为主,即所谓“人瘤共存”。
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的适应症
1、直径在30mm以内
2、脑膜瘤术后残留或者术后复发者
3、肿瘤位于高危险区如脑干、鞍上或者与大血管粘连者
4、患者高龄、身体状况差而不能耐受手术者
5、患者惧怕手术而不愿手术者。
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的治疗结果评价
1、脑膜瘤的治疗仍然以经典的手术治疗为治疗。但是,深部的脑膜瘤或者肿瘤与神经、血管、脑干有粘连者,手术难以做到全切,可以考虑治疗伽玛刀治疗。即使所有肿瘤做到手术全切,术后也仍然有复发。其5年复发的可能可达10-20%,15年复发的可能达30-40%;
2、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的有效标志为肿瘤生长停止或者肿瘤体积缩小。伽玛刀有效情况达90%以上,其治疗后5年复发的可能低于手术的复发的可能(小于10%);
3、 伽玛刀对于手术后残留或者术后复发的脑膜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据统计可以使近90%的患者免于再次手术,特别是位于脑干和颅神经附近的脑膜瘤;
4、放疗诱发的脑水肿是脑膜瘤伽玛刀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多数发生在治疗后1-6个月,体积较大的脑膜瘤水肿可以长达8-12个月。
良性脑膜瘤生长慢,病程长,其出现早期症状平均约为2.5年长者可达6年之久,一般来讲,肿瘤平均年增长体积为3.6%,因肿瘤的膨胀性生长,患者往往以头痛和癫痫为首发症状,依肿瘤部位不同,可以出现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老年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多见。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临床和细胞学特点将脑膜瘤分为典型脑膜瘤、不典型脑膜瘤和恶性脑膜瘤,其中恶性脑膜瘤占2%—10%。深部的脑膜瘤或者肿瘤与神经、血管、脑干有粘连者,手术难以做到全切,可以考虑治疗伽玛刀治疗脑膜瘤。
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对位置深、周围有重要神经血管众多的脑膜瘤,手术难以全切、复发的可能较高,即使有些脑膜瘤手术切除是可能做到,但是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风险影响了手术的治疗结果。因此,术后多辅以普通放射治疗。然而实践证明,普通放疗对残留临床上脑膜瘤虽然有效,但常常可导致较重的并发症。由此伽马刀放射治疗在治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伽马刀是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高能射线集中照射靶区,达到治疗的目的,不需要开刀,不需要全身麻醉,在治疗过程中病人保持清醒,甚至可以饮食,因而没有任何痛苦。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采取伽马刀治疗主要目的是控制肿瘤的生长,它的主要治疗依据有:
1、脑膜瘤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可以用较低剂量治疗,有足够的时间让肿瘤缓慢坏死。
2、膜瘤依靠影像多能作出诊断,多数并不需要病理学论断。
3、脑膜瘤易于在CT或MRI上显影且边界清晰,便于进行剂量计算,并可有效保护周边组织;
4、老年人发病的可能较高,不适宜手术治疗。
大量治疗经验表明,大脑凸面脑膜瘤,尤其是矢状窦旁脑膜瘤,即使体积较小,也容易产生长期、严重的放射水肿反应,应治疗手术治疗,残留部分再行伽玛刀治疗。颅底脑膜瘤放射反应较轻,体积较大者可采用分次伽玛刀治疗。对于高龄患者,由于肿瘤本身生长缓慢,可采用低剂量治疗,目的以控制生长为主,即所谓“人瘤共存”。
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的适应症
1、直径在30mm以内
2、脑膜瘤术后残留或者术后复发者
3、肿瘤位于高危险区如脑干、鞍上或者与大血管粘连者
4、患者高龄、身体状况差而不能耐受手术者
5、患者惧怕手术而不愿手术者。
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的治疗结果评价
1、脑膜瘤的治疗仍然以经典的手术治疗为治疗。但是,深部的脑膜瘤或者肿瘤与神经、血管、脑干有粘连者,手术难以做到全切,可以考虑治疗伽玛刀治疗。即使所有肿瘤做到手术全切,术后也仍然有复发。其5年复发的可能可达10-20%,15年复发的可能达30-40%;
2、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的有效标志为肿瘤生长停止或者肿瘤体积缩小。伽玛刀有效情况达90%以上,其治疗后5年复发的可能低于手术的复发的可能(小于10%);
3、 伽玛刀对于手术后残留或者术后复发的脑膜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据统计可以使近90%的患者免于再次手术,特别是位于脑干和颅神经附近的脑膜瘤;
4、放疗诱发的脑水肿是脑膜瘤伽玛刀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多数发生在治疗后1-6个月,体积较大的脑膜瘤水肿可以长达8-12个月。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脑肿瘤如何选择治疗? 下一篇:脑转移瘤适应伽玛刀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