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将脑瘤分为常见的五大类,即脑实质瘤以及脑膜瘤、垂体、脑神经和血管等的肿瘤,以上各种肿瘤中脑实质中的胶质瘤很为多见,其次为脑膜瘤、神经瘤、垂体瘤等。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目前肿瘤治疗的很主要手段为通过手术摘除瘤体。因此,脑瘤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便成为专科护理的重要课题。
1 术前护理要点
1.1 心理疏导 脑瘤患者和脑出血患者不同,脑出血患者有昏迷、烦躁,并大多数意识障碍,而脑瘤患者一般神志清楚,对自己疾病所致的痛苦,甚至死亡有极度的恐惧心理,所以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也至关重要。由于患者面对开颅手术,有恐惧、紧张、不合作等心理。护士应耐心听取患者诉说心里及恐惧,以缓解其紧张情绪,并减少不必要的刺激,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减轻其心理负担。
1.2 颅脑手术前常规准备
1.2.1 术前 常规测定凝血四项,做血型鉴定和交配备血,一般300~600 ml;术前6~8 h禁食水,防止便秘,术前1日给予缓泻剂,术日晨让患者排净大小便,留置导尿管,以防止术中膀胱胀满;术前用药按遗嘱执行。
1.2.2 头皮准备 头皮的皮脂较多,如清洗不够易发感染。术前1日剃头,以温肥皂水洗净。在术前当日再剃1次,消毒后戴无菌帽或无菌方巾包扎。前额部手术应将眉毛剃掉。颅后窝手术应将颈部,肩部皮肤清洗和消毒。剃头后如发现头皮感染迹象,应延迟手术日期,并积极进行治疗。
2 术后护理重点
2.1 体位安置 将患者置于清洁安静、空气新鲜的护理室内。在麻醉后清醒前采取去枕平卧,头偏侧;清醒后生命体征正常,可取头高脚低位,床头抬高15 °~30°,头部与身体在同一轴线上,有助于静脉回流改善供血(脑供血),降低脑水肿、脑缺氧。
2.2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当血压过高,心比例快,恶心呕吐,证明颅内压高;血压过低,心比例慢,证明颅内压过低或休克状态。体温过高,心比例快,则为体温调节中枢直接或间接损伤所致。神志、瞳孔是反映大脑皮层的生理功能状态和颅内疾病的重要标志,因此要严密观察患者有无神志改变,瞳孔的大小是否正常,双侧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的灵敏程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及时吸痰,痰液黏稠时,行雾化吸入,并注意观察患者呼吸节律,频比例是否有异常,呼吸困难时报告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予及时处理。
2.3 引流管的护理 将头部的引流管挂在床头,引流管高度高于脑室15~20 cm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阻塞,每日观察引流液量、性质、颜色,并做24 h记录,每日引流量400~500 ml,不能>500 ml,每日更换引流袋,引流不可太快,否则引起低颅压,恶心呕吐;引流太慢易导致颅内压增高,或引流管处溢液。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颜色。手术后1~2天为血性,后转为无色、透明。如颜色加深,提示颅内有出血;如引流的脑脊液浑浊,提示有感染,应及时报告医生。保持术区敷料清洁,干燥。并观察尿色量。
2.4 基础护理 按时翻身,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卫生,保持床铺平整,预防褥疮。保持口腔清洁,按时给予口腔护理,按医嘱进食,防止大便干燥及尿潴留。有留置导尿者,要注意尿管的护理。
2.5 出院指导 (1)心理健康。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密切配合,调整患者消极悲观的心理,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护理方法,恢复功能,实现生活自理,重返工作岗位。(2)加强肢体的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3)合理饮食。做到科学、合理的补充营养,不易食用过甜、过咸、过辣、过冷、过热的食物,减少物理性刺激,适当锻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4)定期复查。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脑瘤病人的家庭护理 下一篇:脑垂体瘤患者的有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