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卵巢癌手术概述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少,难发现,但早期治治疗结果果好,卵巢癌手术治疗是很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时应先探查腹腔,明确病变范围,有无淋巴结转移。
二、卵巢癌的手术治疗原则
1、Ⅰ期卵巢癌在手术的同时,应将腹腔液或腹腔冲洗液送作细胞学检查。尽可能作全子宫和双侧附件切除术、网膜切除术和阑尾切除术,瘤包膜完整、恶性度低、腹腔液中未发现瘤细胞的Ⅰa期年轻患者可仅作患侧附件切除术,术后严密随访。
2、Ⅱ、Ⅲ和Ⅳ期卵巢癌的手术范围除和Ⅰ期卵巢癌相同外,须清扫腹主动脉和盆腔淋巴结,并可能将盆腔、腹腔内直径在2cm以上的转移瘤一一切除。在以上广泛性切除的基础上,残余的小型病变就有可能用化疗或放疗根除。不可能行完全医治术时,亦应将大部分肿瘤切除,术后化疗,待肿瘤缩小后再次手术。
三、卵巢癌的手术方式
1、子宫及附件切除
对Ⅰ期病人仅行单侧附件切除是可行的,此法不仅解决一个生育问题,目的是维持女性内在环境的平衡。但也不可因过分强调保存生育功能而忽视,贻误完全医治手术的危险性。但是有人提出只要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均应行双侧附件切除。主要考虑到卵巢癌患者中,双侧患病的机会较多,故保留健侧卵巢意味着残留潜伏的癌灶。还有作者提出子宫也是肿瘤容易扩散的部位,据统计卵巢癌约16%~18%转移至子宫,并有90%伴有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所以提出应同时做子宫切除。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应根据年龄、婚烟状况,临床分期、组织类型、细胞分化、肿块大小、生育要求等方可综合考虑,绝不可盲目从事,对Ia期病人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在对侧卵巢楔型活检证实为阴性时可以保留对侧卵巢。考虑到残留的卵巢功能切除的实质部分一般不超过1/3。只有在高选择情况下方可行保留功能手术,即保留对侧附件和子宫,但必须符合下列所有条件:①患者年轻渴望生育;②Ia期;③细胞分化好(G)或交界性;④肿瘤光滑活动;⑤对侧卵巢外观正常,活检阴性;⑥腹腔细胞学检查阴性;⑦腹膜多点活检阴性;⑧有随诊条件,或建议于完成生育后应切除子宫及对侧附件。
2、大网膜切除
大网膜是卵巢癌很早的转移部位之一,转移的可能为37%~71%。Ia期卵巢癌行大网膜切除5年生存的可能为80%,未切除者5年生存的可能为50%。近年来,较多材料已证明,大网膜是亚临床转移的重要部位,多数学者已把切除大网膜作为卵巢癌手术的一部分。其优点(1):①缩小肿瘤体积,有利于术后其它治疗;②减少腹水的产生;③促进同位素在腹腔内的均匀播散;④减轻患者的腹痛症状。对Ia及Ib患者如需保留大膜网,必须有足够的活检组织检查,证实无转移时才能保留大膜网,对Ic及Ic期以上患者常规作大网膜切除。
3、 清除腹膜后淋巴结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为I期约为10%,Ⅱ期约20%,Ⅲc期约40%。在患者情况和技术条件许可下,对一切卵巢恶性肿瘤的患者应在手术中争取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这样可以达到诊断和治疗两方面的目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在减灭术理想,残瘤癌灶直径<2cm前提下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可以提高存活的可能。反之若减灭术不理想时,行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不能提高存活的可能。目前流行的观点是卵巢癌手术需清扫淋巴结,方法是可全部或部分切除主要瘤体(很大残留肿瘤直径<2cm)的病例初次手术并用清扫术,需剖腹探查或不得已残留较大病灶时则不行清扫术。
4、二次探查术
二次探查术目的:卵巢癌患者经过手术及足够的化疗后而获得临床完全恢复时为了解其治疗反应而进行的再次探查手术16。现对卵巢治疗监测还有多种方法,由于影像技术的发展(如CT、B超或X线等),但尚无一种影像技术可精确地替代二次探查术。二次探查术是目前了解卵巢癌化疗后其治疗反应的一个较为可靠和安全的手段16。大多数学者均同意手术时间距一次化疗应为4~6周。经仔细探查后若无肉眼可见病变则应在可疑部位或上述探查部位进行常规多点活检。一般取20块左右组织并行病理检查。二次探查可以了解化疗后效果,适当地决定停药或继续化疗,更改化疗药物,对早期复发病变或原残余瘤酌情再次切除。
5、姑息性手术
晚期卵巢癌的姑息性手术通常是解除肠梗阻的手术,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肠梗阻的处理方法是相同的。约有80%的肠梗阻患者可通过手术解除梗阻。但是卵巢癌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和病死比例相当高,应该依靠妇科医生的判断和经验,以及患者有无姑息治疗结果和健康的机会,采取个体化原则进行处理。
6、预防性卵巢切除术
有卵巢癌综合征家族妇女的家谱中常有染色体显性遗传倾向,一生中患卵巢癌的风险非常高,故在完成生育计划后应行卵巢切除手术,可预防卵巢癌的发生,预防性卵巢切除术可能延迟四十几岁。总之,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卵巢癌手术处理也有了许多的创新,扩大了必要的手术范围,提高了手术治治疗结果果。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