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是一类很难被早期发现的癌症,对女性健康危害非常大。一些人认为,盆腔内长了肿瘤一定会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不少卵巢癌病人或家属也有这样的疑问:不痛不痒,怎么一检查就发现是晚期卵巢癌?因此,关注健康,关注卵巢癌是对广大女性朋友敲一个警钟。
1、关注高危人群,每年筛查
临床上卵巢癌被误诊的情况非常多见。有不少卵巢癌病人表现为胃部不适,去看消化科医生,以致延误诊治。美国某大学健康检测中心调查发现,如果初诊医生在给病人做消化道检查的同时,做盆腔影像学检查或血CA125检查,卵巢癌完全可以早4个月发现。但遗憾的是,仅仅不到30%的卵巢癌病人能够得到早期诊断。
那么,什么样的检查能够发现卵巢癌呢?目前认为,卵巢癌的诊断需要做以下三种检查(防癌筛查):
1、血CA125指标;
2、医生体格检查,特别是妇科检查:
3、B超、CT或MRI检查。
医生会根据这三项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该妇女是否得了卵巢癌。目前认为,防癌筛查是及时诊断卵巢癌的有效手段。
卵巢癌90%~95%是散发,仅5%~10%遗传。
卵巢癌的高危人群主要为:
1、有乳腺癌、肠癌、子宫内膜或卵巢癌家族史的妇女。
2、得过乳腺癌、肠癌、子宫内膜癌。
3、患不孕症或未育的妇女。
4、使用过促排卵药物的妇女。
5、50岁以上的妇女。
6、月经初潮12岁以前,或绝经晚于55岁的妇女。
有上述高危因素的人群好每年去医院接受一次防癌筛查,以尽早发现卵巢癌,降低伤害。
2、关注卵巢癌的发病因素:
卵巢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其发病可能与年龄、生育、血型、精神因素及环境等有关。卵巢癌可发生任何年龄,年龄越高,发病越多。一般多见于更年期和绝经期妇女。20岁以下发病较少。不同类型的卵巢癌年龄分布也不同。
卵巢癌的发生的可能,在我国约占所有卵巢肿瘤的5%。其发病在妇科恶性肿瘤中仅次于宫颈癌,居第二位。近年来其发病呈上升趋势。
卵巢上皮癌40岁以后迅速增加,高峰年龄为50-60岁,到70岁以后逐渐下降;性索间质肿瘤类似卵巢上皮癌,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而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20岁以前的年轻女性,独身或未生育的妇女卵巢癌发病的可能高。有人统计,独身者的卵巢癌发病的可能较已婚者高60%-70%。有人分析发现A型血者卵巢癌发病的可能高,O型血者的发病的可能较低。
精神因素对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性格急躁,长期的精神刺激可导致宿主免疫监视系统受损,对肿瘤生长有促进作用。卵巢对香烟也很敏感,每天吸20支香烟的妇女,闭经早,卵巢癌发病的可能高。经常接触滑石粉、石棉的人患卵巢癌的机会较多。
卵巢癌的病原是什么卵巢癌的发病因素不清,但环境和内分泌影响在卵巢癌致病因素中受重视。根据其流行病学和病因学调查,其发病因素与高危人数是:
⑴环境因素
工业发达国家及上层社会妇女卵巢癌发病的可能高,可能与饮食中高胆固醇有关。另外,电离辐射及石棉、滑石粉能影响卵母细胞而增加旅发卵巢癌的机会,吸烟及维生素A、C、E的缺乏也可能与发病有关。
⑵内分泌因素
卵巢癌多发生在未产妇或未育妇,妊娠对卵巢癌似有对抗作用,认为每日排卵所致卵巢表现上皮反复披损与卵巢癌发生有关。另外,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多并发卵巢癌,此三种疾病都对此激素有依赖性。
⑶遗传和家族因素
约20-25%卵巢癌患者的直系亲属中有癌瘤患者。卵巢癌的病因和其他癌瘤一样,至信今未详,但据流行病学资料统计,卵巢癌好发于卵巢功能不全的妇妇女,如月经初潮推迟、绝经期提前、痛经、独身、不育、人工流产频繁和有家族史的人群。
发病的可能在工业化国家较高,因为饮食中脂肪摄入过高。病史中有未产妇,不孕,晚生育与延迟生育者,危险性增加。用口服避孕药者,危险性显著减少。个人史或家族史中有内膜,乳房或大肠癌者危险性增加。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怎样预防卵巢癌? 下一篇:卵巢囊肿如何预防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