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71岁,在鼻子部位发病,饮食正常,化疗4天了,医生说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晚期了很严重,请问什么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的郑伟达教授回复:所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核大小相当于正常吞噬细胞核或正常淋巴细胞的两倍。细胞学特点将在该淋巴瘤的各种变形中描述。在发展中国家还要高些。 发病年龄的范围比较宽,平均60-70岁,但也可见于儿童;男性比女性稍多,在近的10-20年间发病的可能逐渐增加。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发生部位:可发生在结内和结外,原发结外的可高达40%,结外常见的部位是胃肠道(胃和回盲部),其实可发生在结外任何部位,如皮肤、中枢神经、骨、睾丸、软组织、腮腺、肺、女性生殖道、肝、肾、脾和Waldeyer环。原发于骨髓和/或累及到血液的情况罕见。某些形态学的变异型多见于特定的部位,如原发于骨的DLBCL常常呈多叶核细胞。
临床特点:典型的表现是病人出现结内或结外迅速长大的肿块,可伴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常常发生扩散。
大体所见:
淋巴结结构大部或全部被均质鱼肉状的瘤组织所取代。偶尔病变只呈局灶性。可出现出血坏死。结外DLBCL常形成瘤块,伴有或不伴有纤维化。大多数病例可确定为某种变异型,中心母细胞很为常见。文献中曾描述过可伴有黏液间质、原纤维基质、假玫瑰花环、梭形细胞、印介细胞、微绒毛突起、细胞间连接等的一些不常见的变异型。当淋巴瘤样肉芽肿病出现成片的恶性细胞时,表明已进展成了DLBCL的一种变异型。中等大细胞为主要细胞成分时,应注意排除髓外白血病和伯基特淋巴瘤的变异型。
单纯放疗和综合治疗随机对照研究
在早期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大都采用放疗后化疗,此后,认识到隐性远处转移是 NHL 主要失败原因,综合治疗很快转变为化疗后放疗。很早 Landberg 等比较单纯放疗和放疗后化疗(以 CVP 方案化疗)的治疗结果,综合治疗改善了无病生存的可能和总生存的可能。此后的研究中采用了标准的 CHOP 化疗方案。 1993 年 Yahalom 等进行了一组小的随机研究,比较综合治疗和单纯放疗的治疗结果, 44 例 I 期低度恶性和中度恶性 NHL 接受单纯放疗或放疗后 CHOP 化疗, 7 年无复发生存的可能分别为 20% 和 86% ( P <0.03 )。 Aviles 等在一组大的随机研究中证明了在 I 期韦氏环 NHL 的治疗中,综合治疗治疗结果明显优于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统计学上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05 )。近墨西哥的研究再次证明,弥漫性大细胞淋巴瘤放疗后 6 周期 CHOP 化疗的综合治疗优于单纯放疗,提高了无病生存的可能和总生存的可能。
除此之外郑伟达教授还说,由于化疗具有很大的副作用,还会杀死病人体内很多的正常细胞。而中医中药的辅佐医治在这个时分就具有了很明显的医治效果。因而对于病人来说,应选择中医来进行辅佐医治。我院伟达四位一体抗癌健康诊疗理念是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在临床治疗中的具体化,是健康诊疗理念独立性与整体性的完美结合发挥药物更高治疗结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使身体进入有效健康状态,从而延长生命。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淋巴瘤用什么方法治疗? 下一篇:淋巴结肿大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