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的发病也是比较高的,这种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会因疾病类型及所处的时期不同而差异很大,部分患者可无全身症状。有症状者以发热、消瘦 ( 体重减轻 10 %以上 ) 、盗汗等较为常见,其次有性欲减退、易疲劳、瘙痒等。全身症状和发病年龄、肿瘤范围、机体免疫力等有关。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差或多灶性起病者,全身症状显著。无全身症状者,其存活的可能较有症状者大 3 倍。
1 、发热
热型多不规则,可呈持续高热,也可间歇低热,少数有周期热,后者约见于 1 / 6 霍奇金病患者。早期发热者霍奇金病约占 30 %一 50 %,但非霍奇金淋巴瘤一般在病变较广泛时才发热。热退时大汗淋漓可为本病特征。
2 、皮肤瘙痒
这是霍奇金病较特异的表现。局灶性瘙痒发生于病变部淋巴引流的区域,全身瘙痒大多发生于纵隔或腹部有病变的病例。
3 、酒精疼痛
约 17 %一 20 %霍奇金病患者,在饮酒后 20 分钟,病变局部发生疼痛。其症状可早于其他症状及 X 线表现,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当病变缓解后,酒精疼痛即行消失,复发时又重现。酒精疼痛的机理不明。
4 、结外病变的症状
( 1 )胃肠道 食欲减退、腹痛,腹泻、腹块、肠梗阻和出血等。
( 2 )肝胆 肝实质受侵可引起肝区疼痛。
( 3 )骨骼 临床表现有局部骨骼疼痛及继发性神经压迫症状。
( 4 )皮肤 非特异性损害常见的有皮肤瘙痒症及痒疹。瘙痒症在霍奇金病较为多见 ( 占 85 % ) 。
( 5 )扁桃体和口、鼻、咽部 淋巴瘤侵犯口、鼻、咽部者,临床有吞咽困难、鼻塞、鼻衄。
( 6 )其他 淋巴瘤尚可浸润胰腺,发生吸收不良综合征。
何杰金氏病的化疗:
近20年来何杰金氏病的药物治疗有了很大进步,很主要是由于治疗策略上的改进和有效联合化疗方案的增多。单药对何杰金氏病的治疗结果一般在40%~70%。值得重视的是某些药物单用也能取得完全缓解,如HN2的完全缓解比例为13%、CTX为12%、PCB(甲基苄肼)为38%,VCR为36%、VLB(长春花碱)为30%,但治疗结果很少能超过半年以上。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化疗
目前还没有很成熟的治疗NHL的治疗化疗方案。由于NHL的组织学类型复杂,病人个体的差异也很大,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对于肿瘤的恶性程度、发病部位、病人的一般状况。如:年龄、有无全身症状及骨髓功能是否健全等因素都应考虑到。
(1)低度恶性淋巴瘤的治疗:这类淋巴瘤病情缓和、病程绵长,宜选用较缓和的化疗方案,对Ⅲ、Ⅳ期低度恶性淋巴瘤可选用多药联合方案。特别是初治病人一定要争取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还要避免不必要的治疗、以防止和减少远期毒性或骨髓抑制。
(2)中度恶性淋巴瘤的治疗:可占NHL的60%,在西方国家大部分为B细胞来源,但可有20%为T细胞来源,这些病人有时被称之为“周围T细胞淋巴瘤”。多数学者认为,影响进展性NHL预后的重要因素有:病人的一般情况,肿块是否超过10cm,多处结外器官受侵、B症状等。年龄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与对治疗的耐受性有关。对中度恶性的非何杰金淋巴瘤的治疗目前意见比较一致。可选用的方案有COP、COPP或MOPP、CHOP等。一般完全缓解比例在50%~80%。对于弥漫性组织细胞型,CHOP、COMA或COMLA方案的治疗结果较好。
(3)高度恶性淋巴瘤的治疗:这组病人的治疗相当困难,化学治疗对儿童病人治疗结果较好,有效情况可达85%~95%,但多在1年内复发。免疫母细胞淋巴瘤是一预后差的亚型,好发于儿童及年轻人,中位年龄为24.5岁,男女之比可高达2.5~5:1。淋巴母细胞型淋巴瘤纵隔侵犯发生的可能高达42%,约50%转为白血病。目前常采用与急性白血病相似的方案来治疗此病,即积极的诱导治疗、巩固治疗、早期中枢神经系统预防以及长期维持治疗。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恶性淋巴瘤诊断与中药治疗 下一篇:胸腺恶性淋巴瘤的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