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发烧多是由于感染疾病所引发的,专家提示:感染并不是发烧的原因,导致发烧的第二大原因是肿瘤,主要是淋巴、血液方面的肿瘤,例如淋巴瘤的患者,除了高热,往往没有其他方面的表现。
专家介绍,近年来,淋巴瘤的发病人群正以每年4%的速度上升,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放射线的污染,如采用天然大理石装修的家庭或办公楼;二是病毒感染,其中常见的是EB病毒感染,而丙肝、艾滋病人也被证实其发病的可能远高于正常人;三是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此外,遗传也有一定影响。
淋巴瘤越早发现其治治疗结果果越好,但由于淋巴瘤初期症状往往仅表现为持续发烧或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常被误认为是感冒而忽略初期检查。专家提醒只要出现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的淋巴结肿大、咳嗽、呼吸急促、体重减轻、发烧、过量出汗(尤其在夜间)等症状,应早期监测,进行淋巴瘤排除。
人体淋巴结有600-700个,我们能够触摸到的只是身体各种表浅的淋巴结,比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而且这些淋巴结很小,直径不超过1厘米。“淋巴瘤的首发症状常常是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其次就是腋下淋巴结肿大,不痛不痒。然而,人们对这个疾病还了解不多,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
淋巴瘤认识的5大误区
误区1:颈下有淋巴结肿大就是淋巴瘤
专家指出,当身体某部位发生炎症时,微生物可引起淋巴结肿大,比如口腔炎症、扁桃体发炎等均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一般来说,扁桃体发炎等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服用消炎药之后会变小,直至消退。但淋巴瘤则不同了,吃了消炎药之后,虽然肿块会变小,但不久之后又卷土重来,并且越来越大。
误区2:淋巴结不痛不痒不用管
由于起病初期仅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常被患者忽视,觉得淋巴结不痛不痒不用理会,以致延误治疗时机。
误区3:贴膏药“排毒”能消肿
颈部明明就是淋巴瘤,但不少患者去一些不正规的小诊所采用中药药膏来消肿。专家说,不排除有些偏方的确能把这些肿块变小一点,于是患者就认为这样做“有效”,继续贴药膏,甚至贴得皮肤溃烂流脓。直到好多个淋巴结肿得像鹅蛋那么大,才去正规医院就诊。
误区4:一做活检会引起肿瘤扩散
淋巴结活检对于确诊淋巴瘤非常重要。专家说,“可是很多人颈部有淋巴结的时候,非常害怕做活检,觉得一穿刺或切块淋巴结出来,可能就引起癌症全身的扩散。”
惧怕活检要不得!专家表示,对于高度怀疑恶性病变的淋巴结,进行活检是很可靠的诊断方法。活检的创伤非常小,仅有少量血液或者组织液渗出,不会引起肿瘤扩散。其次,通常在活检明确诊断后很快就会开始正规治疗,肿瘤不会有可乘之机。
误区5:手术切除就没事
淋巴瘤是一类比较特殊的肿瘤,与其它实体瘤不同。淋巴瘤是全身性的疾病,通过手术将局部肿瘤切除的方式,是没有办法达到真正的治疗目的。对于淋巴瘤治疗更多的是采用全身性的药物治疗。
淋巴瘤发病男性偏多
据统计,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的可能为0.02%,每年新增患者大约2.5万人,其中以男性偏多,死亡人数接近2万人。
对于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期,医院血液科教授说,淋巴瘤的类型很多,有60多个,不同的淋巴瘤生存期也不一样。有的淋巴瘤经过积极治疗后,可以维持较长生命,而有的淋巴瘤发病时间很长,可达8年,但期间很容易复发。教授表示,除了年轻人外,淋巴瘤在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病,儿童时期也不例外。除了药物治疗外,造血干细胞移植还可用于难治性恶性的淋巴瘤病例。
专家提醒,如果中青年人不能及时释放心理压力,可能诱发疾病。对于工作节奏日益加快、工作压力过大的年轻人,应避免长期过度疲劳。
专家提醒:当心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如果出现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此时就要当心了!”教授提醒,淋巴瘤的早期症状很会“伪装”,而且表现隐匿,不易被察觉,因此一些早期信号应特别引起重视。如果在一个月内身体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比如,很明显的就是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出现淋巴核无痛肿胀;浑身发冷、体温不正常 (尤其是夜间会发高烧);体重下降、没有胃口、没有力气;咳嗽、呼吸困难、皮肤发痒、扁桃体肿大、头疼、盗汗等,就需要警惕可能会患上淋巴瘤。
专家提醒,由于淋巴瘤初期淋巴结肿大并无痛感,大多数人很容易误认为只是感冒或劳累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忽视早期检查,这是极其危险的。专家建议,身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此外,预防淋巴瘤还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生活保证规律,多吃绿色健康食品。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恶性淋巴瘤的病理改变 下一篇:淋巴瘤的发病可能与哪些原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