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困难,尤其是早期的患者一般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难以做出诊断,因此早期蝶窦鳞状细胞癌诊断更为困难。但我院专家指出随着肿瘤的发展,肿瘤溃破,窦腔内发生炎症,尔后肿瘤侵犯鼻腔并阻塞鼻腔,引起血性鼻涕伴恶臭,或产生鼻阻塞。肿瘤侵入眼眶,引起眼前突和不同方位的移位,侵犯脑神经引起眼球活动受限。根据面部不同区域的肿胀,眼球移位的方向和眼球活动受限的程度可推知肿瘤起源于何窦腔。
鼻窦以鳞状细胞癌为主,但还可能存在着其他的恶性肿瘤。窦腔穿刺、窦腔切开和眶内侵犯肿瘤切除病理学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但能确立诊断,对治疗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帮助很大。
一、实验室检查
病理组织学检查:鼻窦的鳞状细胞癌一般属中度和低度分化。癌细胞呈条索和小叶排列。中度分化的鳞癌细胞质较丰富,局部细胞染色呈粉红色为角化证据,癌灶中心可见角化珠形成。癌灶周围仍可见柱状上皮,说明该肿瘤起源于窦腔黏膜而不是起源于表面上皮。分化差的鳞状上皮癌细胞的胞质少,角化少,细胞核染色深,异型性大,核分裂可见,有时不易与大细胞淋巴瘤、间变性癌和转移癌鉴别。电子显微镜检查显示鳞状细胞癌的特别征象,细胞间桥粒连接,胞质内有张力原丝,其他细胞器有多核糖体、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免疫组织化学Keratin 染色阳性,说明为上皮来源的肿瘤。
二、其他辅助检查:
1.X 线检查 早期上颌窦癌局限于窦腔内,若肿块较小,X 线不宜发现,骨质破坏时可见眶下壁骨质缺损,眶下孔消失。筛窦癌X 线表现筛窦气房间隔消失,眶内壁骨质破坏,鼻腔顶部有软组织肿块影。
2.超声探查 在窦壁完整及鼻腔内含有气体时,超声不能穿过,显示为正常眶超声图,鼻窦与眼眶间的骨板破坏,肿物延伸至眶内后,超声可发现相应部位占位病变,一般为低回声区,声像图所显示的病变范围,超过眼眶壁。
3.CT 扫描 CT 可明确揭示上颌窦癌眼眶侵犯,表现为上颌窦内中密度、形状不规则软组织肿块,眶下壁骨质破坏,并有软组织肿物向眶内突出,增强可见肿物明显强化,CT 可发现70%~80%的病例有眶下壁的骨破坏,未见骨破坏者可能由于肿瘤通过神经周围侵犯入眶。筛窦癌可见窦腔内中密度软组织肿块,眶内侧壁破坏,眶内软组织肿块与筛窦相连,眼球明显受压。
4.MRI 可从3 种位置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T1WI 为中低信号,T2WI 为中高信号,因MRI 显示骨壁破坏不如CT,但可见上颌窦或筛窦肿块与眼眶内肿块相连,信号一致。MRI 可明确肿块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显示眼外肌及眼球受压移位。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鳞癌有哪些分类方式? 下一篇:鳞状细胞癌是肺癌组织学分型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