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是食道鳞状细胞癌中分化很好的一种,恶性程度相对较低。临床上,早期食道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癌肿完全医治性切除手术是早期食道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治疗主要手术方式,早期切除后5年生存的可能达60%以上。术后可一定时间内采取放化疗、中医药等治疗等手段以防止复发。
一、食道高分化鳞癌发病原因:
食道高分化鳞癌与亚硝胺的关系:亚硝胺化合物是一类很强的致癌物,合成亚硝胺的前身物——二级胺和亚硝酸盐在自然界比较广泛存在,在适宜条件下,在试管内或身体内可以合成致癌的亚硝胺。70年代,在食道高分化鳞癌高发区河南省林县的食物样品中含有二甲基亚硝胺和二乙基亚硝胺,占样品数的87%以上;在林县的食物样品中含有甲基苄基亚硝胺,占样品的78%。食道癌旁上皮及贲门癌旁上皮的DNA中含有亚硝胺和细胞DNA碱基形成的与致癌作用有关的加成物。亚硝胺与DNA相互作用,形成O6-甲基鸟嘌呤等DNA损伤与基因突变,使H-ras基因激活,发生点突变,使食道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发生食道癌。
食道高分化鳞癌与霉菌的关系: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食用霉变食品与食道癌死亡人数呈正相关。从食道癌高发区林县食物中分离得到的串珠镰刀菌和互隔交链孢霉诱发出了大鼠前胃鳞癌、前胃和食道乳头状瘤。林县食物中几种常见的霉菌,如串珠镰刀菌、杂色曲菌、圆弧青霉、娄地青霉、念珠菌、白地霉等均可促进食物内亚硝胺的形成。用发霉的玉米面馍诱发了大鼠食道癌。用交链孢酚和交链孢酚单甲醚诱发了人胎儿食道鳞状细胞癌。实验证明,经过毒素处理后的人胚食道上皮有H-ras 和myc基因的扩增与基因的点突变。霉菌与亚硝胺有协同致癌作用。
食道高分化鳞癌与营养因素的关系:1980年—1981年在调查发现当地维生素A营养状况很差,膳食中核黄素营养不足是普遍性问题。维生素C只有20%~50%居民达到正常标准。关于尼克酸、视黄醇、钙和钼的摄入也明显不足。低维生素A、低锌、低钼均可增强致癌物的作用。维生素C、E能阻断致癌亚硝胺的形成。核黄素缺乏对某些致癌物诱癌具有促进作用。
食道高分化鳞癌与遗传易感性:食道癌在我国的高发区存在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发现与患者的血缘关系越近,相对风险越高,将无血缘关系和共同生活者的相对危险性定为1,有血缘关系加共同生活可使相对危险性提高到5.12。据山西省阳城县8万余户食道癌死亡的回顾性调查报告,食道癌死亡者集中于3.4%的高发户中。研究结果表明:食道高分化鳞癌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1986年,报道了从高癌和低癌家族成员中分别获得的自发染色体畸变比例为5.4%和0.38%, 差异十分显著。实验证明SEC(姊妹染色单体互换)比例在高癌和低癌家族中也有显著差异。此外,从染色体脆性部位、DNA修复能力和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丢失均反映出高发区部分人群有食道癌的遗传易感性。
食道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以食道鳞癌很为多见。食道鳞癌主要经淋巴转移而生成,因此,淋巴转移的程度是食道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对于早期转移程度低的食道鳞癌的治疗多先采用手术切除,后辅以放化疗,中医药治疗等方法;对于晚期转移范围广的食道鳞癌的治疗多放化疗结合中医药治疗。现将食道鳞癌的治疗方法分述如下:
一、食道鳞癌的治疗之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对早期食道鳞癌的治疗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万万不可因症状轻、全身情况好或癌肿小而延误手术时机。根据食道鳞癌病人的具体情况,食道鳞癌的治疗通常可采用以下3种手术类型:
1. 癌肿完全医治性切除手术:适用于食道鳞癌比较局限时,可以切除瘤体及其淋巴结。
2. 姑息性切除手术:适用于晚期食道鳞癌的治疗,与周围器官粘连较紧密,或已有广泛淋巴结转移者,虽瘤体可以切除,但食道鳞癌周围淋巴结转移及食道鳞癌浸润往往不能完全清除。
3. 减轻症状手术:适用于癌肿不能切除,病人又不能进食者,可在食道鳞癌的治疗中施行胃食管转流术、食管-空肠(或结肠)-胃吻合术,食管腔内塑料管内置术等。对于晚期食道鳞癌的治疗来说,此时肿瘤已有大范围转移,用局部治疗的手术治疗难以有满意治疗结果,需采多学科的中西医综合诊疗理念应用于晚期食道鳞癌的治疗。
二、食道鳞癌放化疗的效果:
和食道腺癌相似,食道鳞癌对放化疗也不敏感,因此放化疗在食道鳞癌的治疗中应用较少。但随着新药的研发及放射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化疗药物及放疗方法应用于食道鳞癌的治疗中来,并取得了较为肯定的治疗结果。术前放化疗对提高食道鳞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的可能和生存期较单独的放疗或手术有益;而对于不能手术和术后复发转移的食道鳞癌的治疗,化疗能一定程度上抑制癌肿,其中铂类化疗药物很为常用。化疗联合放疗对食道鳞癌的治治疗结果果较单纯放疗或化治疗结果果好。
食道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以食道鳞癌很为多见。食道鳞癌主要经淋巴转移而生成,因此,淋巴转移的程度是食道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对于早期转移程度低的食道鳞癌的治疗多先采用手术切除,后辅以放化疗,中医药治疗等方法;对于晚期转移范围广的食道鳞癌的治疗多放化疗结合中医药治疗。现将食道鳞癌的治疗方法分述如下:
三、食道鳞癌的治疗之中医药治疗:
食道鳞癌在中医文献中,多属“噎膈”范畴,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外因是邪毒蕴聚于经络、脏腑。内因为正气不足,阴阳失调,气血不畅。正气虚弱,邪毒乘虚而入,蕴聚于经络、脏腑,导致气滞、血瘀、痰凝等病理变化而形成食道鳞癌。在临床辩证上,主要将食道鳞癌分为6种类型:气滞型、梗噎型、血瘀型、痰湿型、阴枯阳衰型及壅阻型。在食道鳞癌的治疗上分别给予疏肝理气,温阳益气;理气降逆,温阳扶正;活血化瘀,温阳益气;健脾祛湿,降逆化瘀;滋阴补阳,益气养血;开道通管,疏壅透膈的治疗方法,与手术,放疗化疗结合起来应用于食道鳞癌的治疗,能调节机体功能,改善症状,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
四、食道鳞癌如何治疗 :
食道癌的治疗方法取决于许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肿瘤的大小、部位、扩散情况、和病人的总体身体状况。食道癌的治疗需要一个包括外科、肿瘤科、放疗科、和肠胃道科医生组成的医疗团队。由于癌症病人会承受因病情和治疗产生的大量心理压力,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心理学专家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治疗部分。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肺腺鳞癌的鉴别诊断 下一篇: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病人要忌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