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疼痛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机体受到伤害或发生疾病时,由此产生的疼痛会使病人警觉,积极求治,避免器官或组织发生进一步的损害。在肿瘤病人中疼痛是常见的症状之一,特别是晚期肿瘤常表现为难以控制的疼痛,对病人威胁很大。肿瘤的疼痛与一般疼痛有很大区别。首先多数病人从医生或亲友的神态语言中猜到自己所患的疾病,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病情到了晚期,对生命的威胁越来越大,病人对治疗肿瘤信心不足,这就难免使他们经常处于惊恐、悲观和过于敏感的精神状态。在这种心理压力下,一些轻微的不良刺激很容易引起疼痛和不适,或者使原有的疼痛加剧,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疼痛阈值下降。其次肿瘤引起的疼痛往往是持续性的,使病人的食欲下降,心情压抑,情绪不稳定,妨碍睡眠,直接影响着病人的生存质量,使他们生活索然无味,度日如年。同时疼痛的加剧使病人更为烦燥不安,而失眠不安反过来又加重了疼痛,造成恶性循环。如果不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病人又会出现乏力、倦怠、恐怖、易怒、忧郁、性格越来越内向等情况。肿瘤病人的这种疼痛,有躯体的、心理的、社会的、生命伦理的多种因素在内,因此又被称为“全面疼痛”。
肿瘤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也较为复杂,一般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实质性器官肿瘤生长迅速,造成器官包膜紧张牵拉;
(2)肿瘤压迫神经根或神经干,或直接发生在神经干上;
(3)晚期肿瘤浸润神经干、神经丛;
(4)肿瘤引起空腔脏器梗阻;
(5)消化道肿瘤破裂引起出血及穿孔;
(6)肿瘤本身的破溃感染并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和坏死;
(7)肿瘤浸润血管,局部缺氧可引起剧痛;
(8)骨转换引起的持续性、渐进性疼痛;
(9)放射治疗后遗症等。
引起疼痛的原因不同,处理方法也不相同。不同的性格、精神状态和社会背景的病人对疼痛的耐受也有差异,在处理时应一并考虑这些因素。晚期肿瘤疼痛处理的目的是镇静和止痛。处理的原则是消除病人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对于不同原因的疼痛给予不同的治疗。临床上缓解肿瘤疼痛,一是针对肿瘤进行治疗。用外科手术、化疗药物、放射线及中药等进行治疗可使疼痛减轻或消失;对于炎症、感染甚至脓肿而引起的则要用抗生素等药物处理;如果是梗阻性疼痛,则要消除梗阻才能缓解。二是合理选用镇痛药。大多数晚期肿瘤病人终究免不了要使用镇痛药,因而可以认为这个手段也是提高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0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癌痛止痛与护理进展 下一篇:如何做好肿瘤病人的疼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