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肿瘤病人心理行为干预定义
肿瘤病人心理行为干预是一项通过教育性和心理治疗性的途径,影响病人应对疾病行为的系统工程;其目标是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斗志,增强自尊心,提高应对能力,减少疾病带来的困惑,以及增加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念和帮助病人更好地解决实际碰到的问题。?
2.肿瘤病人心理行为干预的方式
恶性肿瘤本身及其治疗和因此而带来的身体功能、身体形象、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家庭关系等的变化,会使病人产生多种的不良心身反应。因此,对肿瘤病人而言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心理行为干预,如错误认知矫正、健康病人的示范作用、一定程序的行为训练、负性情绪的表达等等可以帮助病人改善心身紧张状态,减轻各种生物学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等。从干预的内容上可将干预分为教育性干预和治疗性干预。?
(1)教育性干预 教育性干预是指通过向病人提供有关化验、诊断、治疗、治疗副作用、预后、医疗费用等的信息,向病人解释疾病可能引起的强烈负性情绪反应,介绍不同应对方式、不同的社会支持利用状况等知识,澄清病人的一些错误认知,并给予一定的保证、支持,使病人减轻因癌症及其治疗而出现的适应不良。?
(2)治疗性干预 治疗性干预是以身心相互作用理论为指导,使用一定的心理治疗技术对癌症病人进行的干预,主要有三类: 心理药物治疗、认知-行为干预和支持-表达式干预。?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