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关键在养心,什么叫养生——养生很主要的是从性格上和心态上修身养性。古人云:“性格决定命运”,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对待子女,对待同志,对待亲友。自古仁者多长寿。仁——就是有道德、有修养、知书达礼、内方外圆、善于处事为人,这样的人大多数都高寿。什么叫保健——保健就是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使自己体质强壮,不生病、或少生病、不生大病、疑难杂病,使自己健康长寿。
一个人怎样能把握自己,做一个长寿的人,一位朋友说的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三分天注定是指基因和遗传,中医指的是先天之本——肾。七分靠自己,是我今天所讲的“保健养生之道”之学说。从人的衰老原因、衰老特点、饮食、药膳、生活起居、性格心态、情绪情趣、体育运动、中医中药、家庭婚姻等问题,做一个探讨。?

保健养生很重要,人们都知道,只用1%的精力和财力作养生保健,会抵生病后治疗中的100%的精力和财力,有的病比如治肿瘤病,花很大的精力和财力,甚则治疗不及时者人财两空,家破人亡。在农村大多数是因病返贫、因病致贫。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说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此保健养生对于每个人不管是青年、中年、老年人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大家知道,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的社会基础。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有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和谐的四位一体相统一,大家才能“人生百岁不稀奇,八十九十笑咪咪”。?
想必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这本书,曹操的魏国,刘备的蜀国,孙权的吴国,全归司马懿。为什么呢?尽管孔明神机妙算,计谋高于司马懿,而孔明不懂得保健养生,操劳过度,导致体力不佳,死于五丈原,司马懿比孔明仅多活几年,就把三国天下全归自己了。这说明什么呢?“寿命更重要啊”!?
人们说的好,健康的身体就比作1,其它的比作0。只有前面有一个1字,后面的0越多它的价值越大,加一个零是十,加二个零是一百,加三个零是一千,加四个零就是一万,不管加上多少个零,数字越大,它的价值就越大,但前面没有1字,后面不管加多少个零还是等于零,没有一点价值。

东汉时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曾说过“宗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崇尚修饰,追求荣势豪权等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为末节,而忽视生命,即使外表华美,但身体衰弱,皮肤都不存在了,毛发还能附着在哪里呢?因此,一个人有了权,有了地位,有了钱,有了房子,有了家,目的是为什么?只是为了一句话,就是生活更加愉快,更加幸福。?

作者简介:
郑伟达 教授、主任医师,1959年7月15日出生于中医世家。198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全国名老中医专家郑孙谋教授,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奠基人、中医泰斗吕炳奎先生的关门弟子。农工党中央委员、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院长、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社会办医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和"教育部'质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3级中医教改实验班校外导师、吴孟超精神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第六届常务理事、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第461次香山科学会议执行主席、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从医以来诊治各种癌症及疑难杂症患者数万人,创制“慈丹胶囊”、“参灵胶囊”等18种药物,且“慈丹胶囊”入选“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立项课题。首提“癌症瘀毒理论”学说、独创“伟达四位一体抗癌健康诊疗理念”。先后在福州、深圳、北京、香港创办了中医肿瘤防治研究所、中医肿瘤医院、中医药研究院、深圳药业公司等肿瘤防治机构。

郑伟达教授以其扎实的理论根基和多年的临床研究、诊疗实践,先后出版《中医治疗肿瘤经验》、《八名方临床应用》《疑难杂病中医治验》、《肿瘤的中医防治》、《抗衰益寿妙诀》、《伟达慈丹治癌之光》、《新瘟疫论治——谈“非典”的防治》、《前列腺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慈丹集》、《养生药膳集萃》、《郑伟达中医治疗学》、《郑伟达医文集》、《郑伟达医论集》、《Eight Essential Classical Formulae》(《八名方临床应用》英文版)、《四位一体诊疗理念治疗肿瘤》、《郑伟达诗词选集》、《肿瘤的中医治疗》、《处世心语》、《疑难杂病中医治验录》、《肝癌瘀毒论》、《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学》、《癌症瘀毒论》等49本著作。为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在发挥中西医优势互补治疗肝肿瘤学领域开创了新的历程。
鉴于郑伟达教授对中医药防治肿瘤方面的杰出贡献,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名医”称号。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等全国三百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郑伟达教授在防癌抗癌事业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党和政府对他在肿瘤科研领域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和鼓励。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柴芍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胃痛经验 下一篇:最后一页